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30 19:54:54樂水
解決澳門成為文化沙漠的一點想法
去過中國內地的不少人都發現,除了毅力之外,澳門學生連人文知識和思想都和中國內地的學生差一大截。我的發現是,澳門學生大部分說不出十五個外國作家文字,更遑論詩人哲學家的名字了。至於作家的小說、詩人的詩作、哲學家精密的思想,他們更是無法理解。澳門之所以被稱為文人沙漠,缺少人文思想是罪魁禍首之一──這使澳門學生短視,無知,安於逸樂,不理解智慧,甚至取笑偉人,以自己無知自豪等等。
澳門和中國的教育制度可能是使人文智慧水平拉開的原因之一。中國的教育嚴厲殘忍,功課把每天的時間安排得密密麻麻,而澳門卻相對輕鬆多了──至少沒有競爭高中入學的全市級的會考。但我以為,使其分差如此厲害的原因是:澳門的書洛陽紙貴。
每次我走進堪稱澳門最大的書店──文化廣場時,我便納悶這文化廣場到底有多少文化。當頭一棒是遍地的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烹飪書、熱賣書籍,而名著、哲學、卡爾維諾之類真正的精神食糧卻像小偷一樣躲在書店的深處的幾個小得可憐的櫃中。這兩年我經常有去文化廣場,卻發現那些真正的價值的書還是那幾本,幾乎沒有新書,所以我判斷這有文化的文化廣場根本沒有引入新的文化。
另一家書店,宏達書店,可說是沙漠中的一點綠洲。這是間無論裝潢還是藏書都比文化廣場好的書店,在近兩年開張,裡面的書就不少而且更新要比文化廣場快。我能看到有些青年人在購流行物品時也會順道下去看看,弄弄。一切影響都是耳濡目染的──當他他接觸這些精神時,自然而然地會被其吸引,漸漸地對真正的知識有了興趣,產生了想買的欲望。如果買了又讀了,提升了人文素質就不會是難事。然而,看看書的價值連城,誰又願意去買?
書都是台灣書,上面標的是在台灣賣的價格。按照台幣和澳幣的比率約是四比一左右,但澳門書店竟黑心地把比率抬高到三比一。一本書在台灣賣一百元,即是澳幣二十五元,而澳門書店卻要賣三十三元,更不談台灣書店有不少折扣活動了。精明的澳門人一向不願吃虧,在拱北購物時連兩元都要殺價的,那麼,計算過澳門的賣價之後,還要買嗎?書的價格正是血腥大,我的樣子就是蒙克的「吶喊」。高價把不少願意看書的人都嚇走了,以我為例,看到一本在台灣買只要七十五元的書在澳門的血盆大口中喊出一百元,心裡就不捨得買,認為那二十五元是白花了。於是產生不少書放在一邊,無人認購。社會沒有讓社會的資源產生最大化的效率和效益。
真正有心讀書,而不是一時意氣的,就會轉向去拱北買書和圖書館借。圖書館藏書小得可憐,連內地的小書店都比不上。在普通情況下,不少人選舉去拱北買書。但這篇文章重點不是談購書方式,而是如何使澳門人的人文質素提升,即是如何去吸引沒有接觸過書的人嘗試去碰它。他們不會像愛書之人會前仆後繼地尋找一本書,所以圖書館和上拱北買書對他們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也因此,我們要找一種方法讓他們能在身邊接觸到書,或者能吸引他們去翻翻書。人文環境絕對是最大原因:在一個都愛讀書和討論書的地方裡,沒有人會不看書。但是澳門沒有這個優越的環境,反而是……一片文化沙漠。化沙漠為綠洲,除了冒著風沙種樹之外,別無他法。冒著風沙需要極大的力量,政府之力不能少,種樹就是種更多又有數量又有質量的書店和圖書館,並且降低書的價格,讓精神食糧書本較易獲得。
中國就享有這樣的優勢。即使書店中不少乃課本輔導和流行讀物,但如此巨型的書城中,各種書琳瑯滿目,價格又低,使不少學生在放學時、逛街無聊時入內逛逛,胡亂翻看,覺得合意買了也不感到心痛。我不少內地的朋友,都愛好看各種各類的書,因為書在他們的身邊,伸手就可及,任何地方任何地點都有機會讓他們接觸到書店。潛意默化中,他們不自覺地愛上書本這些千年的智慧結晶。反觀澳門,及格的書店也不多,更何來書城?便宜的書不多,更何來便宜的好書?用什麼去吸引人看書?
