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20 20:52:11fianse
轉錄:他山之石 離開學校去旅行
在讀西方思想經典時,小郭一個由衷的感受是我們的文化血液欠缺一種「酒神」的享樂傾向。
當然我指的是享樂不只是物質性的縱欲,還包括精神的冒險,所以當我以一種小知識份子的視界在閱讀馬基維里也好,柏拉圖也好、亞里斯多德也好,其實是有著心虛的,或一種隔閡感,曾經想和老師或共同閱讀這些經典的書友們提示這種違離感,不過他們好像不能了解我的感受。
我認為西方的人觀,其實飽含著這樣的享樂傾向,或者應說一種想盡情燃燒生命的傾向,而這種傾向在東方人內心裡,其實是少見而多怪的。
甚至因為少見,而根本無法感受到它的存在,例如,當我們閱讀到西方宗教戰爭之慘烈與血腥時,很多中國人會對此反省到自身的文明從未有過這種「聖戰」似的衝突,因而感到自傲,但有時我會想這真的可以讓我們自傲嗎?
會不會更表示我們其實是根本不了解「熱情」的民族?即敢為自身的堅持奉獻身心一切的那種情操?
我想我並不是全然認同西方的這種文化傾向,但無疑可以反思到我們自身的是:當東方社會總是教化我們處處謹慎小心,不要帶給別人困擾等相關道德價值時,我們到底付出什麼代價呢?
例如,今天剛回到日本的那幾位日籍記者,之前被綁架,引起日本國內的一陣關注,終於被釋放後,仍堅持要在伊拉克堅守崗位,立即造成一片嘩然。
為什麼要嘩然呢?你我也是其中的一個嗎?
不久前,有一位研究生留在我們台灣的高山上做研究,不也是有過類似的批判聲音嗎?認為他不顧自身的生命安危,浪費救護資源等等,而要求他一定要趕快下山云云。不也是類似的情況嗎?
我真的以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好像洋娃娃一樣,同時還有著一顆玻璃做的心,不敢往外闖,也不被鼓勵往外闖;大家卻充滿著好鬥心、競勝心地和自家人內鬥,也和自己鬥,直到彼此都看對方不爽,自己也受不了自己,然後玉石俱焚、終結自己。
深深同意這句話,為何不離開學校去旅行呢?為何不離開當下這個看似無解的心境去旅行呢?為何不改變現狀去旅行呢?如果這麼想死,為何不先殺掉幾個壞蛋再去死呢?
記得在軍中,一位學弟舉槍自盡,我一直為他感到遺憾,多麼希望他如果要開槍自殺,為何不先殺掉那些欺負他的老兵呢?例如,像我自己被老兵欺負時,我立即對他們說:我不接受無理的要求,不過,你們放心,我不會去打報告,你們想怎麼整我,盡管放馬過來,如果我受不了了,大不了一死,到時,你們一個也跑不了。我一定會先殺掉你們,再自殺!
我非常冷靜地說完這些話,後來排長也好、班長也好,那些自以為很狠的老兵也好,也都試著找我麻煩,不過,好像都適可而止。
所以,我真的為所有自殺的人士感到遺憾,因為如果他們願意走出自己的房間看看這個世界,他們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如此美麗與醜惡,為何不用自己的生命來看看第三世界的難民、以及許許多多無家可歸的兒童,或者消弭掉人類的一些罪惡呢?
為何不將想死的欲望化為和罪惡戰鬥的力氣,殺掉那些壞蛋呢!例如,看電影時喜歡講手機的傢伙,用刀將他們的頭砍斷,或用球棒把一些不把病人當人看的醫生他們的手打爛,我們一天到晚不是遇到太多這種醫生的嗎?或者是喜歡動手打女人的男人,我們身邊不也是有很多這種不長進的大男人嗎?為何不找一個和他單挑,叫他有種和你幹一架,不要只會在家裡打女人!太多太多了,在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在濫用權力呢?在濫用暴力呢?為何我們不好好想想如何處理這些日常生活的暴力機制呢?沒錯,以暴制暴不是治本的好方法,可是在那之前,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我不相信。
所以,有這麼多比你壞的傢伙還活在世上,傷害別人,既然我們有一天要走了,為何不順便帶走他們呢?有些人竟然帶走的是無辜的子女或家人?
