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0 21:12:57ㄚ子

般若自性

1. 般若自性:
吾人一般所說之般若,約可分為文字、觀照及實相等三種般若,然本經所言般若,究竟是超越此三種般若,別立一種般若,或者是此三者其中之一種般若?此問題可從六祖初到黃梅開始探討:
行由品--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 」
又說: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 」
一代大師果然與眾不同,許是宿具慧根深厚,於惠能行者年方二十四 ,只從聽客人諷誦《金剛經》,即刻體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覺得應該前往五祖處學習,為求真理登境域之心,超越食飽自家。智者總是精神高於生活,遂為聞法故啟程。此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必定於惠能行者心中,起了相當大之作用,使行者決心捨老母以求之,這句經義,究竟給了他什麼震憾?經中雖未言明,然於初見五祖之對話,便可知其中奧妙。因行者已感到智慧從心中流露,原來《金剛經》一句經言,發掘一位大智慧人,已能體悟智慧從自性中出。如前所言故知智慧本自具足,此非頓悟根器之人不能得知,勘稱為千古第一人也。
本經中特別說惠能行者安頓其家母後,方才起程,此點已為本經埋下人間性的伏筆,行者於求法之時,仍須先照顧家庭老母之生活,此點亦說明孝道仍是很重要的。啟程後一個多月底達,幾個月後,又於忍和尚處,聽一次《金剛經》解說,又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體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此後《金剛經》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成為壇經旨趣。「應無所住」意即無住,「而生其心」即是無念,無住無念之體為無相,故可知無相為本經之最究竟處。
般若品—
師陞座,告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云:「....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
般若品開宗明義,即要人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且要行者心行般若,心口相應,方能會道。多說無益,唯有真心而行,心口相應,才是真般若。心者意也,口者言說,心行者是為意念所及,乃是內心中的觀念,是正知見,壇經之般若,不著於文字。文字或可傳達,但須心領神會,方能契悟。心者何能行?如以佛學名相五蘊之受想行識,皆是心行,亦即是內心意志活動。心之行,於修行上即是觀照,是為八正道之正見正念。若然者,壇經之般若即是以般若觀照自心,而修得實相般若。以無念達無住而至無相之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