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2 07:35:38凌子楚

【一日議會】第七次定期會質詢影片檔:文化局 (2285)

圖片
主題:眷村博物館 & 台斗坑文化遺址 保存與編列進度
有鑒於埃及和中國兩大文明古國,都發源於兩河流域,從人類進化地緣發展的結構,嘉義市位於,牛稠溪以南,八掌溪以北,作為嘉南平原文化和城市發展的核心,始終缺乏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
台鐵高架化工程,在舊省道台斗街西側,台鐵鐵軌旁,發現了比淡水十三行文化遺址,有2700年歷史,橫跨新石器時代到金屬時代的台斗坑墓葬文化遺跡,證實了嘉義市位於兩河流域,延續平埔族洪雅文化傳承的城市發展軌跡。
除了已經透過都市計劃專案小組,要求都發處,將台斗坑文化遺址,納入都市計劃變更,以公園用地的土地區分,進行先期的保護規劃。
也請文化局,委託顧問公司,規劃台斗坑文化園區,向中央申請專案經費。
另外,這一次的文化遺址發現,可以將嘉義市城市發展的歷史,從最早的2700年前,到最近70年,原來日本的空軍官舍,1949二戰結束,國防部接續管理的空軍宿舍,建國二村,做系統性的連結,不只做眷村文化生活館,眷村房舍硬體的保留維修,更是要張顯這段歷史當中,可以源遠流傳的關鍵,就是2700年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無論先來後到,用生存和生活,體現相互扶持,互助合作的善良價值。
以嘉義市公明路明朝創建的開基古廟,布街境土地公廟為例,378年前,背後有一個乞丐徐良泗施恩不圖報,和一個商人林登章知恩圖報感人的故事,不只林徐二公,仍然在土地公廟為人敬拜,他們善良的故事,仍然會像土地公廟一樣,依然存在,繼續感動未來無數的人們。這才是文化保存意義的本質。表面是文物,本質是人文。
所以,希望文化局,除了針對眷村文化生活館,規劃硬體設施的保存外,也可以搭配嘉義市忠貞義氣的地緣文化特質,加入台灣第一屆空軍總司令林文奎(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的父親)清華領袖、筧橋狀元、告發權貴、白色恐怖、被奸所害的故事,讓沿著啟明路南端,二二八紀念公園為起點,向北延伸到眷村文化生活館,紀念70年前第一屆台灣空軍總司令林文奎,再沿著公明路,向西經過19王公廟,到布街境土地公廟,紀念林徐二公的故事,串連起嘉義在地,不只重視,而且用生命實踐,真實發生在這塊土地, 2700年來,正義與善良的人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