同樣的道理,我就常對女友說,我不害怕鬼,因為如果鬼有空來嚇我們,卻不敢去整那些壞蛋,我會打從內心瞧不起鬼!什麼鬼嘛,只會欺善怕惡!
□□□
資料出處:http://www.lihpao.com/
他山之石 離開學校去旅行
文■溫蒂‧奈特
編譯■賴明芝
編按:溫蒂‧奈特(Wendy Knight)是個目前居住在佛蒙特州的自由作家,最近,她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一篇文章,闡述她對於帶孩子出國旅行的一些想法。
上個月剛從義大利利維諾(Livigno)回來的傑克‧柏頓(Jake Burton)說:「對於每年都要重複一次長達一、兩個禮拜的旅行,我實在很厭煩。我只想提醒我自己和我的孩子,這個世界有多大。」
在解釋為何花了10個月,帶老婆唐娜和3個孩子環遊世界,到處滑雪時,柏頓作出上述解釋。
住在佛蒙特州史道威(Stowe)的柏頓,可不是美國唯一會讓孩子不去學校,反而參加家庭旅行的家長。根據1999年由「美國旅行工業協會」(Travel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所做的民調,有1/5的受訪家長表示,會讓他們的孩子因為參加家庭旅行而缺課,雖然有72%的人同意僅能缺課一、兩天。到了2003年,「全國休閒旅遊監督團體」(National Leisure Travel Monitor)所做的市場研究發現,在1,350位受訪的休閒旅遊者中,57%的人願意帶孩子暫離校園,從事旅遊。
這種因為家庭旅行而不去學校的現象,在紐約州的麥田(Rye)可是愈來愈常見了,以致於麥田中學(Rye middle school)校長安‧艾德華茲(Ann Edwards)在去年秋天,提筆寫信給家長,提醒他們,學校所認可的缺席情況包括喪假及因宗教而不來上學的情形,但是,跑到斐濟去玩衝浪長達一個月,可不會被學校承認。
旅行途中,柏頓一家人採取家庭授課的方式,維持孩子的學習,好讓他們能夠達到佛特蒙州政府所訂定的標準,而擔任家庭教師的,是伯頓家的友人。不過,很多家長表示,他們發現,這種以長時間的文化旅行作為非正式的學習方式,收效最大。
在佛特蒙州雪柏林(Shelburne)擔任家庭醫師的尤美‧傑瑞斯(Dr. Yumi Jarris)表示:「我們認為,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文化,學習新的語言,和了解其他國家的歷史,比枯坐在教室裡更具教育意義。兩年半前,傑瑞斯曾經花14個月的時間帶著先生和3個孩子環遊世界,當年他們分別為12歲、8歲及3歲。她說:「對於帶孩子暫離學校生活,我們毫無疑問。」
* 對老師而言
芝加哥「哥倫比亞探險家學校」(Columbia Explorers Academy)的6年級老師凱莉‧阿梅亞(Carrie Amaya)說:「幾天我還可以理解,但一整個禮拜因為和家人去旅行而不來上學,我可不敢茍同。」
在墨裔社區工作的阿梅亞,有很多學生會在耶誕節假期返回墨西哥達3個禮拜,儘管學校所規定的假期不過兩個禮拜而已。
阿梅亞表示:「我個人可以理解這種情形,因為他們想要回去探望家人。但是,作為老師,這實在很痛苦,因為我得把他們缺課所沒學到的東西,從頭開始講一遍。」
家庭旅遊網站(travelwithkids.about.com)的編輯德蕾莎‧普洛萊特(Teresa Plowrigh)同意這種說法,她表示:「這加重了老師的負擔。」
普洛萊特育有3個孩子,有時候會在學期當中帶著孩子出門旅行,但他們會在出發前從老師那邊拿到指定作業。不管怎麼樣,自從帶孩子暫離學校出門旅行似乎能被原諒後,有些校長會勸阻老師不要事先讓孩子們取得功課。教育人士認為,曠課,就算只是一個禮拜,也會打亂學習的過程。即使有些作業能在旅行當中或是旅行結束後完成,但是,老師的授課內容和課堂中的討論是無法複製的。
