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5 00:03:43艾文

Uffizi_ 再續

Uffizi_ 再續
烏菲茲美術館 15號展廳是 李奧納多·達文西的作品,Leonardo da Vinci 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達文西是一個興趣很廣泛多方面發展的天才。達文西最有名的畫作《蒙娜麗莎》保存在法國羅浮宮,艾文在 2011年曾有幸一見,老實說艾文一直以來都懷疑博物館給大眾參觀的畫作並非真跡。這一次艾文直接將此疑問提出,詢問帶我們參觀烏菲茲的專業導遊,結果馬上被喝斥,李小姐斬金截鐵地回答當然是真跡!!! 絕對是真跡!!! 全部是真跡!!! 果然是真跡嗎?! 艾文馬上"加冷筍"抖了一下,這麼近距離看到、這麼清楚的筆觸真的是本人在幾百年前畫的,而不是水準很高的 mimic 嗎?!
The Baptism of Christ《基督的洗禮》By Leonardo da Vinci 
這是一幅傳統的宗教畫,施洗者約翰在幫耶穌基督施洗。這一幅畫也是達文西展露才華,驚退他老師 的一幅畫。達文西 17歲時到了佛羅倫斯,進入維洛及歐 Verrocchio 的工作室做學徒,經過三年 1472年 維洛及歐在畫這幅畫的時候,想說主要的部份他已經完成,剩下一個角落就讓達文西畫一個天使試一下身手,沒想到這一個天使一畫出來,整個把維洛及歐驚呆了,達文西的繪畫才能可以說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據說維洛及歐自愧弗如此後就不再畫畫改專心於雕塑。
這幅畫上,達文西只畫了左側兩個小天使中左邊一個,這一個的天使的表情比起維洛及歐所畫的其他幾個人物自然生動得多,維洛及歐畫的天使眼睛很詭異地往上調,表情木然。反觀達文西畫的天使,看著耶穌和施洗者約翰的方向,好像有一種傾慕的感覺,說起來最不融入這一幅畫的就是這個天使。除了臉部表情之外,天使的頭髮、衣服的紋路皺褶光影都處理得很好,很有寫實感。
The Annunciation《聖告》或稱《天使報喜》By Leonardo da Vinci 
這幅《聖告》早期一直被視為吉爾蘭達 Domenico Ghirlandaio 的作品,直到 1869年經過討論考證,轉為認定是達文西早年在 1472 ~ 1475 年之間所創作的。這幅畫一樣是宗教畫,這個時代大家畫來畫去都是類似的主題,畫裡面大天使加百利 Gabriel 帶著象徵純潔的百合花,以半跪姿跪在瑪利亞面前,告訴瑪麗亞她懷了上帝的小孩...。艾文無意褻瀆基督教或天主教,但對於這一個情節,一直都覺得事實的真相應該只是一個未婚懷孕的少女,在壓力下為了保存名聲想到的說法,沒想到竟然就這麼發展出了一個影響全世界的宗教。以上言論只是我個人的異想,若是有虔誠的教徒請不用太認真看待。 
這一幅畫的場景設定在戶外的花園裡,達文西刻意展現他的空間畫法,不過此時他的畫法還沒有掌握得很好,瑪麗亞使用的桌子側邊有點太正、角度不太對,對應瑪麗亞的右手也有一點過長(手長過膝的感覺)。不過整體而言這一幅畫在當時的確是傑作,有遠山近景空間層次很清楚,大天使跟瑪麗亞的衣服的質地也展現得很好。更突出的是在瑪利亞的表情上,達文西是畫出一個人,一個沉靜有胸懷的少女。感覺就是一個可以承擔懷有救世主這個偉大任務的少女,她一點也沒有驚嚇也沒有呈現過度的神性。
Adoration of the Magi《東方三博士的禮拜》By Leonardo da Vinci 
同樣的主題  Sandro Botticelli 1475 & FraFilippo Lippi 1496 都畫過,達文西創作的時間點 1481 在兩者之間,而且達文西的畫作並沒有完成,這一幅素描完成度只有八九成,構圖沒有用聖經所描述的馬廄作為背景,改採前景後景兩個 setting ,後景是斷垣殘壁跟錯落的兵馬,前景就是主題人物聚集成一圈,前景人物虔誠的禮拜與後景廣闊大地上騷動的兵馬形成一種對比,自然凸顯出救世主眾所期待的氛圍。比較起來 Sandro Botticelli 的同主題畫作就真的是商業廣告畫,類似現在所謂的業配文。
烏菲茲美術館 35號展廳有米開朗基羅的畫作,Michelangelo 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米開朗基羅與達文西和拉斐爾三人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米開朗基羅他的雕塑作品比起他的畫作更突出,他很喜歡男性健壯的身體(據說他也是同性戀者,不過他是很壓抑的人,終身守身如玉,不像達文西那樣地縱慾身體力行),所以即便是畫女性也是肌肉線條很明顯,對他來說健美才是真正的美(會畫出金剛芭比是因為米開朗基羅找來的模特兒根本是男的),他的作品非常有他個人獨特的風格。
 Holy Family with the young Saint John (Tondo Doni) 《聖家庭與聖約翰》By Michelangelo
這一幅畫是米開朗基羅在畫架上完成的少數作品之一,「Tondo」意為圖型,畫中的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瑟夫代表舊秩序,聖嬰耶穌基督代表充滿光明的新世界,背景輪廓不明顯的裸體人物代表基督教之前的懵懵歲月,背景右下角有披衫的是少年施洗者約翰,設定感覺有點 in between 聖家庭跟無知的人們。米開朗基羅曾說:「繪畫愈有浮雕效果就愈出色,而浮雕愈像繪畫就愈糟糕。」他本人就是喜歡立體的東西勝過平面,這一幅畫採用的是蛋彩畫技法,用蛋黃將顏料固定住。米開朗基羅把三個主要人物勾勒出明顯清楚的輪廓,再著上濃重的色彩,讓這一幅畫看上去有雕塑感,景深層次很明顯,聖母瑪利亞的膝蓋像是要突出畫框的感覺。
烏菲茲美術館 15號展廳是 李奧納多·達文西的作品,Leonardo da Vinci 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達文西是一個興趣很廣泛多方面發展的天才。達文西最有名的畫作《蒙娜麗莎》保存在法國羅浮宮,艾文在 2011年曾有幸一見,老實說艾文一直以來都懷疑博物館給大眾參觀的畫作並非真跡。這一次艾文直接將此疑問提出,詢問帶我們參觀烏菲茲的專業導遊,結果馬上被喝斥,李小姐斬金截鐵地回答當然是真跡!!! 絕對是真跡!!! 全部是真跡!!!

