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6 20:08:25果前

转載-標題 : 愚迷vs.智慧

標題 : 愚迷vs.智慧

凡夫總是貪求眼前一時的快樂,「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為所欲為,再由外境牽
引內心,自造很多的煩惱。

現今全球已逾60多億人口,每一刻不知要消耗多少糧食,除了享用五穀雜糧之外,為
了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欲,還要吃遍動物的生命。

在社會環境中,形形色色的誘因,引發更多的財欲、利欲、名欲、色欲等等,不只亂
了人心,也擾亂家庭、社會秩序。

人心就像一畝田地,播下什麼種子,就長出什麼果實,所以我們要時時注意什麼念頭
住進心裡。

報紙曾報導,16歲少年與12歲女孩,經由網路交友認識交往,沒多久女孩就與少年同
居。儘管雙方家長都反對,也不敢用太過激烈的手段,要他們回歸各自的家庭。後來
女方家長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就告上法院,不料女孩還強調是自願與少年在一
起,要求父母成全。

一對未成年的孩子,如何經營婚姻與家庭?如何教育下一代?這已經成為現在社會的
問題。譬如那兩對父母也很苦惱,受理報案的警方也不知如何處理。這種愚迷的煩
惱,有時會貪小失大,以致苦果不斷。

佛經中有則寓言──有對生活貧困的夫妻,經常為了三餐煩惱。有一回得了三個餅,夫
妻倆很高興地一人吃了一塊餅;接著就為了剩下的一塊而爭執,互不相讓。

先生想了一個辦法:「我們開始禁語,誰都不能說話,先說話的就輸,贏的人就可以
吃餅。」

有個小偷悄悄地走進家裡,看到夫妻倆對坐不說話,沒有任何反應,就更加大膽搬東
西;又看到這位太太頗具姿色,就想要非禮她,這時先生還是保持沉默,太太心急地
說:「這個人想要侮辱我,你沒看到嗎?」先生開口就說:「哈哈!餅是我的了。」

這對愚夫愚婦為了貪一塊餅,不顧大事。佛陀以此為譬喻,世間凡夫愚癡貪欲,只為
了小小的利欲,失去自我慧命,這就是愚人。

有些人欲念心重,什麼都想據為己有,貪名、為權、貪利…,求不到苦不堪言,求到了
又深怕失去,這不啻是為自己招致煩惱嗎?

我們要時時顧好自己的心田,清除心地煩惱,貪欲與善願的念頭要分明,貪欲不讓它
生起,善願的心念一萌芽,就要趕快讓它增長,去惡行善,如此才能自在人生。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