富萊契爾‧艾倫保健與佛蒙特兒童醫院(Fletcher Allen Health Care and the Vermont Children’s Hospital)的心理諮商主任馬蕾娜‧麥隆(Marlene Maron)說:「長時間缺課會傳達一個訊息給孩子,讓他們輕視學校的重要性。」她指出,做家長的會開始幫孩子請這種假,是為了滿足自己所需,而非顧及這對孩子的必要性。
除此之外,她還說:「這種作法會讓其他還留在教室裡上課的孩子感到忿忿不平,特別是有團體作業正在進行的時候。」
私立學校或老師會決定功課補救的條件。2001年,在科羅拉多州擔任記者工作的丹‧葛里克(Dan Glick)要帶兩個孩子出國旅行長達5個月之前,老師交待他,要讓孩子在旅行當中完成一些閱讀、數學和寫作。因為他們的旅行跨越了整個暑假,所以,孩子們會缺課達2個半月。
至於請假時間還要更長的傑瑞斯一家人,他們的孩子必須要在啟程前,先取得佛蒙特州教育局的批准才行。
*責任感和麻煩
對孩子而言,就算只是消失個幾天不上學,也常常是很困難的。
加州La Ca?ada Flintridge市的保健諮詢人員南茜‧雷芳(Nancy Reaven)說:「儘管只是缺課一天,孩子們還是會錯過不少的資訊,等到他們回到課堂上,責任加重了一倍。坦白說,進度落後所帶來的麻煩,並不值得。」雷芳育有兩名女兒,分別為15歲和12歲。
以致於,當他們想要有多一點的假期時,她和她的先生比爾會在出發當天早點去學校把女兒接走,而不會犧牲她們整天的課程。
作家長的經常會拿旅遊的文化或是歷史價值,當成讓孩子缺課去度假的藉口,但是根據「旅遊工業協會」的統計,有47%的受訪家長表示,歡樂、觀光或是娛樂,會讓他們幫孩子請假去旅行。
便宜的淡季旅行費用也是原因之一。在學期期間,交通費和住宿費通常是開銷最大的項目,人潮也最多。來自俄亥俄州夏克‧海茨(Shaker Heights)的投資家麥可‧懷格納(Michael Wagner)說:「我們選擇在11月的時候帶孩子到加勒比海旅行,耶誕節反倒不這麼做,因為,避開大節日,費用會比較便宜,也不用和別人擠。」
在麥田,有一些家庭會在學期結束之前,就開始「自動」放暑假,這會讓孩子們錯過期末考。麥田高中校長安‧艾德華茲表示:「以前,我會做些安排,讓學生在暑假結束後可以參加補考,但現在,除非這名學生是因為生病的緣故,將不得適用這套辦法。」
高中生缺課也會導致某些學校的州政府經費被刪減。比方說,加州某所高中有一條規定,當學生無故缺席時,家長要支付部份的費用以彌補財政(一人一天是26.02美元)。
有些家長聲稱,這類的手段是很短視近利的。柏頓表示:「在旅行以前,我那個14歲的孩子對外語根本沒有興趣。現在,他和本身具備兩三種語言能力的歐洲孩子玩在一起,這讓他想要多學幾個語言。」
然而,校方對此說法可不這麼認為。艾德華茲校長說:「有時候,孩子們有機會到很棒的地方,在學校的圍牆外接受教育。但是,等到他們重回課堂,得花好長、好長一段時間才能追趕上進度。」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當然我指的是享樂不只是物質性的縱欲,還包括精神的冒險,所以當我以一種小知識份子的視界在閱讀馬基維里也好,柏拉圖也好、亞里斯多德也好,其實是有著心虛的,或一種隔閡感,曾經想和老師或共同閱讀這些經典的書友們提示這種違離感,不過他們好像不能了解我的感受。
我認為西方的人觀,其實飽含著這樣的享樂傾向,或者應說一種想盡情燃燒生命的傾向,而這種傾向在東方人內心裡,其實是少見而多怪的。
甚至因為少見,而根本無法感受到它的存在,例如,當我們閱讀到西方宗教戰爭之慘烈與血腥時,很多中國人會對此反省到自身的文明從未有過這種「聖戰」似的衝突,因而感到自傲,但有時我會想這真的可以讓我們自傲嗎?