果然是真跡嗎?! 艾文馬上"加冷筍"抖了一下,這麼近距離看到、這麼清楚的筆觸真的是本人在幾百年前畫的,而不是水準很高的 mimic 嗎?!

The Baptism of Christ《基督的洗禮》By Leonardo da Vinci 


這是一幅傳統的宗教畫,施洗者約翰在幫耶穌基督施洗。這一幅畫也是達文西展露才華,驚退他老師 的一幅畫。達文西 17歲時到了佛羅倫斯,進入維洛及歐 Verrocchio 的工作室做學徒,經過三年 1472年 維洛及歐在畫這幅畫的時候,想說主要的部份他已經完成,剩下一個角落就讓達文西畫一個天使試一下身手,沒想到這一個天使一畫出來,整個把維洛及歐驚呆了,達文西的繪畫才能可以說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據說維洛及歐自愧弗如此後就不再畫畫改專心於雕塑。

這幅畫上,達文西只畫了左側兩個小天使中左邊一個,這一個的天使的表情比起維洛及歐所畫的其他幾個人物自然生動得多,維洛及歐畫的天使眼睛很詭異地往上調,表情木然。反觀達文西畫的天使,看著耶穌和施洗者約翰的方向,好像有一種傾慕的感覺,說起來最不融入這一幅畫的就是這個天使。除了臉部表情之外,天使的頭髮、衣服的紋路皺褶光影都處理得很好,很有寫實感。

