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2 20:54:53犬儒汪汪

唱國歌變成聽國歌

如果你休假中,想起學生時代的降旗典禮,一群一群被夕陽點亮的小臉蛋,不時透露出想溜回家的眼睛,背著書包不停扭動身影,嘴裡嘟嚷著「什麼時候才放學呀?」啊......真是令人懷念,回母校看看好了!走到學校,你才發現學校早就沒有降旗,「那看升旗好了!」你心裡這麼想。

隔天起個大早,透過低矮而茂密的圍牆,看著各班拖著長長的隊伍依序就位,司儀一聲令下「唱國歌」,你會看到有的學生低頭睡覺;有的則雙眼無神,左右掃視;有的站著三七步,嘴巴不停跟身邊的麻吉聊天;還有的連聽都懶得聽,蹲下身,慢條斯理綁起鞋帶來,似乎升旗與他無干,只想趕快結束。

唱國歌變成「聽國歌」,不!是聽國歌演奏,沒幾個人唱。

看到這一幕,你百感交集,忍不住罵了幾句:「這學校怎麼教的,老師是死光了嗎?怎麼教出這副德行。」先別急,讓我解釋,學生不唱國歌,不完全是學校、老師的錯,箭頭應該往上指才對。

首先,「國歌」,是哪一「國」的國歌?這點弄不好馬上變成政治問題,可不是小小的老師能應付的,處理不當馬上引爆地雷,成為眾矢之的。只是我們的總統某一次出訪後,回國後性情大變,呼籲大家要唱國歌,而副總統每次國慶都不唱,真不知道誰比較大?再說五院中,有一位不承認中華民國的考試院院長,他也不唱國歌,怎麼不先管管他,而管我們這些沒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未成年學生呢?

再者,學生不是不唱國歌,而是不懂得歌詞的意思,教改前,國歌歌詞是國中國文課文,每個學生都學過這段:「國歌歌詞是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軍官學校開學典禮中,對該校師生勗勉之訓詞。」歌詞內容是文言文,言簡意賅,一韻到底。

教改後,國歌歌詞這課被刪掉了,國小也沒教,所以我們這七屆的學生,他們的成長歷程中從來就沒有學過國歌歌詞,不知教育部疏失還是故意,以為學生天生就該懂國歌的文言文,還是他們引用課程學者古德拉「內隱課程」的理論,故意不教,這點教育部勢必要說清楚。

好吧!師長總得以身作則,自己大聲唱,順便糾正不唱而且態度隨便的同學,總可以吧!

有老師試著糾正唱國歌低頭睡覺的學生,學生反咬:「有嗎?你有看到我睡覺嗎?我是在沉思,你搞清楚!」態度散漫的學生說:「老師你說唱國歌時不准講話,現在你講話,這不是自打嘴巴?(指在唱國歌時老師糾正他)」

看到這麼不受教的學生,老師一時怒火攻心,準備教訓這麼沒禮貌的學生,可是念頭一轉,想起衝動的下場,很可能隔天被水果日報的聳動標題公審:「不唱國歌,罰生示眾唱歌」、「學者:民主時代,不應強迫唱國歌」、「教長:中華民國已不存在,國歌無定位」、「綠委:彷彿回到戒嚴,師應記大過」、「教局:師行為過當,應以規勸代替責罰」、「師強辯不認錯,唱國歌有什麼錯。」

一想到如此,不禁打了一身寒顫,算了,算了,這年頭自保比較重要,何必惹禍上身,誰還管你唱不唱國歌。

所以一幕幕升旗「聽國歌」的景象在校園出現,也就不足為奇,反正民主時代嘛!就是隨我的意才是民主,至於「愛國教育」,那是上個世代的事,已經被隨手丟入洪流,理都不理了。君不見課文中「文天祥從容就義」、「與荷蘭守將書」、「與妻訣別書」,這些有關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愛國思想的課文一個個消失不見,但是,缺了「愛國教育」的課程能算完整的教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