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3 10:32:28卡蜜兒

女人不是又要來搶一塊地

當我跟尪講起對於交通設施「性別友善空間」的概念時,他也提出「哺乳座位」的想法,靈感是來自於公車、捷運上會有「博愛座」,讓需要的特定對象有「優先權」,但是其他人也同樣可以使用!他就說,那高鐵可以設哺乳座位,上面還可以有一些需要的簡易設施,當然仍然可以提供給一般的乘客使用!我們現在似乎很少有人會質疑博愛座的存在了,平常時候大家也都可以坐,只是當你看到老人、孕婦、行動不便的人時,就會很自動很警覺很反射性地站起來,不想又站又坐的人就直接先選非博愛座的位置,所以除非車廂很滿,不然博愛座通常有較多的空間!
過去只要一提到某些特定對象、性別權力的保障或伸張時,總會立刻讓人聯想到資源、空間的爭取、分配甚至是爭奪,彷彿只要多個殘障廁所、無障礙通道或是哺乳室就是在形式上達到了平等,事後證明這些空間的功能果然也很「形式」,能看不能用,好看不好用,用的人滿腹苦水,看的人覺得明明就有了你幹嘛還一直抱怨,那可是我們努力犧牲自己的空間所成就的……。


空間有限、需求無窮,這是我要講「性別友善空間」而不是「專屬空間」概念的原因。一個學校、一間公司,也許只能有一間哺乳室,這個哺乳室不見得在我們方便到達的地方,例如我所就讀的高師大哺乳室位於和平校區,燕巢校區就沒有哺乳室,而和平校區的哺乳室在活動中心一樓,我上課的地點在另一棟建築物的四樓,學校哺乳室的開放時間一般學生都在上課,中午學生休息,管理哺乳室的行政人員也休息,如果我要在上課中跑去擠奶,上下四層樓、往來不同建築物加上擠奶的時間,大概半個小時就耗費掉了,那裡知道現在課程進度到那裡?但是為了「性別友善」,總是不可能一棟建築物都設置一個哺乳室吧!那到底要怎麼樣才可以讓有需求的人得到方便與友善的對待,其他人又不會覺得公共空間被剝奪?


我覺得「理解」是第一步,也是「性別友善空間」的前置條件之一。很慶幸我唸了性別所,開學後當同學老師發現我跑去廁所擠奶時,她們的心情似乎比我還不好,雖然我總是笑笑跟她們說:「人家總統的女兒都跑去廁所擠奶了,我還能要求什麼」,但她們紛紛開始在想有什麼更為「人道、人性」的方式,例如在所辦某處加個活動的簾子,或是要求學校可以如何調整一下廁所的空間……!雖然空間仍然沒有調整,但是與他/她們在一起時,我可以在課堂上、討論中、吃飯時邊參與討論邊擠奶,某種程度上,這已經是一種無形的性別友善空間,因為處處都可以是哺乳室。我穿著哺乳衣又用手擠,不但不會發出聲音干擾別人,也不會有曝光的疑慮,有時候都已經擠完了,旁邊專心上課的老師同學根本就沒注意到我在擠奶,也因為他/她們的友善態度,讓我不致覺得外出擠奶是一件痛苦的差事,不然若是每次為了擠奶而犧牲太多上課、討論的時間,真的會讓我有停止餵母奶的念頭!


前幾天參加所上在燕巢校區舉辦的研討會,聽聞那是一個非常「偏僻」的山上,我擔心找不到冰箱冰母奶,隨身攜帶的小小保冷袋撐不過一整天。非常幸運地,會場就在學校的保健中心旁,一大早我就跑去借冰箱,校護一聽說是要冰母奶,沒有第二句話就讓我自由使用,不但幫我拉拉簾給我擠奶,還貼心地問我是否需要開燈,真是少數令人覺得友善又溫暖的集乳經驗!


所以,其實只要有很簡易的設備,許多的空間都可以靈活彈性運用,可以減少「閒置空間」的疑慮,又可以讓需要的人得到友善的對待。我就在想,「親子車廂」說不定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性別友善空間,這個車廂離月台的電梯最近,推嬰兒車或帶小孩的人可以方便地搭電梯直接上車,車廂裡有可以泡奶、換尿布、沖洗等簡易設備(不是在廁所裡,因為佔用廁所太久其他乘客也會不耐煩),座位的設計則是可以方便直接哺餵母乳甚至是擠奶!對需要在旅程中休息的人來說,聽到小孩哭鬧常常是令人有點抓狂的事,對帶著小孩的人來說,怕小孩吵到別人也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而這樣的親子車廂,就可以適時地減輕大家的壓力跟困擾。這樣的車廂,優先提供給帶有小孩的人使用,如果還有空位,其他人仍然可以坐—不過可能要在售票的時候說明這是「也許有點不那麼安靜」的親子車廂!


當一個空間,可以彈性運用時,除了不會讓人有「誰爭到權誰就有空間」的疑慮,更因為彈性運用,更多的使用者共同體驗一個空間時才會有更多的聲音不斷調整改善那個空間讓它更好用,可以節省資源又可以方便更多的人!

文慧 2014-11-04 14:08:24

哈嘍 你好!
我們是大安高工的學生
我們即將畢業必須做畢業專題

看完你對哺乳室想法和觀點
覺得說得挺有道理
由此出發
若今天我們可是設計出 「可攜帶式的哺乳室」
它可能類似個行李箱(重量基本不會太重)
媽媽們可以把照顧嬰兒的隨身必需品放置裡面
但如果今天需要哺乳時
只要透過幾個動作
箱子可以展開變成可以哺乳的一個空間
裝在箱子內的物品也不會散落或亂掉

不曉得您對這個設計感想如何?
或者有甚麼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