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2 16:30:41果前

2116-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十事心無所舍』

標題: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十事心無所舍』

眾所周知:『菩薩摩訶薩』者,具名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菩提薩埵作道眾生,新譯曰覺有情。摩訶薩埵作大眾生,新譯曰大有情。求道果之眾生,故雲道眾生,求道果者通于聲聞緣覺,故為簡別於彼,更曰大眾生也。又菩薩有中高下之諸位,但為示地上之菩薩,更曰摩訶薩。如同《佛地論》曰:「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取大故,須複說摩訶薩言。(中略)此通諸位,今取地上諸大菩薩,是故複說摩訶薩言。」《法華嘉祥疏》曰:「摩訶薩埵者,摩訶雲大。十地論雲:大有三種。願大行大度眾生大。薩埵雲眾生,即大眾生也。(中略)摩訶薩者簡異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眾生。」至於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十事心無所舍』?依《度世品經》開示:菩薩有『十事』心無所舍。何謂為十?
(一) 逮成諸佛最正覺道,故曰不舍。
(二) 教化眾生使從法律,無所遺棄隨諸佛教。
(三) 不廢訓誨,從諸善友,依附自歸而不違遠。
(四) 普詣佛國,稽首跪拜如來至真,不舍禮節。
(五) 常求一切功勳之法,不舍大乘。
(六) 敢值佛世,淨修梵行。
(七) 奉護禁戒,終不毀犯。
(八) 隨諸菩薩勤修道業,不以懈廢。
(九) 慕求如來訓誨之義,隨時執持,諮受不忘。
(十) 習諸菩薩本所行願,皆念思惟,通諸佛教。
由此觀之,如是『十事』,即為菩薩十事心無所舍,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心』者,阿賴耶識之別名。心有積集,集起二義。阿賴耶識為集諸法種子又生起諸法者,故名曰心。如同《唯識論》曰:「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述記》曰:「梵雲質多,此名心也。即積集義,是心義,集起義,是心義。以能集生多種子故,說此識以為心。」又『舍』者,善心所之一,內心平等而無執著,名為舍。簡別於受蘊中之舍受,名為行舍,行蘊所攝故也。如同《俱舍論》曰:「心平等性,無警覺性,說名為舍。」《大乘義章》曰:「內心平等,名之為舍。」同曰:「亡懷稱舍,心無存著故曰亡懷。」又『舍』有兩義:(1)舍施之義,如財施法施是;(2)捨棄之義,如捨棄三毒煩惱,或捨棄怨親之心而一視同仁是。
總而言之,吾等學佛修道者,若想證得『歡喜地』以上菩薩摩訶薩之果位,就時間而言,至少須歷經『一大阿僧祇劫』,就事功而言,須悲智雙運、福慧雙修至如同『十一、十二』之月亮,將圓未圓(因八地以上菩薩摩訶薩為『十三、十四』之月亮,而佛陀之福慧圓滿如『十五』之明月),確屬不易做到。尤其身處『五濁惡世』之娑婆世界,障道因緣特多,更是如『天方夜譚』般難上加難。是故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選擇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之『念佛法門』,一門深入地修行,只要能臨命終時,自知時至,身無痛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蒙受 阿彌陀佛及清淨海會聖眾,手持『九品蓮花』來接引,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能證得如同『初地(歡喜地)』以上菩薩摩訶薩果位,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直至成就『佛道』為止。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http://blog.1-apple.com.tw/famscl/
http://blog.yebi.com.tw/blog/famscl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http://tw.club.yahoo.com/clubs/famscl/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http://groups.msn.com/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