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5 20:30:34思路導引師

全教會:退撫基金護盤套牢700億

參考文獻:http://tw.news.yahoo.com/060315/45/2xu4v.html
中央日報 2006 / 03 / 15 (星期三)

【中央日報 謝蓉倩.臺北訊】

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修正案教育部日前已悄然完成,全國教師會昨日指出,教育部目前完全配合銓敘部將原先規劃的七五制變更為八五制,但由於教師在新制中的角色已變為基金參與者,因此全教會將藉此法制變革之際,全面檢討十年來基金主要管理者的內控、策略和操守。

全教會強調,教師多年來老老實實配合繳交退撫基金,認真參與監理工作,但所看到的是未依中心配置比例投資、四大基金配合高層所要求投資、報酬率低於臺銀二年定存。

全教會表示,銓敘部及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中主張可以護盤的人認為,既有國家最後保證支付責任,政府即有權要求退撫基金在必要時護盤,否則國家經濟就完蛋了,也就談不上國家最後支付責任了。但此一論調完全是國家基金的運作思維,就算是護盤,所護的盤是「政黨選舉盤」還是「重點產業盤」?

更何況護盤的損失只要不賣,就成為不必撥補的未實現損失,凍在牆壁上了,留給未來政權末代接班人及基金參加人、甚至是國民予以負擔了。這樣的投資思維負責任嗎?公平嗎?

全教會說,退撫進入儲金制後,本來已成獨立收支的基金,但目前財務結構不佳,除了先天的提撥不足外,現行的財務管理運作績效也是一個不小的因素,不只達不到十年來平均二年定存的收益率,又因七百多億成本被套牢,形成沒有調度空間的死錢。加上管理委員會和監理委員會並立,兩會主管又與最高當局和考試院長同聲一氣,使退撫基金的監理威信已蕩然無存。全教會認為,未來監理管理必須一體,才能避免主管者在角色混淆中以修法掩飾自己投資績效不彰之責。

全教會並以朱武獻的績效為例指出,九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績效尚可是因為前主委吳容明留下一百二十五億未實現收益所致,也是朱武獻用以揮霍的本錢,凸顯朱武獻任內績效欠佳的事實。

因此,全教會表示,退休條件和費率是連動的,若退休條件改變,費率就不能不跟著下調,檢討時可以砍頭或去尾,但不能同時調整費率又調整退休條件,必須所有責任、所有數據都要算清楚。加上,新制中在職者不只是預期受益者的身分,也是退撫基金共同提撥人,所有新年資的給付和收入都已不是政府公務預算,而是基金本身財務平衡的問題,政府與基金參加人是對等的,有責任、也必須爭取參與討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