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6 05:02:07stone
我職與母職的平衡與反思--對話錄
攝於 2006/2/4 Sat 下午 4:37, 台中日祥生機園的戶外桌面。
●
青 said on 2006/02/01 Wed 14:26pm
我一向是個隨性之至的人, 非常懶得承擔責任. 不得已時, 可以靠想像力把義務化為樂趣. 像在美國必須下廚時, 我很愛讀食譜, 請客, 做些特別的東西, 買各種食物料理機器 ... 算算回國也近十年, 這些由美國帶回的東西幾乎全沒動過.
帶孩子對我也是如此. 我擅長靠”閱讀” ”發表” ”採買” ... 來勉強自己做非本能喜愛的事.
工作也是這樣. 備課做研究會忍不住讀相關課外讀物, 連出題目給學生, 都會手癢的替每個題目編故事.
這種態度使得我幾乎所有的工作 ”瞬間品質” 都很好, 因為都是投入情感後的作品. 但是這麼耗神, 使得三分鐘熱度成為常態.
我的小孩和我很像. 他有些能力是出色的, 但沒定性的問題更嚴重. 這是一種過動的特質.
隨著我的責任越來越多, 要努力的不是更上層樓而是避免崩潰. 我開始讓自己做事 ”呆板化”. 意外的我感受到過去從未有的寧靜與平和. 帶孩子也開始朝此目標前進. 當我強迫自己呆板的陪伴時, 我們的相處就很有秩序. 但是因太累而放任, 或是忍不住添加花樣時, 雖偶爾兩人極為甜蜜, 但是結局一定是他因此失控, 而媽媽變得歇斯底里. (因為孩子會以為變花樣是常態而拒絕做無趣的事. 記得小時候有的老師會不喜歡實習老師的介入)
或許因為自身處境的變化, 我開始厭惡一些不顧基本能力建立, 只知譁眾取寵的教育方法. 後者不是能做, 但是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和常態的教學是有區別的.
●
stone said on 2006/02/01 Wed 14:33pm
謝謝分享。
這也是(容我盜用你的自我省思一下吧 thanks)我之所以盡量避免做個「太表現出長處的媽媽」的原因。
除夕那天在平靜滿足的情緒中,有耐性在娘家翻了一下以前我帶教會青少契時留下的文件、活動紀錄等資料,因為前一兩週有那時的同工說我當時那幾年是「追求盡善盡美」地表現傑出、但我自己一點也不記得細節了,所以除夕夜想說找點證據來看看也不錯。
一看之下大驚失色,逸出我記憶海馬回之<內>(也許存在腦袋記憶庫更深處吧,我的意思是)、以前做過的那麼多我自己設計的、整合了我得自紮實劇場訓練及經驗的活動,竟然有那麼多。怪不得連這位心高氣傲的同工都要半嘲半讚地說我<追求盡善盡美>。
天啊!那個超級會跟小孩及青少年相處的無敵輔導石姐。要是真的拿來當做石媽媽的工作藍本,我小孩一定每天都要鬧翻天了,唉。
所以還是拿出我這個典型 A 型的古板傳統性格的那一面,簡簡單單帶小孩,才是最適合半家庭主婦/半職業婦女的我的家庭型態,以及我這個活潑自信小孩,的教養策略及方法。
●
青 said on 2006/02/01 Wed 19:19pm
我帶小孩到台北上遊戲治療已有數月之久, 三個禮拜上一次. 活動內容是隨機的, 因為心理師很專業, 所以可以完全順著孩子當時的反應引導. 沒自信, 排斥人 ... 這些難以處理的問題都因此改善.
小沛沛很愛上這種課, 但是這麼有趣的活動無法改善他的過動.
