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3:57:48果前
轉載-一般佛法開示
一般佛法開示
佛與菩薩
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也就是自利利他、無我無私、悲智無限、究竟圓熟的人。佛是充滿智慧功能和慈悲行為的人,他是無上的「大覺」者。當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功德究竟圓滿之時,自與他、內與外、善與惡、主觀與客觀等分別心,都不存在,只有無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之時,那便是成佛了。
菩薩是能夠自利利他的人,並且是以利益他人來做為成就自己的人。菩薩是能夠用佛法斷除自己的煩惱,解決自己的問題,也能夠用佛法來關懷他人,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人。菩薩又被稱為「覺有情」,覺悟是智慧的來源,有情眾生是悲心的來源,若將智慧和悲心運用得宜,相輔相成,便稱為悲智雙運的菩薩。菩薩道的完成者,便能成佛。
一個人,如果僅是為了個人的財富、權勢、名位而努力奮鬥,必會引起他人的猜疑、嫉妒、覬覦,而來跟你明爭暗奪,那就像是一群野犬爭逐一塊骨頭,會給你帶來憂慮、挫折的打擊和困擾。
如果能以利他為目的而努力於自我的成長,則可經常保持坦蕩的心胸。因此,自利者必須是以利他為出發點,才是具有智慧和慈悲的人;此種人的心量,猶如大海,可納百川 ,也能滋養萬物。在自利之前,已有利人之心,如此所得的利益,便是實至名歸,才不會變成自己的包袱而帶來煩惱。
世人汲汲營取,多為了自利,卻在獲得自利的同時也招惹了更多的煩惱,解決問題的同時,又增加了更多的問題;就像入寶山 取寶,當在取得寶時,竟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看來極其愚蠢,猶自樂此不倦。類似的情況,豈可說是真正的自利,所以站在菩薩的立場,自利必須建立在對眾生有益的基礎上。
在一個共同生活的社會裡,小至一個家庭,大至整個世界,為了自利而自利的人很多,為了利他而自利的人很少,必然問題叢生;每一個人只顧自利而不願利他的結果,是大家沒有好環境住,大家沒有好日子過。相反地,若能以利他為出發點而努力的人多,這個環境便能在平順和諧中繁榮,每一個個人,自然也都是身在其中的受惠者。這樣的生活體系,便是菩薩道模式的環境了。
依據大乘佛教的觀點,凡是信佛學佛的人,均可稱為「菩薩」,雖從一般初發菩提心的凡夫菩薩到最高位的等覺菩薩,乃至成就正等正覺的佛,其間差異,猶如天壤,但其修行的原則是一致的,那就是:止惡、修善、利益眾生,合稱為菩薩所持的三聚淨戒。凡夫持戒,必定犯戒,不過凡夫階段的菩薩行者,就像是初生的嬰兒,樣樣從頭學起,也像嬰兒學習走路,爬著走,滾著走,跌倒了站起來再走,反覆不斷地練習,便會愈走愈穩、愈走愈遠了。因此在《涅槃經》卷十一,稱學佛的人分有五種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嬰兒行及病行,都是大菩薩們以聖示凡的範例,也是初發心菩薩們以劣向勝的範例。
修行菩薩道的動機,是為利益眾生,透過利益眾生的修行過程,最後則是利益菩薩自己,成就了菩薩的悲智,完成了佛的果位。
活在現在,佛在現在
佛在佛國淨土,也在我們心中。佛是具足智慧與慈悲的人,如果我們念念活在現在,念念都與佛的智慧及慈悲相應,佛就念念與我們在一起。如果念念之中自心有佛,我們的自心也就是佛,所以佛是由人完成的。當下的一念心中有佛,當下的一念即與佛同,念念心中如果都有佛,念念之間也都是佛。如你念念活在當下的智慧與慈悲之中,當下的現在,你就能夠見佛成佛。
當然,凡夫不可能每一念都跟清淨的智慧與慈悲相應,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練習著念念活在現在,把握住每一個念頭的當下,便可體會到佛是無時不在、佛是無處不在的事實了。
這樣的觀念和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祛除自身的煩惱,雖你還是處身於塵世,卻也能體驗到超越塵世的自在。當你心中充滿了貪、瞋、癡等心垢之時,即是身處塵世;當你心中沒有那些心障之時,那就是超越於塵世之外的人了。可見出世並非一定要離開現實的世間,而只要心念不受物欲的誘惑及逆境的刺激,便是解脫。因此,禪宗的《六祖壇經》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可是,一般的人往往因為不能把握現在,也不能念念活在當下,便無法領會到佛在心中。其實只要不是沉溺在過去和未來,就是認真地活在現在;若能不將過去及未來的人、事、物等種種境界,執為實有,便能活在現在而體會到佛在現在。
因此,學佛的人要時時提醒自己:活在現在,不要老是活在過去的回憶中,也不要老是活在未來的夢想中。沉湎於過去和迷惑於未來,都是徒然浪費掉寶貴的生命,於人於己,都是損失。但這並不表示對於工作和生活,不需要檢討和計畫。檢討過去,計畫未來,便是對現在的肯定,也是現在的延伸。最好的方法,乃是時時刻刻都能努力於現在,體驗著現在;展開現在,放下現在;念念清楚,事事分明。這就是「活在現在,佛在現在」的境界。