政府似乎對文化方面不熱心,對經濟發展倒很有興趣,正在積極地搞賭場的建設。他們由得書本的價格高,由得我們「吶喊」的臉在血口中徘徊,由得書遠遠地屹立在彼岸。最終,澳門真的成為賭城了,中學生流行賭足球還是大人賭馬。不想這些發生,苦於沒有人說話。就讓我這個學生站出來說些話吧──怎麼?沒有人關心自己,別急著自暴自棄,試試看自己關心自己吧。
澳門和中國的教育制度可能是使人文智慧水平拉開的原因之一。中國的教育嚴厲殘忍,功課把每天的時間安排得密密麻麻,而澳門卻相對輕鬆多了──至少沒有競爭高中入學的全市級的會考。但我以為,使其分差如此厲害的原因是:澳門的書洛陽紙貴。
每次我走進堪稱澳門最大的書店──文化廣場時,我便納悶這文化廣場到底有多少文化。當頭一棒是遍地的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烹飪書、熱賣書籍,而名著、哲學、卡爾維諾之類真正的精神食糧卻像小偷一樣躲在書店的深處的幾個小得可憐的櫃中。這兩年我經常有去文化廣場,卻發現那些真正的價值的書還是那幾本,幾乎沒有新書,所以我判斷這有文化的文化廣場根本沒有引入新的文化。
另一家書店,宏達書店,可說是沙漠中的一點綠洲。這是間無論裝潢還是藏書都比文化廣場好的書店,在近兩年開張,裡面的書就不少而且更新要比文化廣場快。我能看到有些青年人在購流行物品時也會順道下去看看,弄弄。一切影響都是耳濡目染的──當他他接觸這些精神時,自然而然地會被其吸引,漸漸地對真正的知識有了興趣,產生了想買的欲望。如果買了又讀了,提升了人文素質就不會是難事。然而,看看書的價值連城,誰又願意去買?
書都是台灣書,上面標的是在台灣賣的價格。按照台幣和澳幣的比率約是四比一左右,但澳門書店竟黑心地把比率抬高到三比一。一本書在台灣賣一百元,即是澳幣二十五元,而澳門書店卻要賣三十三元,更不談台灣書店有不少折扣活動了。精明的澳門人一向不願吃虧,在拱北購物時連兩元都要殺價的,那麼,計算過澳門的賣價之後,還要買嗎?書的價格正是血腥大,我的樣子就是蒙克的「吶喊」。高價把不少願意看書的人都嚇走了,以我為例,看到一本在台灣買只要七十五元的書在澳門的血盆大口中喊出一百元,心裡就不捨得買,認為那二十五元是白花了。於是產生不少書放在一邊,無人認購。社會沒有讓社會的資源產生最大化的效率和效益。
真正有心讀書,而不是一時意氣的,就會轉向去拱北買書和圖書館借。圖書館藏書小得可憐,連內地的小書店都比不上。在普通情況下,不少人選舉去拱北買書。但這篇文章重點不是談購書方式,而是如何使澳門人的人文質素提升,即是如何去吸引沒有接觸過書的人嘗試去碰它。他們不會像愛書之人會前仆後繼地尋找一本書,所以圖書館和上拱北買書對他們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也因此,我們要找一種方法讓他們能在身邊接觸到書,或者能吸引他們去翻翻書。人文環境絕對是最大原因:在一個都愛讀書和討論書的地方裡,沒有人會不看書。但是澳門沒有這個優越的環境,反而是……一片文化沙漠。化沙漠為綠洲,除了冒著風沙種樹之外,別無他法。冒著風沙需要極大的力量,政府之力不能少,種樹就是種更多又有數量又有質量的書店和圖書館,並且降低書的價格,讓精神食糧書本較易獲得。
中國就享有這樣的優勢。即使書店中不少乃課本輔導和流行讀物,但如此巨型的書城中,各種書琳瑯滿目,價格又低,使不少學生在放學時、逛街無聊時入內逛逛,胡亂翻看,覺得合意買了也不感到心痛。我不少內地的朋友,都愛好看各種各類的書,因為書在他們的身邊,伸手就可及,任何地方任何地點都有機會讓他們接觸到書店。潛意默化中,他們不自覺地愛上書本這些千年的智慧結晶。反觀澳門,及格的書店也不多,更何來書城?便宜的書不多,更何來便宜的好書?用什麼去吸引人看書?
政府似乎對文化方面不熱心,對經濟發展倒很有興趣,正在積極地搞賭場的建設。他們由得書本的價格高,由得我們「吶喊」的臉在血口中徘徊,由得書遠遠地屹立在彼岸。最終,澳門真的成為賭城了,中學生流行賭足球還是大人賭馬。不想這些發生,苦於沒有人說話。就讓我這個學生站出來說些話吧──怎麼?沒有人關心自己,別急著自暴自棄,試試看自己關心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