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 文╱聖嚴法師
轉載-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
文╱聖嚴法師
問:近年來,人們的消費觀念改變,許多人信用破產或背負了巨額債務,引發不少社會與家庭問題。這些為了提昇生活水準或個人品味的「需求」,是必要的嗎?
答:現代社會環境、消費觀念與過去不一樣,過去的人只需煩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的最基本需求。現在不同了,開門不僅僅七件事,還可能超過七十件,消費觀念完全改變了。
至於說什麼是需要的、什麼是想要的,確實很難釐清。但是從佛法的角度或是一個有生活智慧的人來看,一定會以「量入為出、量出為入」的觀點做為衡量標準。另外還會思考︰如果沒有某樣東西,是不是就不能生活?還是照樣能夠生活得很方便、快樂、自在?而有了這樣東西,是不是就會讓人看得起,或讓人覺得你很有地位、很神氣?若是如此,就變成了虛榮,表示這件東西並不一定是需要的。
問:現代人受到媒體宣傳的影響,「想要」的東西似乎愈來愈多。若是毫無節制或不自量力地過度消費,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答:現代社會追求時髦,鼓勵大家不斷地消費,甚至鼓勵超出能力的消費。無論消費能力是否足夠,反正先買了再說。
這些流行的宣傳並不一定是對的。確實有些人有資格可以趕時髦,他們的收入高,有能力消費,可是大多數的人並沒有能力趕時髦。如果不顧自己的能力而盲從,那是非常愚蠢的事,打腫臉充胖子不但苦了自己,甚至連累家人。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過清貧的生活,只要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就行了。畢竟現在的環境不一樣,我們要用新的標準,但不要因為虛榮讓自己的負擔加重,或連累到家庭,也不要浪費自然資源,這才是正確的消費觀。
問:現在十分流行一句話:「要對自己好一點!」似乎顯示花錢有理。法師,您覺得這樣的想法適當嗎?
答:自私自利的人只會想到自我,這種現象可以說和動物的本能是相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並不能說他不對。但是,動物也會為了繁衍而照顧後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不只在於延續後代,還在於能否回報社會眾生恩;這樣一想,就不會覺得賺錢應該只供自己使用,只顧犒賞自己,讓自己享受而已。
我們在自然界所取得的資源,是社會共同的資源,也是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共同財產。既然你運用智慧、技術來使用這些資源,創造了財富,就應該分享給社會、後代子孫,因此要省吃儉用,不應該揮霍。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福報,這包括個人的天資在內。譬如有些人天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樣樣都很強,這樣的人比較容易得到財富。他不一定是靠節省累積財富,而是很輕易就獲得的,我們稱這種情況是有福報。雖然中國有一句古諺:「人找錢困難,錢找人容易。」但是人不只要有福報,還要會創造財富,才能累積財富。
像我的父母都是窮人,他們沒有想過要發財,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發財。但是他們有這樣的座右銘:「吃不窮,穿不窮,算盤不到一世窮。」也就是說,人若不能「量入為出」,而且沒有節制又沒有計畫,即使財富來了,也沒辦法累積下來。
問:人人都想要擁有財富,而且愈多愈好。難道有了財富之後,就真的沒有煩惱了嗎?
答:我從小就沒有錢,但是我從來不向別人借錢,我的辦法就是不用錢。如果有人向我借錢,我也只能幫他一點點,而且借了之後也不要求對方還。
有一次,我跟我的師父講,我在佛教界裡面是沒有信用的。為什麼呢?因為我沒有向他人借過錢,即使向人借錢也沒有人會借給我,因為他們知道我很窮,借了之後哪有能力償還呢?所以,我乾脆不向人借錢。
大家都希望財富愈多愈好,但是有了財富還要有計畫。如果用法得當,對自己、對他人、對家人、對社會、對全世界都有用;如果用得不當,反而害了自己。不是有這麼一句話:「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如果一個人喜歡追求時髦、揮霍無度,平日沒有養成勤儉的習慣,手頭愈養愈闊氣,一旦經濟狀況變差,生活就難過了。
所以,有錢、沒錢的時候都要節省,還可以多結人緣。若是哪天變窮了,別人也會願意幫助你,扶你一把。如果是不知節省、揮霍無度,又不與人結緣,當你潦倒而流落街頭時,是沒有人會幫你的。
摘自《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