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1 21:32:46果前
轉載-本期專欄:五常(上)
本期專欄:五常(上)
五倫是組織,維繫五倫的是五常,就是常道。這個「常」就是中國人做人的道德標準,仁、義、禮、智、信。在佛法裡講就是五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行(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慧,不妄語是信。五戒、五常,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常是永遠不能失去的。
「仁」,是會意字,仁者愛人,要推己及人,想到我自己就要想到別人,我自己不願意做的就不可以叫別人做,愛人如愛自己,仁慈博愛,這叫仁。現在人可憐,不知道愛自己,更不會愛人!不知道守住自己的本善,這是不自愛。人不自愛,就不會愛人,自愛才會愛人,人懂得愛人就不會害人。愛人從愛父母、妻子、兒女、家親眷屬開始,慢慢再擴大,擴大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在佛法講,不但愛人,還要愛樹木花草、愛山河大地,對待萬物,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像天、地一樣沒有一絲毫私心,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平等的照顧一切眾生。現在的人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是愛心完全沒有了。人人有愛心,社會才會祥和,問題才能化解,衝突就沒有了。
夏商周時代稱為三王,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總共一千八百年。這一千八百年,用仁治國,稱為小康之治,還稱不上大同。從禹王傳位給他的兒子開始,(他的兒子太好了,天下都推崇他。)之後就變成家天下,傳位的時候都傳自己的兒孫。這些君王們都是用愛治天下,真正負責任,真正的履行仁道。
義是什麼?義者循理,無論何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合情、合理、合法,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則。「義」是盡義務,為一切眾生服務,不求果報,不求回報,不講權利。在什麼地位、什麼身分,應當做哪些事情,要把這個事情盡心盡力做好;處事待人接物循規蹈矩,利益眾生,不傷害眾生。這就叫義。有義走遍全世界,沒義就走不通。
中國自古以來教學是義務,束脩是學生對老師的供養,老師決定不會訂標準,有訂價那是生意買賣。教學是義務,這是師道。若訂價碼,貧窮人受教育的機會就沒有了。所以中國的師道是多麼值得尊敬。孔子教學,有教無類,對學生決定沒有分別,學生對老師的供養是隨意的,富有的多供養一點,貧窮的少供養一點,沒有也行。所以老師都很清貧,但是他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受到大眾普遍的尊敬。老師看到學生將來在社會上個個有成就,他也很安慰,他的心血沒有白費。
所以要講求義務,人人都能夠對社會、對大眾願意盡義務,不講求報酬,這個社會才真正有進步。報酬裡有偷工減料的,有偷懶、有欺騙的,義務裡頭沒有。
我們要給眾生做個講義、行義的好榜樣。幫助眾生的項目眾多,那要看我們是在什麼樣的地位,什麼樣的身分。或者是用財力,或者是用勞力,或者是用智慧,或者三個都用,盡心盡力,全心全力,為一切苦難眾生工作;幫助他解除苦難,離苦得樂。不要計較報酬,也不要計較工作環境。心裡存義,做出道義、仁義、情義、恩義的形象來幫助社會,廣度眾生,讓眾生回歸道義。
禮是生活規範,是社會秩序,禮是有節度的,不能夠超過也不能不及,也不能不到。儒家講的禮,是古聖先賢、祖宗傳下來的教誨。禮的本質(內在精神)就是恭敬、謙卑,表現在外的身口意(三業),自然就現出尊重恭敬別人的相,這就是禮。所以禮是以心為根本。古人講「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心有誠敬,外在身體自然表現出禮。禮之本——恭敬心,恭敬心是我們本性,是自性中的性德,本有的。學禮的目的就是恢復恭敬心,「禮者,敬而已矣」。
在佛教到中國來之前,中國古聖先賢把禮敬擺在第一條,謙卑是基礎,沒有謙卑什麼都不能建立。所以從謙卑開始奠定基礎,然後學敬愛別人,從內心真正敬愛、尊重、關懷、照顧、幫助眾生。《曲禮》第一句就講「毋不敬」;在佛法講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所以禮敬要遍法界虛空界,就如普賢菩薩「禮敬諸佛」一樣的謙卑恭敬。對一切人、事、物都不能夠失禮、失敬,這是成佛成聖賢的大根大本。中國聖人跟佛菩薩的觀點一樣,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沒有驕傲,沒有別人不如我的想法,只要有人請教,無論是什麼身分的人,上自國王大臣,下至販夫走卒,他們都親切教導。可見聖賢們平等的恭敬心。
(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