另一種團體職能課已上數年. 型式大致固定, 騎跳跳馬, 丟球, 跳球池, 跳繩, 拍球 ... 或有替換. 新活動一定是夾在舊活動中. 而且每教新技能一定把動作分解到孩子學得起來. 有家長抱怨過內容不夠豐富, 或是老是重覆. 我曾請人帶孩子去上課, 臨時保母回來說 ”內容太簡單, 都會了, 似乎不用再去”.
我卻深深被這種單調活動吸引. 我把這種精神拿來訓練自己, 改掉了不少浮躁的氣質. 覺得對有過動氣質的人來說, 想像力創作力引發的衝動有時成了精神上的負荷, 制式的學習反而是平衡的方式.
大體來說,我討厭制式教育在於把人貼標籤, 或是以一元化的價值觀做標準. 就操作, 練習 ... 這部份的呆板教育, 對我不全然是負面的.
●
stone said now: 2006/2/6 Mon 04:56am
規律,紀律,訓練,操作標準(SOP),的確是非常重要的。
這種認知除了來自我那<規律失敗>的成長過程(即,透過我那可做為負面教材,雖然認真但很沒規律的個人成長經驗),也要感謝我四年又兩個月資訊/電信記者生涯中大量接觸各類資訊、電信軟硬體廠商,除了理解及享受科技與技術、還因而有機會了解企業營運/商業操作/生意人際及手腕經.....等等有趣領域(這個則是正面教材),所帶給我的紮實且綿長的體認與實踐。
●
再收錄一段。
青 said on 2006/02/06 Mon 06:18am
悠閒度過十日的年假後, 我又回到了枕戈待旦的日子. 放假前突然收到四件審稿之類的外務, 還不包含學生的論文和備課. 小孩非常過動, 讓他看電視後, 滿腦子都是 Yoyoman. 對我們母子, 單調的操作似乎是最健康的.
我的新目標是把所有教學的講義都打起來, 到孩子入小學後, 厚臉皮的每年教同樣的課, 且有打字的講義, 這樣就很輕鬆了.
在娘家看了幾集大陸尋奇覺得很好看, 昨日去買了一堆, 都挑那些落後地區的介紹. 理由是藉看那些偏遠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 能讓我學習到安份單純認命.
●
●
青 said on 2006/02/01 Wed 14:26pm
我一向是個隨性之至的人, 非常懶得承擔責任. 不得已時, 可以靠想像力把義務化為樂趣. 像在美國必須下廚時, 我很愛讀食譜, 請客, 做些特別的東西, 買各種食物料理機器 ... 算算回國也近十年, 這些由美國帶回的東西幾乎全沒動過.
帶孩子對我也是如此. 我擅長靠”閱讀” ”發表” ”採買” ... 來勉強自己做非本能喜愛的事.
工作也是這樣. 備課做研究會忍不住讀相關課外讀物, 連出題目給學生, 都會手癢的替每個題目編故事.
這種態度使得我幾乎所有的工作 ”瞬間品質” 都很好, 因為都是投入情感後的作品. 但是這麼耗神, 使得三分鐘熱度成為常態.
我的小孩和我很像. 他有些能力是出色的, 但沒定性的問題更嚴重. 這是一種過動的特質.
隨著我的責任越來越多, 要努力的不是更上層樓而是避免崩潰. 我開始讓自己做事 ”呆板化”. 意外的我感受到過去從未有的寧靜與平和. 帶孩子也開始朝此目標前進. 當我強迫自己呆板的陪伴時, 我們的相處就很有秩序. 但是因太累而放任, 或是忍不住添加花樣時, 雖偶爾兩人極為甜蜜, 但是結局一定是他因此失控, 而媽媽變得歇斯底里. (因為孩子會以為變花樣是常態而拒絕做無趣的事. 記得小時候有的老師會不喜歡實習老師的介入)
或許因為自身處境的變化, 我開始厭惡一些不顧基本能力建立, 只知譁眾取寵的教育方法. 後者不是能做, 但是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和常態的教學是有區別的.
