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 17:33:52eer444

一個想要解決地球級別問題的人

  

製造神話的謎

 

人人都好奇David Wallerstein。 他曾為股東創造超過7000倍的投資收益率,這是人類風險投資史上的最高紀錄之一。 不過,他怎麼投資卻是一個謎。 Skype的創始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專案,對方做的是垂直飛行器,他在電話一端聽了簡單介紹,心裡有了初始判斷,一個純粹的商業專案,是提供給有錢人的服務。 這樣的專案很多投資人會感興趣,但他的反應很冷淡,聽起來下一秒就要掛電話了。

 

種種事實表明,他是商業世界里的一個異類。 他從上世紀90年代就來到中國工作,並給自己取了一個永遠不會重名的中文名「網大為」,寓意「網路世界大有所為」。 他在騰訊擔任高級執行副總裁,一直是最高決策機構「總辦」成員。 入職14年了,他才申請變動頭銜,理由是自我介紹太麻煩了。 在高層內部會議上,他對新頭銜的要求是,「給我一個以C打頭的頭銜,C什麼都行」,會上的討論七嘴八舌,你想要C什麼? CXO那種嗎? 結果,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他的選擇依據是「X這個字母聽上去挺酷的」,這個頭銜滿足了他對於自己工作的期望,「既嚴肅,又瘋狂」。

 

於是,全球最受關注的科技公司以最隨便的方式創立了一個最高層職位——首席探索官(Chief eXploration Officer)。 這是一份只在騰訊成立的工作崗位,他的工作專案完美規避了時下最熱門的風口,精準落在了那些冷門賽道上——糧食、能源、水和空氣,還有疾病的早期診斷。 投資人喜歡用「性感」來形容高收益的領域,用「聰明」形容回本快的錢,但是,他的投資既不性感,也不聰明,聽上去甚至跟賺錢毫無關係,研究人工智慧怎麼做水質檢測,機器學習可以如何幫忙種好黃瓜和小番茄,幾乎全都是最吃力的長期專案。

 

不僅如此,他的日程表裡更大比例的時間花在這些事情上——參加聯合國人居署關於城市化問題的研討會,組織國際研討會,邀請學術界和產業界代表一起討論AI如何應對地球級挑戰,拍攝紀錄片《零水日》,寫了一本叫《重構地球》的書,和冰島前總統格裡姆鬆討論人類面臨的環境挑戰,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對話碳中和問題,推動讓AI應用於燃煤的電廠,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沒有KPI,不開日常會議,不參與績效考核,主動退出了主營業務的管理,只投長期專案,但他擁有最高級別發言權,他的意見也影響了這家公司的戰略決策。 他的存在成為了騰訊最神秘的問題:一家公司的最高層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異類?

 

事實上,翻看他的職業履歷會發現,這家公司生命週期里的幾次起死回生都跟他直接相關。 他對機遇的嗅覺極其敏銳,不止一次憑藉自己謎一樣的商業本能,創下奇跡:藥神網  壯陽藥 韓國奇力片 雙效犀利士 英國威馬 泰國馬力丸 美國黑金 犀利士 clalis 

汗馬糖 hamer 日本藤素 日本神油

 

——2001年,網大為幫助總部在南非的投資集團公司MIH以6000萬美元的估值買下騰訊超40%的股份(後有減持),騰訊則保有了企業決策權。 這筆交易在20年間的投資收益超過7000倍,是人類風險投資史上獲利最大的交易之一;

 

——2005年,網大為提出將「用戶參與」(Customer Engagement)納入公司戰略,次年成為全公司績效考核KPI的其中一項,直至今天。 它改變了這家公司的發展方向和產品風格,最終促成了大量內部創新;

 

——與此同時,網大為促成了騰訊對於《英雄聯盟》母公司Riot Games等多家遊戲公司的投資和併購,改變了一代人的互聯網生活記憶,遊戲產業的世界版圖從此完全顛覆。

 

網大為的人生裡循環著一種延遲出現的證明。 站在每個關鍵節點,他選的路都是他人看不懂的「旁門左道」,回報率卻奇高。 他以一種迥異於大部分人的思維方式看待商業。 在餐廳吃飯,他會默默估算所吃到的食物從哪裡來、如何運輸、如何儲存、儲存它們預計消耗多少電、這些因素會怎樣影響市場交易價格...... 他看到業績曲線向上攀升時,第一反應不是快樂,而是危機感,強迫自己必須尋找潛在問題,「哪些因素會讓曲線向下走?」 就連他的青春期焦慮都很特別,困擾他的不是常見的戀愛、家庭、學業問題,而是「世界大戰如果再次爆發怎麼辦」。

 

這些念頭驅動著他一直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因為擔心世界大戰,他靠打工掙來的錢到日本讀了一年書,後來讀大學,選擇了國際關係專業,想要研究國與國之間如何避免衝突,尤其是自己可以發揮什麼作用。 20歲出頭時,他來到中國,在中央民族大學讀書,跑去雲南和貴州的農村考察少數民族的生活情況,後來入職MIH擔任中國業務發展副總裁,成為了一個投資人,他想用商業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價值:「如果一個南非的小公司能有機會參與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那麼不僅中國能有收穫,南非也會從中獲利,國與國就能實現共贏,避免衝突。」

 

