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8 20:26:51司空若夢
【著迷二】
熱度持續,為了Yuri On Ice! 像是2018在南韓舉行的冬奧男單花滑會在2月16和17日舉行啦,花式滑冰的6個高難度跳躍啦,Johnny Weir表演用的花滑啦(睡冰真讚),Shoma Uno (日本) 和Nathan Chen(美國)花滑新生代的表現啦,統統成了近日興趣所指。除此以外,該劇相關的同人文,漫畫(清水的/有肉的),解析文也看了一堆,Youtube 視頻更搜了不少,這般瘋魔(指花費時間)就差沒實際上的金戈戈支持了。估計等咱哪天拖著一把老骨頭跑去小日本掃貨,怕就是病入膏肓了啦!(T_T)
個人一向認為,動畫是一種純粹“創造”的藝術。比起繪畫,它多了聲音;比起音樂,它多了畫面;比起歌曲,它不用接收信息的人的自我代入或轉化;比起電影,它沒有演員本身的真實存在;比起戲劇,它不存在不同場次演出的可能性差異;所以我喜愛動畫,尤其是製作團隊很認真對待不以迎合某類市場而氾濫的作品。試想一下,動畫是一個團隊從構思故事情節,到圖像人物設定都是“無中生有”的。再讓科技輔助讓它“有聲音和動起來”。隨後涉及“人”的加入就唯有給人物角色的配音。也就是說在整個創造的過程裡,能利用的“現成”材料和後續受信人/觀眾/聽眾本身要消耗的“轉化力”都很少,所以才說它“純粹”。也許不久之後的多樣電子合成聲音面世(PS. 這個咱挺疑惑在有生之年能否看到它面世!畢竟現在日本的聲優在技巧跟融入角色感情配置上超厲害滴!) 連配音也省了的話,就可說是100%的“2次元兼具所有感官的純粹藝術創作”。
話題回到Yuri On Ice, 網絡上有一篇分析文***做得很好。作者把兩個花滑選手之間的關係定性成“靈魂伴侶”,真高妙也!恐怕現實生活中的夫妻伴侶也沒多少能達到此種境界!再然後作者從心理層面解析崇拜,愛戀,互動,追夢,學習,粉絲和偶像,角色間透露出的人際關係等等,這部動畫都做得非常細膩。其中,作者說:小孩子如果不曾在雙親給予滿滿愛的家庭里長大的話,在他/她的成長過程裡得要先學會愛與被愛。對於這個說法,有時我會覺得世上有些人也許天生就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寂寞,所以誤以為有人陪伴能驅除一些。然後呢,發覺另一處的風景更加美好,便再重複著追尋。咱看到這種,首先是佩服,隨之是覺得累。嘛!愛啊!真是個很深奧的人生習題!
***請參考:Yuri on ice 解析文
上一篇:【著迷】
下一篇:【生命/生活方程式之二十五】
補兩張喜愛的劇照,咱真是被這個心形嘴巴的Victor萌呆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