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5 21:26:00果前
轉載-本來面目:「無心」思↑TOP
本來面目:「無心」思↑TOP
思考是探究、省察,以邏輯、推理的方式來分析事情。首先我們要知道思考本身不見得會引起煩惱。譬如一些佛、菩薩和祖師的塑像,特別是西藏密教的塑像,常有頭傾斜一邊,顯露出思考的模樣。不過,有目的的思考和無目的的思考是不同的。一般人思考時,心中懷有目的;有目的,就有目標,而有目標時,就有個自我想要達成那個目標。然而,菩薩在思考時,是沒有特定的目的;一個沒有自我中心的人,當他行事時,心中是沒有目的的。
菩薩的思惟是從「三昧」的禪定中生起的。在此定中,心是統一的,沒有自我。因為如果有我的意識,就表示有一個「自我」,與我所思惟的對象有別。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有兩個念頭:我和我所想的。有這兩個念頭,心是無法完全統一,也無法進入禪定之中。菩薩沒有自我中心,常住於定中,可以在沒有心理建構下行事。然而,這樣的思考是否能如一般的思考同樣地運作呢?當然可以,不過菩薩的思考是更廣闊、清澈,充滿了智慧。
學習無為的思惟
對佛和菩薩而言,思惟不是一定需要的。不過,當他們說法或度眾生時會思惟。大乘佛法認為佛陀有三身:法身、化身與報身。思惟對法身佛不是必要的,而應化眾生的化身佛卻一定會思惟。什麼樣的思惟呢?化身的佛在人間出現時,必定會用人的思考。不同的是,化身的佛和菩薩在行動時是沒有特定的對象,他們應現世間度化眾生時沒有自我存在;一般的凡夫,無論他們怎麼說、怎麼認為,總還有一個自我。
雖然我們大多數的人,還無法達到那樣的境界,可以沒有自我、不懷目的地運作,但知道有如此的境界,對我們仍是重要、有幫助的。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被得失吞噬,當自我與環境起了衝突,這個認知便格外重要。遇到這種情境時,要提醒自己「無為」(asaskta)的境界,也就是無所緣的境界,在這境界中,我們可以沒有自我中心,不懷目的地行事。即時我們一時間還不能做到,仍應當努力學習效法諸佛菩薩。每當我們與他人或與環境起了衝突,可以反觀自己是否被自我和「我」的目的所擒獲。如果我們能趣向無為的心態,這些衝突或許都可以解決。
「有為」(asaskta),是有所緣境,是有自我的。當有一個自我存在,我們所遇到的,都是六根摘取的對象(六塵),而這些對象是來自於我們的身體和身體所處的環境。既然這些對象是來自於物質界,那麼思惟能與物質脫離嗎?即使思考的是抽象的概念,我們仍需使用符號,而符號也是藉由物質現象塑造出來的。這也就是說,沒有物質做為憑藉,我們是無法思惟的。
不唯物也不唯心
如果說,有現象才有思惟,而且只有透過思惟才能達到精神領域,那我們將陷入唯物論,相信現象是真實的,但佛教經典沒有引導我們朝向唯物論的觀點。
《圓覺經》告訴我們,當我們的心對六塵反應時,思惟才會生起。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如果心不起作用,就不會感受到六塵。例如當你在無夢的沉睡中,有什麼存在於世界?可以說什麼都不存在。同樣的,當心全然昏昧,如陷入昏迷狀態時,什麼都不存在!因為心覺察不到任何東西。然而另一方面,當心全然明朗和極度敏銳時,對於物質世界也是無所覺知。因此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中─當心極度的明朗或極度的昏昧時─對物質世界是沒有覺知的;只有當心處於平常的狀態時,對於六塵和一般的物質才有所覺知。然而,當心在動時,當心對物質有所覺知時,物質才存在;當心沒有這樣的覺察時,現象不能說是存在的。這樣的推理演繹會導致一個觀點,而這觀點和唯物論是相反的。難道《圓覺經》是導向純唯心論嗎?
