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中的愛? (7/30)
2018年,班克斯(Banksy)知名作品《氣球與女孩》(Girl with Balloon)如何瞬變為《垃圾桶中的愛》(Love is in the Bin),至今仍為當代藝術界重要的討論。不僅因為藝術家的名氣、引人爭議的藝術行動,更因為這件作品在看熱鬧與窺門道的表面現象之餘,擾動起關於創作與市場、次文化與主流之間多重對話的可能性。
而班克斯的作品《垃圾桶中的愛》被譽為21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創作之一,其作品前身《氣球與女孩》,是班克斯以多層模板噴漆的方式在2002年倫敦街頭開啟的系列作品之一。作品中的小女孩伸手指向一顆飛離的紅色心形氣球,簡單的圖像成為班克斯為人所知的經典象徵圖像之一,在許多國際社運與維權的場合,都可見到該件作品的身影,包含:聲援國際反戰、社會運動與人道關懷的行動。作品中的女孩天真與純潔的樣貌與漸漸飄遠的氣球,彷彿象徵著這個社會漸漸失去的純真,也提醒著世人都應永遠懷抱希望。
2018年《氣球與女孩》於拍賣會現場落槌售出後,隱藏在畫框中間的碎紙裝置遂被班克斯啟動,作品也由框向下滑出碎成條狀,雖因設備故障作品未被完全碎斷,但也成為首件於拍賣會現場創作的藝術作品,之後本作品獲班克斯的代理機構Pest Control Office頒發證書,更名為《垃圾桶中的愛》。班克斯這種自毀作品以及重新詮釋命名的行為藝術,直接且精準地傳達其關於媒體影響力、觀眾興趣及藝術創作價值之間的關係與反思。其實看到畫的本身,有點空虛,跟想像的有一點落差。
當代藝術館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中山站1號出口)
10:00-18:00(週一休)
02 2552 3721
上一篇:好久不見的颱風假小確幸
下一篇:重溫CATS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