The Annunciation《聖告》或稱《天使報喜》By Leonardo da Vinci 


這幅《聖告》早期一直被視為吉爾蘭達 Domenico Ghirlandaio 的作品,直到 1869年經過討論考證,轉為認定是達文西早年在 1472 ~ 1475 年之間所創作的。這幅畫一樣是宗教畫,這個時代大家畫來畫去都是類似的主題,畫裡面大天使加百利 Gabriel 帶著象徵純潔的百合花,以半跪姿跪在瑪利亞面前,告訴瑪麗亞她懷了上帝的小孩...。艾文無意褻瀆基督教或天主教,但對於這一個情節,一直都覺得事實的真相應該只是一個未婚懷孕的少女,在壓力下為了保存名聲想到的說法,沒想到竟然就這麼發展出了一個影響全世界的宗教。以上言論只是我個人的異想,若是有虔誠的教徒請不用太認真看待。 

這一幅畫的場景設定在戶外的花園裡,達文西刻意展現他的空間畫法,不過此時他的畫法還沒有掌握得很好,瑪麗亞使用的桌子側邊有點太正、角度不太對,對應瑪麗亞的右手也有一點過長(手長過膝的感覺)。不過整體而言這一幅畫在當時的確是傑作,有遠山近景空間層次很清楚,大天使跟瑪麗亞的衣服的質地也展現得很好。更突出的是在瑪利亞的表情上,達文西是畫出一個人,一個沉靜有胸懷的少女。感覺就是一個可以承擔懷有救世主這個偉大任務的少女,她一點也沒有驚嚇也沒有呈現過度的神性。

Adoration of the Magi《東方三博士的禮拜》By Leonardo da Vinci 


同樣的主題  Sandro Botticelli 1475 & FraFilippo Lippi 1496 都畫過,達文西創作的時間點 1481 在兩者之間,而且達文西的畫作並沒有完成,這一幅素描完成度只有八九成,構圖沒有用聖經所描述的馬廄作為背景,改採前景後景兩個 setting ,後景是斷垣殘壁跟錯落的兵馬,前景就是主題人物聚集成一圈,前景人物虔誠的禮拜與後景廣闊大地上騷動的兵馬形成一種對比,自然凸顯出救世主眾所期待的氛圍。比較起來 Sandro Botticelli 的同主題畫作就真的是商業廣告畫,類似現在所謂的業配文。



烏菲茲美術館 35號展廳有米開朗基羅的畫作,Michelangelo 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米開朗基羅與達文西和拉斐爾三人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米開朗基羅他的雕塑作品比起他的畫作更突出,他很喜歡男性健壯的身體(據說他也是同性戀者,不過他是很壓抑的人,終身守身如玉,不像達文西那樣地縱慾身體力行),所以即便是畫女性也是肌肉線條很明顯,對他來說健美才是真正的美(會畫出金剛芭比是因為米開朗基羅找來的模特兒根本是男的),他的作品非常有他個人獨特的風格。

Holy Family with the young Saint John (Tondo Doni) 《聖家庭與聖約翰》By Michelangelo


這一幅畫是米開朗基羅在畫架上完成的少數作品之一,「Tondo」意為圖型,畫中的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瑟夫代表舊秩序,聖嬰耶穌基督代表充滿光明的新世界,背景輪廓不明顯的裸體人物代表基督教之前的懵懵歲月,背景右下角有披衫的是少年施洗者約翰,設定感覺有點 in between 聖家庭跟無知的人們。米開朗基羅曾說:「繪畫愈有浮雕效果就愈出色,而浮雕愈像繪畫就愈糟糕。」他本人就是喜歡立體的東西勝過平面,這一幅畫採用的是蛋彩畫技法,用蛋黃將顏料固定住。米開朗基羅把三個主要人物勾勒出明顯清楚的輪廓,再著上濃重的色彩,讓這一幅畫看上去有雕塑感,景深層次很明顯,聖母瑪利亞的膝蓋像是要突出畫框的感覺。
 

上一篇:Uffizi_ 續

下一篇:Uffizi_ 又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