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2 20:38:29果前

轉載-拈花微笑 文/聖嚴大師

拈花微笑

↑TOP

人生在世,結交朋友能得知己,任用屬下終成心腹,彼此共事而有默契,如此,凡事皆能心領而神會的話,一定可以得心應手,無往不利。生死不渝地互相信賴,非語言文字所能溝通;血淚交融的體驗,刻骨銘心的感受,亦非語文所能形容。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唯有過來人,才能夠體會這些無法透過語文來表達的心境和感受。

做父母的比較容易知道孩子們的需要,孩子們卻不容易知道父母的苦心;聖賢可理解一般大眾的苦難,而凡夫卻不知道聖賢的胸襟是什麼。中國古代的聖君賢相,洞察民間疾苦,只要有一人遇到不幸,就覺得是他們自己沒有盡到責任。而儒家「親親而仁民」的理論根據便在於此,對於自己的骨肉、自己的族類,如手足同體,如唇齒相依,如枝葉同根,共榮辱,同命運。這都是由於高瞻遠矚,體驗深切,方能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整體感。「自古聖賢都寂寞」,正因為普通人對他們的心胸莫測高深,故以為寂寞;其實他們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既與天下人同憂戚、共喜樂,怎麼會寂寞!

《維摩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文殊菩薩問維摩詰居士:「你害了什麼病,怎麼會害病的?」

維摩詰說:「一切眾生,從癡生愛,故生了病。眾生既害了病,所以我也害病;如果一切眾生的病痊癒了,我的病也就好了。為什麼呢?因為菩薩是為了眾生而入生死,如果眾生得離病苦,菩薩自然無病。」

諸佛菩薩,能與眾生的心相通,眾生卻無法知道諸佛菩薩究竟對眾生做了些什麼?唯有有了相等體驗的人們,始能互相了解,而且只要一揚眉、一瞬目等的小動作為暗示,就代表了全部的感受,完成了彼此的溝通。這便稱為「以心印心」,心與心相應了;否則,彼此無法對流,僅是單向通行罷了。

守一與守心

↑TOP

先講四祖道信禪師和五祖弘忍禪師之間的一段故事。

有一天,道信禪師在前往湖北省黃梅縣的途中,遇見一個小男孩,長得非常清秀奇拔,於是問他:「喂!你姓什麼?」小孩回答說:「假如有性的話,便不是常性。」老子《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小孩的意思是「性可性非常性」,也就是說,假如有性的話,這一定非常性。「常」是經常的意思,佛法則說:「實性無性。」這小孩居然答得出這種話,確實不簡單。

於是,道信禪師又問:「你究竟姓什麼?」小孩回答:「我是佛性。」道信禪師問他「姓」什麼?問的是家族的姓,小孩卻答非所問地說:「我是佛性。」那也等於是「道可道非常道,性可性非常性」。而什麼是「性」是「常」呢?只有「佛性」是常「性」,是永恆不變的空性。

道信禪師很訝異地又問:「你沒有自己的姓嗎?」小孩說:「性是空的。」後來,道信禪師就到小孩的家裡,向他父母乞這小孩出家,而小孩的父母也非常難得且很高興地將小孩送給道信禪師。於是,小孩也就成為道信禪師的弟子,法名弘忍。那時弘忍只有七歲,就跟隨了道信,一直到弘忍成年悟道為止。可見他們師徒倆,在一起生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而他倆的思想、禪法都很相似。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