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 18:47:15多面向呈現

工作的美學

前陣子朋友送了我一幅對聯,上面的字寫得很漂亮,於是我特地把它裱起來,交代同仁找個適合的地方掛。完成後,同仁請我去看,我一眼望去,當場就非常詫異,因為對聯下的牆面很髒。本來還沒有那麼引人注意,多了這幅對聯後,反而想忽略都不行了。我立刻把選的人、掛的人都叫來,問他們:「你覺得這裡髒不髒?」「髒啊。」我再問:「那為什麼要掛在這裡?」大家面面相覷,沒有人講得出答案。

於是我要求同仁重新粉刷。好了以後,我再去看,這次更驚訝:這面牆剛好屬於一座牆柱的其中一面,這一面刷好了,另外3面還是原樣。所以我又問同仁:「4面中只有1面乾淨,這樣可以嗎?」事實上,在突兀的新舊對比下,其他3面牆馬上顯得更髒、更難看。

結論是,這件事讓我們上了兩堂課。第一,美的事物要找對環境才能凸顯;另外,它的附近也不能忽視,這樣的美才能完整。最後,為了這幅對聯,我們把周圍的牆面全都粉刷了一次。

工作美學,從生活美感出發

工作中的美學,其實應該從生活開始培養。如果生活中不在乎,當然不可能獨獨在工作上重視。

像我自己有時候會買些切花回家布置,有些人看見會說:「放幾天就枯了,浪費錢。」這是台灣人的實際,但是太實際就會失去美感,而服務,是要讓人感受到舒適和美的,這種sense不從日常點滴中累積,很難建立。到最後就會變成:在漂亮的地方,固然你還可以感受到「這好漂亮」,但是不美的地方,你就看不出來,既發現不到也無法要求,就沒辦法做美學的改善。

當每個人對美都不夠敏感,最終結果,就是大環境淪為粗糙。我很喜歡看一個日本美食節目,主持人經常在移動的巴士上介紹景點。有一次這個節目到台灣出外景,我看完後卻非常難過,因為只要一上車,畫面就開始顛簸,不用看到地面,已足以讓人強烈感到台灣馬路平整度和日本的對照。為什麼滿街都是凸起的人孔蓋,卻始終沒有人深究?因為我們習慣了,也接受了,連帶地,台灣的路也就永遠都不平。

舉另一個例子來說,前陣子我去參加一家酒店開幕,當天現場到處都擺滿了花籃。一個星期後,剛好朋友請我去那裡吃飯,我到了馬上傻眼:所有花籃都還在原來的位置。既然開幕日已經過了,做為一個高級酒店,這些花就應該撤掉,或放在客人看不見的地方,不應該因為沒地方擺,就原封不動。

同樣的現象,在其他地方也經常看到,比如說聖誕節過了,擺飾還繼續掛在店面上。乍看之下,「東西還沒壞、花還沒謝,多放幾天沒關係啊」,但這種「實用主義」跟「不講究」,就會導致營造美感的不精確。對服務業來說,這是真正的「不合時宜」,可是大家卻覺得沒關係。

用「減法」讓環境、工作更美

花錢買好看的東西、獨特的設計,這是現在很多人對「購買」跟「消費」美感普遍的理解,可是若不懂得從生活中體驗跟思考,對美的詮釋就只能停在某個層次,這對服務業來說,是發展競爭力很大的缺憾。

像很多觀光景點,真正讓它更美的工程應該是「減法」,把不要的電線桿、招牌拿掉,還原最初的面貌,但我們卻只知道用「加法」,拼命愈蓋愈多,好像這樣才算用心、才有做事,實際上卻是對美更大的破壞。然後,大家繼續生活在一個「愈來愈不美」的環境裡,要談工作的美學就更是奢求了。

從有形的美繼續延伸,還可以談到另一種無形的工作美學。我認為,個人能夠以一種優雅的狀態工作,能力得到充分發揮;企業集中心力在核心事業上,做到極致,這才叫美。可是很多台灣企業的思維,還是在不斷追逐更多的生產、更快的擴張、更高的速度,沒有焦點和重心,到頭來浪費很多力氣,每個人都累得半死,卻不見得達到預期。

不斷消耗自己的環境、精力和人才,這些都是「不美」的行為。先從涵養生活中的美感開始,再涵括到工作的美學,這樣從個人、企業到社會,才會創造出美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