投資騰訊是他做過最有價值的一筆交易,可是回到當時,這也是一個最瘋狂的決定。 那是2000年,一個所有新聞都在談論互聯網泡沫的時間點,當時中國最熱門的互聯網巨頭是三大門戶網站,新浪、網易和搜狐。 騰訊做的即時通訊還是邊緣領域,創始人只有20多歲,既沒有背景,也沒有名氣,在深圳的賽格科技創業園租辦公室,成天為買不起伺服器而發愁。 但是網大為察覺到了一種機會,他的判斷依據是自己本能的好奇心——去網吧逛的時候,每一台電腦桌面上都安裝了這家公司的聊天軟體OICQ,他見的每一個中國人名片上都印著一串OICQ的號碼。

 

OICQ的註冊頁面 圖源騰訊微信公眾號

 

第一場談判以失敗結束。 這一次,他遇上了另一群商業異類。 這些缺錢的年輕人拒絕了他要求控股的投資要求。 在互聯網泡沫的大寒冬里,錢是最大的難題,騰訊的現有投資紛紛撤退,找遍了各種可能投資方,沒有一個人願意投資,幾乎快到了無力維持的生死線,可他們堅持不退讓自己對產品的把控權。 馬化騰給網大為看新上線的QQ用戶增長曲線,當時每天新增註冊大約50萬人,相當於歐洲一個普通城市的人口,只要他們能活下來,半年後註冊用戶數能夠超過一億人。

 

「那時候我已經在中國做了很多年投資了,見過不同的專案,我以為談判會像往常那樣順利,人們總是很樂於見到一個老外投錢給自己的。 但跟他們聊了大概五分鐘、十分鐘之後,我感覺自己走錯了會議室,他們在描述一個我完全聽不懂的世界,這些人遠遠比我聰明得多,他們以一種我這輩子從來沒見過的方式思考問題,我被徹底鎮住了,這種感覺我從來沒有過。」 網大為說,「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這是我見過地球上最聰明的一群人,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跟他們一起工作。」

 

這是那場投資的唯一目標——人。 「謝謝」「再見」「我們不考慮合作」,這些中文表達都沒有送走這個執著的投資人,他憑藉自己全程捲舌的漢語,用一個最通用的理由留了下來:「五點半了,該下班了,你們餓不餓,我們一起去吃飯吧!」

 

就這樣,一群好奇的中國年輕人招待了一個好奇的老外,請他吃了以各種動物內臟組成的廣東美食。 他們喝不起茅臺,但這不妨礙他們讓這位新朋友見識到了中國白酒的威力。 21年過去了,網大為講起那天晚上,最大印象是醉得一塌糊塗,回到酒店還得掙扎著爬起來做PPT,第二天早上,他帶著一個新提案PPT回到年輕人的辦公室,跟他們談QQ和自己旗下互動電視的合作。

 

事实上,这是一个极度疯狂的冒险,这项提案根本没有报备过,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他要用这个渺小的可能性,赢下他想投资的这群人。

 

坐在台下的年轻人听他讲未来的可能样子。展示到用互联网改变电视的那张幻灯片时,马化腾突然转过头,对身旁的人说,「这个事儿,还比较有意义啊!」 

日本淑女剋星精華素 日本興奮劑必利吉 P 德國必邦 威而鋼 印度必利勁 一炮到天亮 Goodman增大丸 GHB  FM2 安眠藥 迷姦藥

 

 

这是网大为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次认同。不久后,腾讯接受了MIH的投资,7000倍的投资回报率使它成为互联网历史上最传奇的投资案例之一。一个故事讲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一个投资人创下最高收益纪录,职业生涯从此登顶,那么,下一步应当如何抉择?

 

他的人生從這個關口開始走向了另一項異類的選擇。 完成投資的那一年,網大為加入當時只有45個人的騰訊。 在當時看來,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選擇。 換工作前,他是國際大公司的中國副總裁,在華食宿交通都是最高規格,衣食住行無憂。 但他加入了這家當時連伺服器都買不起的創業公司,面臨著隨時可能周轉不過去的不穩定性,跟著一群中國年輕人熬夜、加班,一起去路邊大排檔。

 

時至今日,這項選擇最終驗證,他為自己的人生創造了新的意義。 騰訊從一家無人願意投資的小公司,成長到在全世界範圍內用戶總數超過12億。 網大為親歷了這個過程,是許多關鍵抉擇的直接參與者。

 

在成敗瞬息萬變的投資行業,人們希望從他身上獲得成功的秘訣,想看到下一個一夜暴富的機遇。 事實上,他並沒有隱藏自己的秘密,只是他的抉擇在今天看來依然匪夷所思。 從2014年至今,網大為不再投資社交、金融和遊戲,開始轉型研究地球級別的問題。 他給這些專案取了一個名字FEW,分別代表食物(Food)、能源(Energy)和水(Water)——都是風口以外的冷門專案。

 

「最重要的不是商業。」 網大為告訴《人物》。 「我真正感興趣的是人,我相信這才是商業的本質。 基於對人的關心,你才能有最好的商業戰略,去判斷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最有價值的、我們應該用技術和資本去做什麼。」

 

發生在網大為身上的故事,是互聯網時代人生樣本中的一個特例。 他親歷了這個時代最輝煌的商業成功,見證了技術帶來的巨大影響,可這一切作用在他身上,留下的卻是一種並不常見的個人抉擇。 他的存在是一種有趣的驗證——商業會以怎樣的方式影響一個人? 我們所共同經歷的互聯網時代,對一個親歷者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