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2 21:00:32艾文

Borghese_ 續

波各賽美術館裡除了大師級大理石雕像的傑作外,還有很多值得駐足欣賞的大師級畫作。

8號大廳有數件卡拉瓦喬的作品,卡拉瓦喬是巴洛克時期的代表畫家之一。巴洛克時期是歐洲藝術很重要的蛻變階段,當時宗教改革持續進行,天主教神權加速沒落,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蓬勃的君權思想和正在萌芽的民主意識。反映在藝術創作上,畫家也不再只專注於宗教主題畫作,越來越多的畫作主題是關於俗世的人事物。畫家漸漸地加入自己的觀察和詮釋,呈現出不同人物的性情和個性(相對於神性的唯一,人性多樣);他們越來越注重光影的變化,對於光在畫作裡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領悟甚至可以說有些畫家著迷於光影技巧呈現。 巴洛克時期的繪畫百花齊放,現今人們所熟知的繪畫類型,包括人物肖像畫、風景畫、靜物畫、敘事畫等等,都是在巴洛克時期開始分流茁壯。

卡拉瓦在此展出的作品包括《捧果籃男孩》、《年輕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提著歌利亞頭顱的大衛》...。《年輕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是卡拉瓦喬在西元1593-1594年創作的自畫像,在西元 1592年他到羅馬的第一年就染病住院半年,所以在畫中略微抬起的、稍稍偏轉的臉上表現出了痛苦的表情,也是自己當時精神狀態的真實表現。這一幅畫烏菲茲美術館也有,應該都是真正的正品吧?! 同樣的主題卡拉瓦喬可能畫了很多幅。




傑羅姆是古代西方教會的聖經學者,西元 340 年生於義大利東北部一個小鎮。傑羅姆有志博覽宗教叢書,遍遊天下名勝,力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理念;足跡走遍大羅馬帝國,晚年時定居於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恆,過苦修隱居的生活。在早期的拉丁教會傑羅姆被尊為四位西方教會聖師之一。 《聖傑羅姆》是卡拉瓦喬畫傑羅姆認真研究寫作的樣子。





走上二樓有更多的名家畫作,以下介紹幾張拉斐爾的畫作,《耶穌解下十字架》拉斐爾在這幅祭壇畫中,以三角形為基礎構圖,這種安排不僅成是作品的基礎,而且具有特別的意義,突顯出基督遺體被抬走的這個主題。 這幅作品本是 Atalanta Baglioni (寡母)為追念被殺死的兒子而委託拉斐爾繪製的祭壇畫,Atalanta Baglioni 希望在聖母的臉上表現出自己喪子之痛。專家從十六張經過反覆修改的畫稿研究發現,此畫作其實是由兩幅畫稿合併而成。某種程度上來說,拉斐爾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將聖母昏厥的場面插入畫中的(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畫作描繪的主題從哀傷死去的耶穌,轉為被抬走耶穌的遺體。拉斐爾試圖修補彌合兩個場面:右邊那個強壯的搬運者雖然是抬耶穌遺體的那組主要人物之一,身體卻向相反方向傾斜。這個作品被評判缺少完整畫作需要的統一性。





拉斐爾的作品就是很乾淨,看看那白白淨淨的赤腳,若是踩在現實的泥地上是不可能的。


《抱獨角獸的年輕女子》這一幅肖像畫是一對新婚夫妻向拉斐爾訂製的結婚禮物,新娘抱著獨角獸象徵貞潔。這一幅作品被認為是拉斐爾向達文西致敬而模仿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兩個女主都是坐著雙手放在前方。不過這個人像的比例有點異常,脖子、手都過長已經是矯飾主義的風格。





《麗達與天鵝》 是達文西的作品,原畫很可能已經毀損,至今未出土。其具體創作年代不詳,但達文西在西元1503年到1507年繪製的幾幅麗達的草稿還存在於世上。這一幅《麗達與天鵝》是其他藝術家的仿作。麗達題材取自於希臘的神話故事: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被兄弟希波科翁驅逐出國,長期流離在外,後來他到了希臘中部的埃托利亞,埃托利亞的國王特斯提奧斯慧眼識英雄,不但收留了廷達瑞俄斯,還把女兒全希臘最美的女人麗達嫁給了他。麗達是海仙女,廷達瑞俄斯娶了麗達,竟然得意忘形忘了向阿芙蘿黛蒂(代表愛情、美麗與性慾的女神)祭祀,之後遭到了阿芙蘿黛蒂的報復。阿芙蘿黛蒂讓眾神之父宙斯愛上麗達,宙斯化身為一隻天鵝去引誘麗達,親近過後麗達產下了兩枚雙黃蛋,孵出了兩男兩女:雙子卡斯托耳和波盧克斯及他們的妹妹,海倫(這個海倫就是那個引發特洛伊戰爭的最美麗的女人)及克呂泰涅斯特拉。