●
stone said on 2006/02/01 Wed 14:33pm
謝謝分享。
這也是(容我盜用你的自我省思一下吧 thanks)我之所以盡量避免做個「太表現出長處的媽媽」的原因。
除夕那天在平靜滿足的情緒中,有耐性在娘家翻了一下以前我帶教會青少契時留下的文件、活動紀錄等資料,因為前一兩週有那時的同工說我當時那幾年是「追求盡善盡美」地表現傑出、但我自己一點也不記得細節了,所以除夕夜想說找點證據來看看也不錯。
一看之下大驚失色,逸出我記憶海馬回之<內>(也許存在腦袋記憶庫更深處吧,我的意思是)、以前做過的那麼多我自己設計的、整合了我得自紮實劇場訓練及經驗的活動,竟然有那麼多。怪不得連這位心高氣傲的同工都要半嘲半讚地說我<追求盡善盡美>。
天啊!那個超級會跟小孩及青少年相處的無敵輔導石姐。要是真的拿來當做石媽媽的工作藍本,我小孩一定每天都要鬧翻天了,唉。
所以還是拿出我這個典型 A 型的古板傳統性格的那一面,簡簡單單帶小孩,才是最適合半家庭主婦/半職業婦女的我的家庭型態,以及我這個活潑自信小孩,的教養策略及方法。
●
青 said on 2006/02/01 Wed 19:19pm
我帶小孩到台北上遊戲治療已有數月之久, 三個禮拜上一次. 活動內容是隨機的, 因為心理師很專業, 所以可以完全順著孩子當時的反應引導. 沒自信, 排斥人 ... 這些難以處理的問題都因此改善.
小沛沛很愛上這種課, 但是這麼有趣的活動無法改善他的過動.
另一種團體職能課已上數年. 型式大致固定, 騎跳跳馬, 丟球, 跳球池, 跳繩, 拍球 ... 或有替換. 新活動一定是夾在舊活動中. 而且每教新技能一定把動作分解到孩子學得起來. 有家長抱怨過內容不夠豐富, 或是老是重覆. 我曾請人帶孩子去上課, 臨時保母回來說 ”內容太簡單, 都會了, 似乎不用再去”.
我卻深深被這種單調活動吸引. 我把這種精神拿來訓練自己, 改掉了不少浮躁的氣質. 覺得對有過動氣質的人來說, 想像力創作力引發的衝動有時成了精神上的負荷, 制式的學習反而是平衡的方式.
大體來說,我討厭制式教育在於把人貼標籤, 或是以一元化的價值觀做標準. 就操作, 練習 ... 這部份的呆板教育, 對我不全然是負面的.
●
stone said now: 2006/2/6 Mon 04:56am
規律,紀律,訓練,操作標準(SOP),的確是非常重要的。
這種認知除了來自我那<規律失敗>的成長過程(即,透過我那可做為負面教材,雖然認真但很沒規律的個人成長經驗),也要感謝我四年又兩個月資訊/電信記者生涯中大量接觸各類資訊、電信軟硬體廠商,除了理解及享受科技與技術、還因而有機會了解企業營運/商業操作/生意人際及手腕經.....等等有趣領域(這個則是正面教材),所帶給我的紮實且綿長的體認與實踐。
●
再收錄一段。
青 said on 2006/02/06 Mon 06:18am
悠閒度過十日的年假後, 我又回到了枕戈待旦的日子. 放假前突然收到四件審稿之類的外務, 還不包含學生的論文和備課. 小孩非常過動, 讓他看電視後, 滿腦子都是 Yoyoman. 對我們母子, 單調的操作似乎是最健康的.
我的新目標是把所有教學的講義都打起來, 到孩子入小學後, 厚臉皮的每年教同樣的課, 且有打字的講義, 這樣就很輕鬆了.
在娘家看了幾集大陸尋奇覺得很好看, 昨日去買了一堆, 都挑那些落後地區的介紹. 理由是藉看那些偏遠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 能讓我學習到安份單純認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