心只有在對現象反應時才起作用,這包括物質和心理現象。如果我們假設現象只有在被心體驗時存在,那麼現象和心都不是真實存在。因為如果現象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不會仰賴心的覺察,而如果心是真正的獨立存在,心的作用不會憑藉物質世界,因此我們既否定唯物論,也否定唯心論。
如果我們知道心是沒有實體的幻相,以虛幻的心追求佛果,將導致更多的幻相,就像是看到空中花一般,我們可能甚至更進一步,以為自己看到開花結果。但由虛幻的花朵所結成的果實,是不可能比花朵本身更真實、更具有實體。因此用一個自我、虛幻的心去探測深奧的佛果,是徒勞無功的。
無所求的修行
雖然有情眾生嚮往成佛,但如果以一個有自我中心的態度去修,是不可能達成的。要去掉這些態度並不容易,為了達到成果,修行者可能一時提起勇猛精進心,忍受莫名的痛苦,但要長時間堅持下去就很難了。到頭來,他們或許會明白修行不是那麼簡單,解脫煩惱也是不容易的,更不消說成佛了。實際上,有些人開始修行後,產生了更多的煩惱。有時候,他們可能會想:「我先停下來一段時間,等準備好了再來修行。」我遇過不少人,開始時非常努力地修行,但一段時間後就鬆懈下來,最後還是離開了修行之路。
以無所求的心來修行是最好的!愈是追求修行成果,愈是活在幻相中,而離見性也就愈遠了。我們應該保持安定平穩的態度,遵循佛陀的教導,不要去理會修行是否有進展,煩惱是否解脫了。沒有這些罣礙,煩惱自然會減少,而在不知不覺中進步。如果我們急於有所進展,那我們可能會失望,也可能會因幻相破滅,最後就放棄修行了。當我們能夠不懷目的、心無所求地思考,並能放下自我中心時,圓滿證悟與成佛是可能的。
菩薩的思惟是從「三昧」的禪定中生起的。在此定中,心是統一的,沒有自我。因為如果有我的意識,就表示有一個「自我」,與我所思惟的對象有別。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有兩個念頭:我和我所想的。有這兩個念頭,心是無法完全統一,也無法進入禪定之中。菩薩沒有自我中心,常住於定中,可以在沒有心理建構下行事。然而,這樣的思考是否能如一般的思考同樣地運作呢?當然可以,不過菩薩的思考是更廣闊、清澈,充滿了智慧。
學習無為的思惟
對佛和菩薩而言,思惟不是一定需要的。不過,當他們說法或度眾生時會思惟。大乘佛法認為佛陀有三身:法身、化身與報身。思惟對法身佛不是必要的,而應化眾生的化身佛卻一定會思惟。什麼樣的思惟呢?化身的佛在人間出現時,必定會用人的思考。不同的是,化身的佛和菩薩在行動時是沒有特定的對象,他們應現世間度化眾生時沒有自我存在;一般的凡夫,無論他們怎麼說、怎麼認為,總還有一個自我。
雖然我們大多數的人,還無法達到那樣的境界,可以沒有自我、不懷目的地運作,但知道有如此的境界,對我們仍是重要、有幫助的。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被得失吞噬,當自我與環境起了衝突,這個認知便格外重要。遇到這種情境時,要提醒自己「無為」(asaskta)的境界,也就是無所緣的境界,在這境界中,我們可以沒有自我中心,不懷目的地行事。即時我們一時間還不能做到,仍應當努力學習效法諸佛菩薩。每當我們與他人或與環境起了衝突,可以反觀自己是否被自我和「我」的目的所擒獲。如果我們能趣向無為的心態,這些衝突或許都可以解決。
「有為」(asaskta),是有所緣境,是有自我的。當有一個自我存在,我們所遇到的,都是六根摘取的對象(六塵),而這些對象是來自於我們的身體和身體所處的環境。既然這些對象是來自於物質界,那麼思惟能與物質脫離嗎?即使思考的是抽象的概念,我們仍需使用符號,而符號也是藉由物質現象塑造出來的。這也就是說,沒有物質做為憑藉,我們是無法思惟的。
不唯物也不唯心
如果說,有現象才有思惟,而且只有透過思惟才能達到精神領域,那我們將陷入唯物論,相信現象是真實的,但佛教經典沒有引導我們朝向唯物論的觀點。
《圓覺經》告訴我們,當我們的心對六塵反應時,思惟才會生起。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如果心不起作用,就不會感受到六塵。例如當你在無夢的沉睡中,有什麼存在於世界?可以說什麼都不存在。同樣的,當心全然昏昧,如陷入昏迷狀態時,什麼都不存在!因為心覺察不到任何東西。然而另一方面,當心全然明朗和極度敏銳時,對於物質世界也是無所覺知。因此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中─當心極度的明朗或極度的昏昧時─對物質世界是沒有覺知的;只有當心處於平常的狀態時,對於六塵和一般的物質才有所覺知。然而,當心在動時,當心對物質有所覺知時,物質才存在;當心沒有這樣的覺察時,現象不能說是存在的。這樣的推理演繹會導致一個觀點,而這觀點和唯物論是相反的。難道《圓覺經》是導向純唯心論嗎?
心只有在對現象反應時才起作用,這包括物質和心理現象。如果我們假設現象只有在被心體驗時存在,那麼現象和心都不是真實存在。因為如果現象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不會仰賴心的覺察,而如果心是真正的獨立存在,心的作用不會憑藉物質世界,因此我們既否定唯物論,也否定唯心論。
如果我們知道心是沒有實體的幻相,以虛幻的心追求佛果,將導致更多的幻相,就像是看到空中花一般,我們可能甚至更進一步,以為自己看到開花結果。但由虛幻的花朵所結成的果實,是不可能比花朵本身更真實、更具有實體。因此用一個自我、虛幻的心去探測深奧的佛果,是徒勞無功的。
無所求的修行
雖然有情眾生嚮往成佛,但如果以一個有自我中心的態度去修,是不可能達成的。要去掉這些態度並不容易,為了達到成果,修行者可能一時提起勇猛精進心,忍受莫名的痛苦,但要長時間堅持下去就很難了。到頭來,他們或許會明白修行不是那麼簡單,解脫煩惱也是不容易的,更不消說成佛了。實際上,有些人開始修行後,產生了更多的煩惱。有時候,他們可能會想:「我先停下來一段時間,等準備好了再來修行。」我遇過不少人,開始時非常努力地修行,但一段時間後就鬆懈下來,最後還是離開了修行之路。
以無所求的心來修行是最好的!愈是追求修行成果,愈是活在幻相中,而離見性也就愈遠了。我們應該保持安定平穩的態度,遵循佛陀的教導,不要去理會修行是否有進展,煩惱是否解脫了。沒有這些罣礙,煩惱自然會減少,而在不知不覺中進步。如果我們急於有所進展,那我們可能會失望,也可能會因幻相破滅,最後就放棄修行了。當我們能夠不懷目的、心無所求地思考,並能放下自我中心時,圓滿證悟與成佛是可能的。
上一篇:轉載-禪修之路:耕耘心田↑TOP
下一篇:轉載-永不絕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