這幅畫作也是矯飾主義風格明顯的作品。



提香 Tiziano Vecellio (西元 1490年 – 1576年) 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提香出生義大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卡多列,10歲時隨兄長到威尼斯,在喬瓦尼·貝利尼 Giovanni Bellini 的畫室學畫,提香在喬凡尼畫室與比他大十一歲的喬久內 Giorgio (西元 1477年-1510年) 共同學習作畫。喬久內熟練的繪畫技巧以及對色彩超乎常人的敏感和表現力,令提香崇拜得五體投地。提香崇拜大哥喬久內,模仿他的繪畫風格,兩人的畫作相似到一般人難以分辨。後來喬久內開始獨立接受訂畫,喬久內把大部分的訂單交由小弟提香去完成,之後喬久內漸漸地發現在色彩運用和藝術技巧方面,提香有超過自己的可能,這使他們之間的兄弟情誼開始冷淡和緊張...。喬久內在他 33歲風華正茂的時後,患上鼠疫而逝世;喬久內的早逝,使提香開始了獨立的藝術發展。提香個人風格趨於成熟的第一個代表作是《聖愛與俗愛》,《聖愛與俗愛》是提香幫威尼斯知名文官尼古拉.阿屋雷利奧 與 蘿拉.巴加羅托特別創作的結婚禮物,所以在畫上有兩個紋飾的盾牌家族徽記。



表現象徵聖俗兩種愛情的兩位女主分別在畫的兩邊,左邊穿著華服的是世俗的維納斯,也就是代表新娘;右邊的裸女是愛神維納斯,提香用兩位維納斯對比的繪畫技法,以寓意畫來表達夫婦濃郁的世俗愛情可昇華至神聖之愛。兩邊的背景山水亦各有不同,左邊丘陵上有城堡,山坡上有一對兔子(多產),意喻著可以安定幸福成家、多子多孫;右邊風景是遼闊的自然風光,還可以看到教堂的塔樓,象徵自然無限的生機與神性。左右兩邊皆和前景的泉石樹木相連,兩位女主相會於石棺,石棺中間後方是小愛神邱彼特,強調愛情主題。


雅格布·巴薩諾 Jacopo dal Ponte ( 西元1510年-1592年),畫風屬威尼斯畫派,師承 Bonifazio Veronese,他的畫作主題大多是田野鄉景。 這一幅《最後的晚餐》Ultima cena ,是巴薩諾仔細研究過這個經典主題後,在自己的畫中加入了米開朗基羅的複雜人體姿勢,以及威尼斯畫派的鮮艷色彩。這一幅畫只有耶穌的眼光向外,像是望向觀畫者說你們看看... 耶穌左手伸向羊頭象徵即將犧牲。這幅畫作也是矯飾主義風格明顯的作品。





喬凡尼·蘭弗朗科 Giovanni Lanfranco ( 西元 1582年-1647年),是巴洛克全盛時期的代表畫家之一。年輕時是卡拉奇 Carracci 兄弟(博洛尼亞美術學院創立者)的學生與助手,喜歡研究科雷吉歐 Correggio 以宗教神話為題材的溼壁畫與油畫,蘭弗朗科多數的作品都是宗教畫。稍早前有提到巴洛克時期畫家們將眼光移至一些日常生活的題材,不過蘭弗朗科這一派是屬於回歸文藝復興派。這一幅《約瑟和波提乏的妻子》Giuseppe e la moglie di Putifarre,艾文當場在波各賽看到的時候,其實還滿喜歡的以為就是單純的肖像畫,並沒有感覺到它是一幅宗教畫,因為比起其他人畫的《約瑟和波提乏的妻子》,這一幅畫真的表現地很不露骨,而且畫中女主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單純年輕女子的日常。不過畫名卻是實實在在的聖經故事取材於創世紀 39:1-41:57,約瑟長得很俊美,波提乏的妻子想要勾引約瑟,約瑟不從結果反被波提乏妻子陷害,最後鋃鐺入獄...。





喬凡尼·巴蒂斯塔·卡拉喬洛 Giovanni Battista Caracciolo,人稱巴蒂斯泰洛 Battistello (西元 1578年-1635年)是那不勒斯畫派的重要奠基者,也是那不勒斯地區最早採用卡拉瓦喬式畫法的人。卡拉喬洛將古典主義與他自己的明暗對照手法融合,並在作品中使用更加明亮的色調。巴蒂斯泰洛畫的《提著歌利亞頭顱的大衛》應該是有意向卡拉瓦喬致敬。






沃爾夫岡·漢跋 Wolfgang Heimbach ( 西元 1615年-1678年),德國畫家。以下這兩幅沃爾夫岡的畫作光影都相當迷人,讓人忍不住想要看仔細一點一直看一直看。波各賽收藏的作品真的是非常值得一訪,兩小時的參觀時間也算是有餘裕可以有品質地欣賞這些名家之作,大推薦有到羅馬自助的人務必排入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