2013-03-27 09:39:13fianse
教師為何應專業成長?
前兩篇文章提到我們有一位同事家長在親師會指責我應該為「其他任課老師」無法掌控課堂秩序負責,我有些納悶為何導師應該負責這樣的問題。雖然納悶,但我還是在家長的「指導」下努力地利用自己的空堂針對幾位較活潑的學生個別談話。
但花了一個學期後,用盡自己所理解的諮商輔導技巧後,我發現問題真的不在這幾個學生身上。
學生有常規問題不是很自然的事嗎?所以才需要教師去協助。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各種教學技巧來因材施教。
學生有錯當然可以罵、可以責怪,可是另一方面,我們教師難道不應該稍微回過頭來自我檢視一下自己的教學是不是太過於忽略學生的個別差異呢?
我自己也發生過類似的教學問題,也試著去請教校內的一些前輩,所以才主動提出「彼此教學觀察」的建議,但好像大家都認為「只要當了教師,就自然會教書」。所以在這樣的無助下,成為正式教師第二年我就開始想辦法去參加校外的成長團體,也不斷閱讀教育趨勢(例如教出競爭力,它談的就是美國也發生考試領導教學帶來的教育浩劫)等書目,希望改進自己的教學困境。
慢慢的,我發現現在的學生之所以會有從「學習現場」逃開或放空的現象,不是單一現象,就我的理解,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是「數位原住民」特質的存在,這是指新世代學子不管他們自覺與否,也不論我們這批數位新住民(也就是較不熟悉數位行動學習的家長和教師們)是否願意與否,這樣的特質都已經漸漸形成。也就是他們接觸電腦、網路、智慧型手機、app、平板等等數位軟硬體的能力,以及應用這些科技學習的習慣(先不管他們到底學到什麼)早已經變成他們的本能。
但大多數教師和教育單位對於這樣特質的形成,本能上是抗拒的,反對的或無知的。
第二是「無動力世代」的特質。已開發國家或富裕社會或許因為窮得只剩下錢,所以現在的學生不再像我們上個世代能夠再因為「學歷=財富」的動機或誘因而願意忍受學校的乏味、枯燥而靜下來學習了,因為就算他們不學習,口袋裡也有的都是錢或餓不著。
於是在我們看來,好多學生彷彿都只剩下空殼般地待在教室裡。正常而有生命力的學生不耐久坐,當然只好玩起來。於是就成了許多老師眼中的麻煩人物或問題學生。
我雖然沒有像其他同事們聚在辦公室裡痛罵學生和家長們(真的很精采地罵),我比較白目選擇在網路上罵(然後又被某些家長盯上,繼續找機會告我),但教師們罵完之後呢?
罵完之後呢?問題就解決了嗎?
幾年前,幾位資深教師在帶完最後一屆學生後紛紛決定退休,在退休歡送餐會上親口對我們說,她們真的不再能理解現在的學生到底怎麼了?她們當導師當得心力交瘁!當得忐忑不安。她們本來沒有想這麼早退休的,但這幾年下來,真的很疲倦。
另一位我心目中很尊敬的資深教師,她當了三十年的導師,她也親口對我說,以前她很享受當導師,但這一屆她完全不知所措,不曉得這些學生到底怎麼了!她想也許是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了。
那我們這些還在職場的教師需不需要自我成長呢?
例如,我在今年又主動邀請同領域的教師們一起到校外參加相關的教學讀書會和研討會,結果,大家的答案和九年前一樣。唯一的差別是,他們換了一個理由:他們老了。
有些老師則搬出家庭無奈。我實在不明白職業的成長與進修與家庭有何因果關係?其他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例如專業的律師或醫師們就不用進修了嗎?還是我們教師自己本來就不覺得自己是專業人士?
我在這間學校待了九年。有時,我真的覺得自己像一隻飛蛾,一直向玻璃窗迎頭撞去,因為我明明看見窗外有藍天,但總是近在咫尺,卻依舊墜落原地。
幾次親師會,家長一直說我一年級帶得很不錯呀,希望我像一年級那樣帶。那是因為我一個人做了一個團隊的事,連我的太太和我的妹妹都無酬地被我拉下來幫忙。為了那樣帶班,我寒暑假沒有休息,幾乎每一天我都是早上七點到校,晚上六點半才回到家。同事、行政卻不見得理解我,因為我不給晨考,我希望學生不要再被一大堆的考試磨滅他們的時光。
結果,因為我不給晨考,所以任課老師便利用其他藝能課來考試,卻發生了集體作弊事件,班上同學檢舉,我為了處理這些事和行政溝通後,行政的答覆是我的錯。意思是說,我不應該不讓任課教師晨考。還希望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今年教育部忽然開始推起國中小不晨考要閱讀運動。有時看著這些新聞,覺得好蒼涼。
我憤怒。這是什麼世界,積非成是的世界。我釋懷。我本來就不該自以為是。
之後,我的太太在那一年因為身體因素進行了換腎手術,母親因為擔心太太的身體,忽然失憶了幾天。我的好友不久後也過世了。
這一連串人生的際遇,或許打擊了我,但當太太身體好了許多後,我們夫妻繼續針對教師的教學專業互相陪伴與打氣,繼續主動去參與相關的研習。希望至少我們能對得起自己的學生。
至於導師班家長的指教,我也只能盡力而為了。至於學生們的不自愛或無知,我也只能保持淡定以對了。
可是當我回到辦公室時,聽見同事們的對話還是幾年前的那些話。
各位夥伴們,罵完之後呢?
上一篇:我是一個壞人導師
下一篇:如何設計課程引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