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也就是自利利他、無我無私、悲智無限、究竟圓熟的人。佛是充滿智慧功能和慈悲行為的人,他是無上的「大覺」者。當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功德究竟圓滿之時,自與他、內與外、善與惡、主觀與客觀等分別心,都不存在,只有無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之時,那便是成佛了。
菩薩是能夠自利利他的人,並且是以利益他人來做為成就自己的人。菩薩是能夠用佛法斷除自己的煩惱,解決自己的問題,也能夠用佛法來關懷他人,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人。菩薩又被稱為「覺有情」,覺悟是智慧的來源,有情眾生是悲心的來源,若將智慧和悲心運用得宜,相輔相成,便稱為悲智雙運的菩薩。菩薩道的完成者,便能成佛。
一個人,如果僅是為了個人的財富、權勢、名位而努力奮鬥,必會引起他人的猜疑、嫉妒、覬覦,而來跟你明爭暗奪,那就像是一群野犬爭逐一塊骨頭,會給你帶來憂慮、挫折的打擊和困擾。
如果能以利他為目的而努力於自我的成長,則可經常保持坦蕩的心胸。因此,自利者必須是以利他為出發點,才是具有智慧和慈悲的人;此種人的心量,猶如大海,可納百川 ,也能滋養萬物。在自利之前,已有利人之心,如此所得的利益,便是實至名歸,才不會變成自己的包袱而帶來煩惱。
世人汲汲營取,多為了自利,卻在獲得自利的同時也招惹了更多的煩惱,解決問題的同時,又增加了更多的問題;就像入寶山 取寶,當在取得寶時,竟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看來極其愚蠢,猶自樂此不倦。類似的情況,豈可說是真正的自利,所以站在菩薩的立場,自利必須建立在對眾生有益的基礎上。
在一個共同生活的社會裡,小至一個家庭,大至整個世界,為了自利而自利的人很多,為了利他而自利的人很少,必然問題叢生;每一個人只顧自利而不願利他的結果,是大家沒有好環境住,大家沒有好日子過。相反地,若能以利他為出發點而努力的人多,這個環境便能在平順和諧中繁榮,每一個個人,自然也都是身在其中的受惠者。這樣的生活體系,便是菩薩道模式的環境了。
依據大乘佛教的觀點,凡是信佛學佛的人,均可稱為「菩薩」,雖從一般初發菩提心的凡夫菩薩到最高位的等覺菩薩,乃至成就正等正覺的佛,其間差異,猶如天壤,但其修行的原則是一致的,那就是:止惡、修善、利益眾生,合稱為菩薩所持的三聚淨戒。凡夫持戒,必定犯戒,不過凡夫階段的菩薩行者,就像是初生的嬰兒,樣樣從頭學起,也像嬰兒學習走路,爬著走,滾著走,跌倒了站起來再走,反覆不斷地練習,便會愈走愈穩、愈走愈遠了。因此在《涅槃經》卷十一,稱學佛的人分有五種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嬰兒行及病行,都是大菩薩們以聖示凡的範例,也是初發心菩薩們以劣向勝的範例。
修行菩薩道的動機,是為利益眾生,透過利益眾生的修行過程,最後則是利益菩薩自己,成就了菩薩的悲智,完成了佛的果位。
活在現在,佛在現在
佛在佛國淨土,也在我們心中。佛是具足智慧與慈悲的人,如果我們念念活在現在,念念都與佛的智慧及慈悲相應,佛就念念與我們在一起。如果念念之中自心有佛,我們的自心也就是佛,所以佛是由人完成的。當下的一念心中有佛,當下的一念即與佛同,念念心中如果都有佛,念念之間也都是佛。如你念念活在當下的智慧與慈悲之中,當下的現在,你就能夠見佛成佛。
當然,凡夫不可能每一念都跟清淨的智慧與慈悲相應,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練習著念念活在現在,把握住每一個念頭的當下,便可體會到佛是無時不在、佛是無處不在的事實了。
這樣的觀念和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祛除自身的煩惱,雖你還是處身於塵世,卻也能體驗到超越塵世的自在。當你心中充滿了貪、瞋、癡等心垢之時,即是身處塵世;當你心中沒有那些心障之時,那就是超越於塵世之外的人了。可見出世並非一定要離開現實的世間,而只要心念不受物欲的誘惑及逆境的刺激,便是解脫。因此,禪宗的《六祖壇經》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可是,一般的人往往因為不能把握現在,也不能念念活在當下,便無法領會到佛在心中。其實只要不是沉溺在過去和未來,就是認真地活在現在;若能不將過去及未來的人、事、物等種種境界,執為實有,便能活在現在而體會到佛在現在。
因此,學佛的人要時時提醒自己:活在現在,不要老是活在過去的回憶中,也不要老是活在未來的夢想中。沉湎於過去和迷惑於未來,都是徒然浪費掉寶貴的生命,於人於己,都是損失。但這並不表示對於工作和生活,不需要檢討和計畫。檢討過去,計畫未來,便是對現在的肯定,也是現在的延伸。最好的方法,乃是時時刻刻都能努力於現在,體驗著現在;展開現在,放下現在;念念清楚,事事分明。這就是「活在現在,佛在現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