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2 03:37:50●貞子●

上海星期三- 十歲的上海電影節 依然不諳世事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辦到第十屆了,雖然人家戛納已經六十了,你看,光從數字上就足以說明問題,如果把電影節比作一個人的話,戛納無疑是尊貴長者,而才十歲的上海電影節,真還不諳世事呢。

但好歹“偶們”也算是逢十,怎麼說也該大慶一把,但是看看那些個參賽參展影片和預計中的明星陣容,不免依舊令人對“國際A級電影節”這個稱號望而汗顏。這第十屆的上海電影節,雖說有些進步了,但“十屆之癢”,也該到了小小總結一把的時候了。雖說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隔靴搔癢罷了,而且很有可能是越搔越癢。真要解決問題,可不是咱在這裏紙上談兵說說而已的。

“十屆之癢”一:國產主席

千萬別誤會,去年擔任上海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呂克•貝松並非打破了什麼奧運會記錄,而是打破了上海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全是中國人自己包攬的記錄。在他到來前的每屆裏,上海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均由咱自己人包辦了。當然,我們當主席的也的確是些響噹噹的大人物,可問題是,既然掛了國際A級電影節的字型大小,總不能不國際吧。想想這些年,鞏俐、王家衛等紛紛走出國門當上了戛納、威尼斯的主席,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敞開胸懷誠邀世界影壇各方神聖來為我們主持掌舵呢?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又是咱自己人:陳凱歌,他不在北京進行《梅蘭芳》的最後籌備工作,卻到上海為他人做嫁衣裳,真的是有好心情,但說句玩笑話:難道陳大導忘記了那個蒸饅頭的胡戈師傅也在上海,繼續會令他難堪嗎?

“十屆之癢”二:經常被“放白鴿”

得獎人的缺席成為上海電影節頒獎禮的一大特色,幾乎每一屆都有得獎人缺席放電影節“鴿子”的事件。最厲害的是第五屆時,美國影片《反托拉斯行動》一口氣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項大獎,不過上來領獎的卻都是米高梅公司的代表。去年的電影節同樣如此,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導演獎得主奧力維耶•古爾梅、埃爾斯•多特曼斯、法比安娜•戈代全部缺席。

最離譜的是第六屆,競賽單元中也有一部號稱是當年最好的韓國電影《回家路上》,後來居然因為導演與製片人之間的嚴重分歧,最終導致送片公司不得不將影片從上海電影節撤回去,這樣,那一屆電影節原定的15部參賽片也臨時變成了14部。

參賽片都如此,其他人更是不把“放鴿子”當回事了:2004年《2046》曾信誓旦旦會在第七屆上海電影節上亮相,結果苦等半宿還是一場空。王家衛沒來,電影更沒影,人家是直接奔了同年10月的東京電影節去也。去年曾一度盛傳阿莫多瓦將攜《回歸》親臨上海,不過最後我們只看到了影片,沒看到人。

看看今年那些國外的參賽片:《逃亡瘋人院》、《當賽凡提斯遇上莎士比亞》、《無法安息》、《完美計畫》、《賭徒》……不幸哪部得獎了,估計又是渾身不搭界的人上臺領獎去了。也許就因為這樣,今年的第十屆破天荒有四部中國電影參賽,這回不愁主創人員不來了,誰敢不來,封殺!

“十屆之癢”三:一顆星也是星

不可否認,十年下來,上海電影節基本做到了每屆都有亮點。通俗點講,就是每屆至少會來一個國際大牌撐場面。好比第五屆有蘇菲•瑪素,因為請來了她的親密愛人——名導安德列•祖拉夫斯基當評委,當年的評委陣容中還有艾倫•派克。第六屆則有岩井俊二對話許秦豪的精彩論壇;第七屆梅麗爾•斯特裏普來了;第八屆來的是摩根•弗裏曼;去年一下來了很多大腕,包括休•傑克曼、愛德華•諾頓、凱薩琳•德納芙等。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大多數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大牌明星都是已經“有牌無市”的主兒,去年好不容易請來金剛狼休•傑克曼,還只能趁《X戰警》首映之機。今年,目前已經確定出席的有兩位斯通,分別是大導演奧立弗•斯通和大豔星莎朗•斯通,很明顯,他們並不忙。

想想也是,《本能II》幾乎讓製片公司倒閉,莎朗•斯通帶給我們的什麼,鬆弛的皮膚?還是懷舊的情趣?李準基、金素研、桃井薰?他們充其量只是東亞範圍內的明星,號稱是國際A級電影節的上海,怎麼不多請一些好萊塢和歐洲的巨星來?當然,一顆星也是星,總比沒有星強。

“十屆之癢”四:都是國產影后

除了第一屆和第九屆影后是外國人外,餘下的所有影后均為中國人。或許這只是一個巧合,但如此高頻率的巧合也實在太說不過去了。對於影后的“質疑”曾出現過兩次高潮:2001第五屆時,尚未閉幕,媒體內部就已盛傳奚美娟為最佳女演員得主,最後獎項揭曉,影后頒給了時年68歲的彭玉,輿論一時譁然。電影節官方還就此事發表特別聲明,表明評獎的公正性與“權威性”,對於此前媒體的議論與猜疑給予全面否定。

而當2005年第八屆影后宣佈為趙薇時,影后從不旁落外人的話題儼然上了多家主流媒體的娛樂頭條。謝天謝地,去年第九屆影后總算又給了一位國際友人,若是還給咱自己人的話,關於上海電影節國產影后自娛自樂的話題看來又得討論好一陣了。

今年可是第十屆了,如果影后頒給《紅美麗》裏的鄔君梅、或者《雲水謠》裏的李冰冰甚至徐若蠧,大家千萬不要再質疑了。

江湖就是這樣的,傳言往往會成真的,到閉幕式前,我們就可以聽到獲獎的消息了,這也是很正常的事,套用一位朋友的話說:“看來什麼都是假的,只有狗仔隊是真的。”

“十屆之癢”五:錯過絕版

對於目前尚未完全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而言,每年的上海電影節無疑是影迷的狂歡,就算沒有人能在幾天裏把幾百部影片全部看完,但至少面對眾多選擇,只要你願意,就可以過一個徹徹底底的電影狂歡節。

肯定的是,每年上海電影節的眾多參展參賽片中,總有那麼幾部稱得上“絕版好片”。之所以叫“絕版”,有些是此後未能引進的,有些則是遲遲沒有公映,總之都是在平日的影院裏不可能看到的影片。

2004年第七屆評委會大獎影片《茉莉花開》,當時盛傳將會在電影節結束後就在全國公映,結果沒想到電影節上放了唯一一場後足足等了兩年,直到去年才匆匆上映。2005第八屆參展片《罪惡之城》,當時簡直一票難求。很顯然,這種尺度的影片,至少目前是不太可能在國內引進發行的。同樣境遇的還有韓國的《醜聞》,當時在電影節期間放映,就因為片中裴勇俊和全度妍過分激情的場面,而引起好一陣爭議。

2004年第七屆電影節上一部上座率110%的電影——朱文的《雲的南方》,片子非常好,但很遺憾,至今都沒能在影院正式公映。

最新的消息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將對今年在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爵獎”等重要獎項的國外影片從市場運作的角度予以優先考慮。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引進電影的人士會想到:為什麼不把那些在電影節上滿座的電影引進來呢,獲獎的只能說明評委的口味,上座率才能說明有市場,這才是市場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