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3 21:04:42有緣居士

健康保健篇 : 柏金遜徵兆 啤牌手長震

當人飢餓或緊張時,都會出現手震現象,腦神經科醫生謂,若手震持續多時致影響生活,便暗示身體可能出現問題。我們更可憑手震狀態判別身患哪種疾病,如身體靜止時,拇指食指合起來像派啤牌般顫抖,便很可能患上柏金遜症。

【甲狀腺】( Thyroid)
屬內分泌器官,是脊椎動物中非常重要的腺體,它位於哺乳動物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而人的甲狀腺形狀似蝴蝶,猶如盾甲般,因而得名。

動作重複有節奏
■原發性手震者,伸直手臂時會震。

要了解手震因由,就得從神經學( Neurology)理論出發。手震,為震顫( Tremor)一種,泛指身體出現不自主的肌肉抽動,動作重複來回甚或帶有節奏;一般情況下會影響頭部、面部、眼睛以及雙腿,而雙手和手臂是最常發生震顫的地方。手震成因眾多,不同疾病都會有此病徵,家庭醫生關嘉美先給大家一個梗概:「甲狀腺有事、 Cerebellum(小腦)生瘤呀、緊張或者情緒有問題都會手震,而有些人手震是無原因的!」

手震原因
-柏金遜症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內分泌疾病)
-遺傳(原發性手震)
-小腦患病或中毒
-服用藥物
-過份緊張或疲勞
-飢餓等引致低血糖
-酗酒
-中風
-發冷
-驚慌

遺傳性 平衡差會見暈
腦神經科醫生希解釋,手震成因大致可以分為 5種:緊張或血糖過低、內分泌出現問題、服食藥物後的反應、柏金遜病及遺傳,關醫生口中所說的「無原因」,就是屬於遺傳一類,學名稱「原發性手震」( Essential Tremor),「跟小腦有事而出現的手震一樣,都係屬於『意向性手震』( Intention Tremor),病者的平衡力會差,經常會覺暈,而且手震幅度會好大,如果伸直手,成隻手臂就會震,如果要做 past-pointing test(指誤測試)時,好似伸手摸鼻,手震就會更加明顯!」但鍾醫生強調,為病人診症時,他們要先確定手震跟其他病症有否關連,撇除柏金遜和甲狀腺等原因之後,最後方向將病人界定為原發性手震。

■手震到杯都無法拿穩。
■手濕脈搏急 甲狀腺出事
■因為手震而影響日常生活如導致失眠,便要立即求醫。

柏金遜症的手震則屬靜止式,醫生說:「病人不動,但手一樣震,通常是某一邊手震得厲害點,震動模式有點似『捽老泥』。」關嘉美醫生則形容為「數銀仔」,動作大概是拇指黐住食指,重複出現打圈動作,情況跟用拇指食指執起啤牌後,不停做出派牌似的打圈動作類近。跟原發性手震相比,這類靜止式手震病者處於休息狀態時手震會很明顯,將手提高後,手震反而消失。鍾醫生說,要確認是否因為有病而手震,必須參考身體有否其他病徵,他以甲狀腺分泌引起的手震為例,除手震外,還會流汗、手濕、脈搏急速;而柏金遜症患者,則會出現活動遲緩、步履細且往前傾、手腳和面部僵硬等。是否有病,時間都是參考指標,即有否出現重複,「好似因肚餓、緊張而手震的話,是不會持續很久,平日生活亦不會有問題;但若手震持續好長時間,又影響到日常生活,好似連水杯與筷子都拿不穩、簽名有困難等,就要去找醫生,檢查一下是否甲狀腺有問題。」最後他說,手震是能夠靠服用藥物控制病情。

■專家指可以用藥物治療改善手震情況。
■嚴重手震者,簽名也有困難。

內臟病變中風先兆
■中醫指戒煙酒能去風補虛。

註冊中醫師指,中醫古籍都有提及手震可能是中風先兆。清代的《醫林改錯》便列出中風前的幾十種狀態,手震是其一:「有一手長顫者,有兩手長顫者,有手無名指每日有一時屈而不伸者,有手大指無故自動者。」《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掉即震顫;明代《證治準繩.顫振》亦道:「顫,搖也;振,動也。筋脈約束不往,而莫能任持,風之象也。」即手顫多是內臟病變的徵象,特別是肝風內動和風痰相摶(聚集、結合)而出現的手顫,多為中風先兆。故此,中醫以「去風」、「補虛」為治療原則,多起用龍齒、牡蠣、石決明、菊花、鉤籐、天麻等藥物。「除食藥外,亦要節制飲食,戒辛辣、煎炸、煙酒等刺激物。」

湯水治療
【天麻夏枯草鮑魚湯】
材料:
天麻 12克、夏枯草 30克、生石決明 60克、淮山 15克、陳皮 1片、瘦肉煲 240克、乾鮑魚仔 120克

天麻
鮑魚

製法:
( 1)先將瘦肉洗淨、切塊、汆水。
( 2)果皮浸軟刮瓤待用,洗淨其他材料。
( 3)湯煲內加入約 4公升水,煲滾。
( 4)放入所有材料,待水滾後轉中小火熬 2小時,加鹽調味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