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7 20:16:15果前

4488-云何為『行者之四禪八定』

標題:云何為『行者之四禪八定』

    眾所周知所謂行者』,通常指1修行佛法的人;(2居住佛寺但留著頭髮修行的人。如同《禪林象器箋》曰:「有髮而依止僧寺,稱為行者。」《釋氏要覽》曰:「經中多呼修行人為行者。」《觀無量壽經》曰:「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至於何為『行者之四禪八定』?茲依《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1. 以心繫心以心止心以心住如是策勤心寂止故即得心一境性。心一境故即成三摩地三摩呬多。由是現前得離生喜樂。由喜樂心故即能遠離罪不善法能成就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禪定法。

  2. 次復於諸尋伺悉無對礙於其喜樂不生味著。作無常觀已還從初禪定心漸次而起遠離尋伺有所著心即能成就無尋無伺定生喜樂二禪定法。

  3. 次復於樂觀苦作苦觀已即得捨行捨念行成。如聖所觀能正覺了妙樂現前即能成就離喜妙樂三禪定法。

  4. 次復於三禪定中作空觀已引四禪心。彼四禪中除去我我執離故苦樂悉斷。苦樂斷故如先所起悅意惱意亦悉捨離即能成就捨念清淨四禪定法。

  5. 次復於自身相與虛空相等作一解觀如是解脫故於一切處一切種類過諸色想及離障礙。由過色想離障礙故彼種種想悉無作意緣無邊虛空而為行相即能成就空無邊處定法。

  6. 次復於空無邊處俱時觀彼識無邊處而為行相即能成就識無邊處定法。

  7. 次復過彼識無邊處緣無所有處而為行相即能成就無所有處定法。

  8. 次復過彼無所有處緣非想非非想處而為行相即能成就非想非非想處定法。

    由此觀之,如是『八者』,即所謂四禪八定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禪定』者,禪為梵語禪那之略,譯曰思惟修。新譯曰靜慮。思惟修者思惟所對之境,而研習之義,靜慮者心體寂靜。能審慮之義。定者,為梵語三昧之譯,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即一心考物為禪,一境靜念為定也。故定之名寬,一切之息慮凝心名之,禪之名狹,定之一分也。蓋禪那之思惟審慮,自有定止寂靜之義,故得名為定,而三昧無思惟審慮之義,故得名為禪也。今總別合稱而謂之禪定。

    總而言之,修菩薩之行者,善能修習禪定,則萬緣俱息,定性現前,故獲此十種之利益:(1)安住儀式。菩薩習諸禪定必須整肅威儀,一遵法式而行之,即久,則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而無所勉強,是為安住儀式。(2)行慈境界。菩薩習諸禪定,常存慈愛之心,無傷殺之念,於諸眾生,悉使安穩,是為行慈境界。(3)無煩惱。菩薩習諸禪定,諸根寂靜,則貪瞋凝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是為無煩惱。(4)守護諸根。菩薩習諸禪定,定常當防衛眼等諸根,不為色等諸塵所動,是為守護諸根。(5)無食喜樂。菩薩習諸禪定,既得禪悅之味,以資道體,雖無飲食之奉,亦自然欣豫,是為無食喜樂。(6)遠離愛欲。菩薩修習禪定,寂默一心,不使散亂,則一切愛欲之境,悉無染著,是為遠離愛欲。(7)修禪不空。菩薩習諸禪定,雖獲諸禪之功德,證真空之理,然不墮於斷滅之空,是為修禪不空。(8)解脫魔罥。菩薩習諸禪定,則能遠離生死一切之魔網,悉皆不能纏縛,是為解脫魔罥。(9)安住佛境。菩薩習諸禪定,開發無量之智慧,通達甚深之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了,故心心寂滅,住持不動,是為安住佛境。(10)解脫成熟。菩薩習諸禪定,一切惑業,不能撓亂,行之既久,則無礙解脫,自然圓熟,是為解脫成熟。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5227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官網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