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當屈原遇上耶利米......」
[ 好文轉載 ]
端午節:「當屈原遇上耶利米......」
📖 《聖經》 耶利米書 31:25
疲乏的人,我使他飽飫;愁煩的人,我使他知足。
每逢端午,大家一般以吃粽子的方式來過節,以此方式來紀念屈原。屈原生長在周朝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歷史上受到好評的忠臣。有個比他早了幾百年出生的人,是一位先知,名叫“ 耶利米 ”,這兩個人實在有太多的相同之處,更有不一樣的地方,一起分享如下。
首先,他們都事奉着 “ 不聽勸 ” 的君王。屈原事奉着楚國的楚懷王,耶利米曾是約雅敬王的臣民。他們的君王都不怎麼聽得進他俩 “ 忠言逆耳 ” 的話。
其次,他們對其君主都很忠心。他們的意見都得不到君主和人民的重視,但基于對家國的熱愛,他們却總是大聲疾呼正義之詞。
最後,他們都有偉大的悲情文學作品。屈原的《離騷》,耶利米的《耶利米哀歌》,都深深影嚮着後世。前者是重要的中國文學古籍,後者被收錄在基督教偉大的《聖經》舊約之中。
雖然這兩个人雖有相同境遇,但面對人生的態度和選擇却是不一樣的。屈原跳進汨羅江選擇自殺,耶利米却仍然活下去。
屈原以死來表明他的絕望和心意;耶利米却哭泣着告訴百姓,將來國度會重建。屈原死了,讓人們更加失去希望;而耶利米却活着,不斷地告色訴他們要信靠上帝的話。屈原失去希望,因為他的眼前看到的是黑暗;耶利米却滿懷光明,因他注目着上帝的大能。
✎為什麼有不同的结局?
因為耶利米的信仰給了他安慰與盼望。絕望雖然來自人,希望却來自上帝。
耶利米目睹了國家的興衰,見證了猶大國被巴比倫消滅和人們被擄到巴比倫的不幸。但他因着有對上帝的信心和盼望,帶着使命感繼續為上帝而活。
📖 疲乏的人,我使他飽飫(吃飽的意思);愁煩的人,我使他知足。(耶利米書31:25) 這是先知耶利米說的話,其實是上帝藉先知耶利米來提醒世人:雖然在不安中的環境中,上帝會讓信靠祂的人得到真正的安慰和平安。
當我們遭遇逆境時,你會選擇成為“ 屈原 ”,還是成為“ 耶利米 ”?當環境讓我們失望時,我們是像屈原那樣從 “ 失望轉為绝望 ”,還是像耶利米那樣 “ 失望卻有盼望 ”?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擁有耶利米的那份信仰!
端午節,一個值得紀念的節日,我們可以一起吃粽子,了解一下屈原的故事,但更加重要的是,還要學習耶利米那種信靠真 神上帝、為上帝而活、不輕言放棄的信心。
上一篇:Pˋ先生的故事及之後的巧遇
你以為錯過的是遺憾,其實可能是躲過了一劫,別貪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擁有,也別灰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沒有,所願所不願,不如心甘情願,所得所不得,不如心安理得。http://www.tadaris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