會不會更表示我們其實是根本不了解「熱情」的民族?即敢為自身的堅持奉獻身心一切的那種情操?
我想我並不是全然認同西方的這種文化傾向,但無疑可以反思到我們自身的是:當東方社會總是教化我們處處謹慎小心,不要帶給別人困擾等相關道德價值時,我們到底付出什麼代價呢?
例如,今天剛回到日本的那幾位日籍記者,之前被綁架,引起日本國內的一陣關注,終於被釋放後,仍堅持要在伊拉克堅守崗位,立即造成一片嘩然。
為什麼要嘩然呢?你我也是其中的一個嗎?
不久前,有一位研究生留在我們台灣的高山上做研究,不也是有過類似的批判聲音嗎?認為他不顧自身的生命安危,浪費救護資源等等,而要求他一定要趕快下山云云。不也是類似的情況嗎?
我真的以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好像洋娃娃一樣,同時還有著一顆玻璃做的心,不敢往外闖,也不被鼓勵往外闖;大家卻充滿著好鬥心、競勝心地和自家人內鬥,也和自己鬥,直到彼此都看對方不爽,自己也受不了自己,然後玉石俱焚、終結自己。
深深同意這句話,為何不離開學校去旅行呢?為何不離開當下這個看似無解的心境去旅行呢?為何不改變現狀去旅行呢?如果這麼想死,為何不先殺掉幾個壞蛋再去死呢?
記得在軍中,一位學弟舉槍自盡,我一直為他感到遺憾,多麼希望他如果要開槍自殺,為何不先殺掉那些欺負他的老兵呢?例如,像我自己被老兵欺負時,我立即對他們說:我不接受無理的要求,不過,你們放心,我不會去打報告,你們想怎麼整我,盡管放馬過來,如果我受不了了,大不了一死,到時,你們一個也跑不了。我一定會先殺掉你們,再自殺!
我非常冷靜地說完這些話,後來排長也好、班長也好,那些自以為很狠的老兵也好,也都試著找我麻煩,不過,好像都適可而止。
所以,我真的為所有自殺的人士感到遺憾,因為如果他們願意走出自己的房間看看這個世界,他們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如此美麗與醜惡,為何不用自己的生命來看看第三世界的難民、以及許許多多無家可歸的兒童,或者消弭掉人類的一些罪惡呢?
為何不將想死的欲望化為和罪惡戰鬥的力氣,殺掉那些壞蛋呢!例如,看電影時喜歡講手機的傢伙,用刀將他們的頭砍斷,或用球棒把一些不把病人當人看的醫生他們的手打爛,我們一天到晚不是遇到太多這種醫生的嗎?或者是喜歡動手打女人的男人,我們身邊不也是有很多這種不長進的大男人嗎?為何不找一個和他單挑,叫他有種和你幹一架,不要只會在家裡打女人!太多太多了,在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在濫用權力呢?在濫用暴力呢?為何我們不好好想想如何處理這些日常生活的暴力機制呢?沒錯,以暴制暴不是治本的好方法,可是在那之前,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我不相信。
所以,有這麼多比你壞的傢伙還活在世上,傷害別人,既然我們有一天要走了,為何不順便帶走他們呢?有些人竟然帶走的是無辜的子女或家人?
