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6 19:25:29果前
轉載-煩惱即菩提
煩惱即菩提
此句出自《六祖壇經》。在《六祖壇經》中,六祖惠能將這句話做了衍申:「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大意是,前念如果執著境界,對所面臨的環境產生好或壞、有或無等等反應,那就是煩惱;如果念頭一轉,下一念離開前念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執著、計較,這就是智慧。
菩提是覺悟、開悟、智慧之意。乍聽之下,似乎離開煩惱就可得到菩提;其實,煩惱和菩提並無不同。這些都是心的作用。如果心中有計較的念頭,那就是煩惱;如果心中沒有計較的念頭,但仍照樣活動、照樣起作用,這就是菩提。
在平常生活中,這種情形太多了。有人要克服困難,結果困難更多;有人要打倒敵人,結果製造更多敵人;有人要追求歡樂,結果歡樂離自己越來越遠。那都是因為不明白不論苦難也好、敵人也好、幸福也好,都未離開自己的念頭。自己的念頭如果自私、狹隘,就把自己困住了。
所以,我經常勸煩惱中人一句話:「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如果前面有一座山橫阻著,非撞山不可嗎?爬過山、繞過山要比撞山好多了。當然,你可以鑿一條隧道穿過去,但若僅為你個人通過,用這種方式並不符合效益。
聰明人自己找路走,不會非得如何不可、非達到什麼目的不可。我也常說,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非你不可,也沒有一件事是非我不可。但能讓你去努力的,就應該去努力;應該讓我走過的,就應該走過去。
因此,有智慧的人,隨時隨地過得輕鬆自在;有智慧的人,即使強敵當前也不會感到恐懼。有力量戰鬥就勇往直前,如果被逼到死路,不戰也得死,此時智者既不會恐懼,也不會煩惱;因為,既然非死不可的時候到了,恐懼也沒有用。
這裡有兩個重點。第一,世界上沒有一定不得了的事;第二,世界上沒有非我不可、非你不可的事。然而,既然人還在世界上,就要盡現在已有的責任,運用眼前一切資源來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就是智者,既不逃避,也不逞強。
圖: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原生植物-百合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佛教入門 」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山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非經彼授權,不得轉載。
此句出自《六祖壇經》。在《六祖壇經》中,六祖惠能將這句話做了衍申:「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大意是,前念如果執著境界,對所面臨的環境產生好或壞、有或無等等反應,那就是煩惱;如果念頭一轉,下一念離開前念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執著、計較,這就是智慧。
菩提是覺悟、開悟、智慧之意。乍聽之下,似乎離開煩惱就可得到菩提;其實,煩惱和菩提並無不同。這些都是心的作用。如果心中有計較的念頭,那就是煩惱;如果心中沒有計較的念頭,但仍照樣活動、照樣起作用,這就是菩提。
在平常生活中,這種情形太多了。有人要克服困難,結果困難更多;有人要打倒敵人,結果製造更多敵人;有人要追求歡樂,結果歡樂離自己越來越遠。那都是因為不明白不論苦難也好、敵人也好、幸福也好,都未離開自己的念頭。自己的念頭如果自私、狹隘,就把自己困住了。
所以,我經常勸煩惱中人一句話:「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如果前面有一座山橫阻著,非撞山不可嗎?爬過山、繞過山要比撞山好多了。當然,你可以鑿一條隧道穿過去,但若僅為你個人通過,用這種方式並不符合效益。
聰明人自己找路走,不會非得如何不可、非達到什麼目的不可。我也常說,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非你不可,也沒有一件事是非我不可。但能讓你去努力的,就應該去努力;應該讓我走過的,就應該走過去。
因此,有智慧的人,隨時隨地過得輕鬆自在;有智慧的人,即使強敵當前也不會感到恐懼。有力量戰鬥就勇往直前,如果被逼到死路,不戰也得死,此時智者既不會恐懼,也不會煩惱;因為,既然非死不可的時候到了,恐懼也沒有用。
這裡有兩個重點。第一,世界上沒有一定不得了的事;第二,世界上沒有非我不可、非你不可的事。然而,既然人還在世界上,就要盡現在已有的責任,運用眼前一切資源來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就是智者,既不逃避,也不逞強。
圖: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原生植物-百合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佛教入門 」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山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非經彼授權,不得轉載。
上一篇:轉載-唯心-(二)現象論的心
下一篇:轉載-禪、禪修和神祕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