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0 14:57:49果前

轉載-金援外交不如金援內政

金援外交不如金援內政



哥斯大黎加日前宣布與我國斷交,使得我邦交國數又從二十五國恢復為二十四國,再度成為「金援外交」挫敗之例,並恐會有骨牌效應,使台灣真正成為外交凱子國。

自從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以經貿援助方式去維繫及建立邦交國,是突破中國封鎖台灣外交環境的唯一且有效的方式,但這是在中國本身無法金援他國的前提下,我們只要對邦交國提供基本的經貿援助,就可穩固邦交關係。

但是,近幾年來大陸經貿的快速發展,經濟成長率遠遠超越台灣,已從無法自給自足的國家,翻轉成亞洲的經濟暴發戶,也開始學習台灣援助他國的方式,由經貿援助改為直接金錢援助,於是兩岸就開始展開一場「凱子外交」的對抗。

這幾年來,這些邦交國洞悉兩岸以此做為外交競賽的模式,便以斷交或建交,做為要脅與談判的籌碼,予取予求,台灣的執政者迫於欲維繫或擴充帳面數字,來突顯自己的外交政績,不顧本身的經濟能力與效益,以散財童子的方式任由這些邦交國漫天喊價,直到錢財散盡難以負擔,被人棄之不顧時,方才知道自己只是被人當作冤大頭的凱子而已。

哥國總統在日前竟然表示:台灣怎能一年只用二千萬美元,來幫助全世界最窮的國家,如果要幫忙就一年給他們二億美元。如此獅子張口、需求無度的態度,不知對在台灣那些繳不起營養午餐費及學費的學童而言,是情何以堪?二千萬美元約六億六千萬元新台幣,若是把這些經費轉為補助台灣需要幫助的家庭,可能就不會有人再燒炭自殺了!

在兩岸經貿發展一長一消的情勢下,台灣已無法維持以往經濟四小龍的優勢,同時在大陸逐漸走向資產制度,並以強大的經濟優勢扭轉以往迫害人權的國際觀感,台灣想憑藉以往的金援外交策略和大陸競爭,已是難上加難。

因而,執政者必須重新思考以金援外交來保有外交政績、捍衛自己政權是否合算。尤其,在台灣近年來經濟困頓下,政府赤字預算逐年上升,已成為舉債度日、債留下一代的總預算時,有必要再花大把鈔票去做沒有實質意義的凱子外交嗎?與其對外人慷慨解囊卻又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不如把這些經費留給國內有需要的弱勢人民。

以二千萬美元金援一個邦交國,卻不被看在眼裡,拿了也不領情,我們實在不應浪費這些錢。想一想,國內有多少百姓急需這些錢來過活,政府竟然寧願對外人錦上添花,卻不願對國人雪中送炭,對生活在困頓的國人,豈是無奈而已。

在民進黨在野之時,對國民黨的金援外交政策嚴加批評,但曾幾何時,輪到民進黨執政時,卻依然執行他們原本所批評的政策,這之間有何奧妙之處值得推敲與思量。

對國人而言,多一個外交國和少一個外交國,對台灣的國際地位並無實質上的意義;但是,就經費預算的支出來講,或許少一個金援外交國反而可以有更多的經費去金援內政,對人民而言,其實是件好事。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