同樣的道理,我就常對女友說,我不害怕鬼,因為如果鬼有空來嚇我們,卻不敢去整那些壞蛋,我會打從內心瞧不起鬼!什麼鬼嘛,只會欺善怕惡!
□□□
資料出處:http://www.lihpao.com/
他山之石 離開學校去旅行
文■溫蒂‧奈特
編譯■賴明芝
編按:溫蒂‧奈特(Wendy Knight)是個目前居住在佛蒙特州的自由作家,最近,她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一篇文章,闡述她對於帶孩子出國旅行的一些想法。
上個月剛從義大利利維諾(Livigno)回來的傑克‧柏頓(Jake Burton)說:「對於每年都要重複一次長達一、兩個禮拜的旅行,我實在很厭煩。我只想提醒我自己和我的孩子,這個世界有多大。」
在解釋為何花了10個月,帶老婆唐娜和3個孩子環遊世界,到處滑雪時,柏頓作出上述解釋。
住在佛蒙特州史道威(Stowe)的柏頓,可不是美國唯一會讓孩子不去學校,反而參加家庭旅行的家長。根據1999年由「美國旅行工業協會」(Travel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所做的民調,有1/5的受訪家長表示,會讓他們的孩子因為參加家庭旅行而缺課,雖然有72%的人同意僅能缺課一、兩天。到了2003年,「全國休閒旅遊監督團體」(National Leisure Travel Monitor)所做的市場研究發現,在1,350位受訪的休閒旅遊者中,57%的人願意帶孩子暫離校園,從事旅遊。
這種因為家庭旅行而不去學校的現象,在紐約州的麥田(Rye)可是愈來愈常見了,以致於麥田中學(Rye middle school)校長安‧艾德華茲(Ann Edwards)在去年秋天,提筆寫信給家長,提醒他們,學校所認可的缺席情況包括喪假及因宗教而不來上學的情形,但是,跑到斐濟去玩衝浪長達一個月,可不會被學校承認。
旅行途中,柏頓一家人採取家庭授課的方式,維持孩子的學習,好讓他們能夠達到佛特蒙州政府所訂定的標準,而擔任家庭教師的,是伯頓家的友人。不過,很多家長表示,他們發現,這種以長時間的文化旅行作為非正式的學習方式,收效最大。
在佛特蒙州雪柏林(Shelburne)擔任家庭醫師的尤美‧傑瑞斯(Dr. Yumi Jarris)表示:「我們認為,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文化,學習新的語言,和了解其他國家的歷史,比枯坐在教室裡更具教育意義。兩年半前,傑瑞斯曾經花14個月的時間帶著先生和3個孩子環遊世界,當年他們分別為12歲、8歲及3歲。她說:「對於帶孩子暫離學校生活,我們毫無疑問。」
* 對老師而言
芝加哥「哥倫比亞探險家學校」(Columbia Explorers Academy)的6年級老師凱莉‧阿梅亞(Carrie Amaya)說:「幾天我還可以理解,但一整個禮拜因為和家人去旅行而不來上學,我可不敢茍同。」
在墨裔社區工作的阿梅亞,有很多學生會在耶誕節假期返回墨西哥達3個禮拜,儘管學校所規定的假期不過兩個禮拜而已。
阿梅亞表示:「我個人可以理解這種情形,因為他們想要回去探望家人。但是,作為老師,這實在很痛苦,因為我得把他們缺課所沒學到的東西,從頭開始講一遍。」
家庭旅遊網站(travelwithkids.about.com)的編輯德蕾莎‧普洛萊特(Teresa Plowrigh)同意這種說法,她表示:「這加重了老師的負擔。」
