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5 14:05:44果前
轉載-: 「普」濟苦難,「度」化眾生
標題 : 「普」濟苦難,「度」化眾生時序進入農曆七月,臺灣民間習俗稱為「鬼門開」,認為諸事不宜,即使嫁娶、搬家、開業,甚至生病動手術,都要避開這段時間。然而就佛教而言,農曆七月不是「鬼月」,是「歡喜月」、「孝親月」更是「吉祥月」——佛陀時代,僧團日日赤腳行走托缽,在當時的印度,農曆四月已入夏,高溫濡溼的氣候蚊蟲滋生;為避免僧眾外出行走誤踩蟲蟻、誤傷生命,或遭毒蟲叮咬,佛陀調整僧團作息——每年四月十五日起,比丘們無需外出托缽,共聚精進潛修,由在家居士供養三個月,謂之「結夏安居」。這段期間,眾比丘們精進共修,身、口、意清淨,直至七月十五日結夏安居圓滿,展現修學成果。佛陀見大家道業增長,能夠開始傳法,非常歡喜,因此稱為「歡喜月」、「吉祥月」。凡夫迷茫、多欲多求,遂衍生出諸多偏差方法以「求心安」——焚燒紙錢祭鬼神、為了「普度」殺害生靈……鬼神真的需要人間提供物質獻祭嗎?舊時代生活窮困,逢年過節才有大魚大肉可食,人們因而藉祭祀之名滿足口腹之欲;現代社會生活富足、民智已開,實不應再因此殺生。中元節「盂蘭盆會」的由來,意即為「救倒懸」——救拔地獄眾生脫離無量苦痛、免於折磨。但今日人們殺生祭祀,非但無法「救倒懸」,還陷牲畜於倒懸之苦;為了求福反而造業,實在本末倒置。真正的「普度」,應是「普」濟苦難,「度」化眾生;將愛護眾生的慈悲心念,「普」及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接引、「度」化眾生從苦難到平安、從飢餓到溫飽,撫平心靈惶恐與憂傷。四十多年來,慈濟不斷提倡「七月吉祥月」,宣導要正信而不迷信;近年來更呼籲大眾為了環保,不要再燒紙錢污染空氣;為了護生,莫宰殺生靈來祭祀鬼神。發揮無私大愛,真心為人間付出,種下好因,所結的都是好緣。這樣的智慧人生,充滿光明和正氣;心正、念正,則邪不侵。
上一篇:轉載- 提升信仰品質:七月吉祥
下一篇:轉載-標題 : 淨土先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