普洛萊特育有3個孩子,有時候會在學期當中帶著孩子出門旅行,但他們會在出發前從老師那邊拿到指定作業。不管怎麼樣,自從帶孩子暫離學校出門旅行似乎能被原諒後,有些校長會勸阻老師不要事先讓孩子們取得功課。教育人士認為,曠課,就算只是一個禮拜,也會打亂學習的過程。即使有些作業能在旅行當中或是旅行結束後完成,但是,老師的授課內容和課堂中的討論是無法複製的。
富萊契爾‧艾倫保健與佛蒙特兒童醫院(Fletcher Allen Health Care and the Vermont Children’s Hospital)的心理諮商主任馬蕾娜‧麥隆(Marlene Maron)說:「長時間缺課會傳達一個訊息給孩子,讓他們輕視學校的重要性。」她指出,做家長的會開始幫孩子請這種假,是為了滿足自己所需,而非顧及這對孩子的必要性。
除此之外,她還說:「這種作法會讓其他還留在教室裡上課的孩子感到忿忿不平,特別是有團體作業正在進行的時候。」
私立學校或老師會決定功課補救的條件。2001年,在科羅拉多州擔任記者工作的丹‧葛里克(Dan Glick)要帶兩個孩子出國旅行長達5個月之前,老師交待他,要讓孩子在旅行當中完成一些閱讀、數學和寫作。因為他們的旅行跨越了整個暑假,所以,孩子們會缺課達2個半月。
至於請假時間還要更長的傑瑞斯一家人,他們的孩子必須要在啟程前,先取得佛蒙特州教育局的批准才行。
*責任感和麻煩
對孩子而言,就算只是消失個幾天不上學,也常常是很困難的。
加州La Ca?ada Flintridge市的保健諮詢人員南茜‧雷芳(Nancy Reaven)說:「儘管只是缺課一天,孩子們還是會錯過不少的資訊,等到他們回到課堂上,責任加重了一倍。坦白說,進度落後所帶來的麻煩,並不值得。」雷芳育有兩名女兒,分別為15歲和12歲。
以致於,當他們想要有多一點的假期時,她和她的先生比爾會在出發當天早點去學校把女兒接走,而不會犧牲她們整天的課程。
作家長的經常會拿旅遊的文化或是歷史價值,當成讓孩子缺課去度假的藉口,但是根據「旅遊工業協會」的統計,有47%的受訪家長表示,歡樂、觀光或是娛樂,會讓他們幫孩子請假去旅行。
便宜的淡季旅行費用也是原因之一。在學期期間,交通費和住宿費通常是開銷最大的項目,人潮也最多。來自俄亥俄州夏克‧海茨(Shaker Heights)的投資家麥可‧懷格納(Michael Wagner)說:「我們選擇在11月的時候帶孩子到加勒比海旅行,耶誕節反倒不這麼做,因為,避開大節日,費用會比較便宜,也不用和別人擠。」
在麥田,有一些家庭會在學期結束之前,就開始「自動」放暑假,這會讓孩子們錯過期末考。麥田高中校長安‧艾德華茲表示:「以前,我會做些安排,讓學生在暑假結束後可以參加補考,但現在,除非這名學生是因為生病的緣故,將不得適用這套辦法。」
高中生缺課也會導致某些學校的州政府經費被刪減。比方說,加州某所高中有一條規定,當學生無故缺席時,家長要支付部份的費用以彌補財政(一人一天是26.02美元)。
有些家長聲稱,這類的手段是很短視近利的。柏頓表示:「在旅行以前,我那個14歲的孩子對外語根本沒有興趣。現在,他和本身具備兩三種語言能力的歐洲孩子玩在一起,這讓他想要多學幾個語言。」
然而,校方對此說法可不這麼認為。艾德華茲校長說:「有時候,孩子們有機會到很棒的地方,在學校的圍牆外接受教育。但是,等到他們重回課堂,得花好長、好長一段時間才能追趕上進度。」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上一篇:轉錄:教授爸爸週記 我的閱讀日子
下一篇:讀書雜感:情緒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