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30 14:10:38思思
教統局挑戰愈來愈大(戴希立)
教統局的前身是教育署,更早的名稱是教育司署,及後香港政府架構實現局署分家,才出現教統局管政委與教育署管行政的局面,直至第二屆特區政府提出局署合一,教育署最終完成歷史使命,與局合併統一稱為教統局,局長為政治任命,而常任秘書長則為局內公務員之首,現行的教統局高層有少量調任的政務官,但基層則全部為專業及行政的教育職系官員。
教統局在芸芸政府部門中,可算是傳媒曝光率最高的一個,這固然是由於它掌管覑萬千青少年教育的機構,同時亦因為教育政策爭議性極大,而人人皆可自稱專家而發表意見。
隨覑社會變化愈來愈急速,經濟發展愈來愈競爭激烈,教育質素的訴求變得愈來愈高,教育部門受到的壓力也愈
愈大,可以預計教統局遇到挑戰的頻率也會更高。教育部門應以史為鑑,及早作好組織的準備及改革的策略,才能面對歷史的挑戰。
教育司署管師訓職訓
早期的教育司署,可說是組織上極其龐大,管治上是典型的官僚體制,實現殖民地式的統治。七十年代以前,大學師訓機構、職訓機構和考試局也歸教育司署管,教育政策的大權,基本上是掌握在港督會同行政局手上,而教育司則在法理上行政權獨攬,事無大小,均須他的批准。
試舉幾個典型官僚的例子。年輕的讀者可能未聽聞過以前缳生督察的官威,我們的教署督學也同樣是君臨天下,學校接待必然是恭恭敬敬,對其評語只能照做如儀。又例如當年教師註冊,必定要帶齊文件到教育司署,排隊讓官員檢查,辦事的官員都是慢條斯理,充滿「善意」地警告每位老師必須自動呈交所有文件的正副本,如有遺漏則是老師的責任,須重新擇日排隊再見官員,使到每位老師在未收到註冊文件之前,均惶恐地等待,既不知文件是否齊全,又擔心因未能註冊而不能拿到工資。
權力下放 精簡架構
至於政治控制,更是不可思議。法理上學校的校本課程和教師自行編制的教材,均須十四天前呈教育司批准﹔當年「愛國學校」的教師,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只能全部獲暫准資格,報讀夜間師訓課程,一個也不獲批准。這些例子今天聽起來可能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反過來證明今天教育當局審時度勢推行精簡架構和下放權力,想法變化和決心是何等巨大。
回顧教育署變遷的歷史,很多次改革的誘因均來自外界,當然教統局收縮署的編制的策略部署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歷史上殖民政府有意無意間依靠民間辦學,早期利用私校,後期借助大辦學團體,例如教會、慈善團體及社團來管理學校,不但減輕政府的行政負擔和控制了教育署的編制,同時亦間接減低了後期改革政府教育部門的阻力,順應了現今校本管理的新趨勢。
停建官校 鼓勵民辦
較大規模的教育署組織改革始於七十年代後期。為了精簡部門架構和提高效率,政府基本上停建官立學校,新建的都是資助學校﹔同時又把考試局獨立自負盈虧運作,並醞釀師範學院和職訓局脫離教育部門管治。連串的動作旨在把教育職系的公務員數目大幅降低,啟動了精簡架構重要的第一步。
八十年代國際教育顧問團報告書為教育署的決策機制改革揭開序幕。教統局全面掌管所有範疇的教育決策,但大學歸大學及理工資助委員會管理,工業學院由職訓局管理,教育署只集中管理中、小、幼。教統局決策基本上諮詢教育統籌委員會,而教育委員會及其他諮詢委員會則是教育署的諮詢機構。由於教統會主席是行政會議成員,能直通天庭,故此對教育署而言,可說是決策權旁落。其後變化下次再談。
戴希立
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及中學校長
2005/10/28
教統局在芸芸政府部門中,可算是傳媒曝光率最高的一個,這固然是由於它掌管覑萬千青少年教育的機構,同時亦因為教育政策爭議性極大,而人人皆可自稱專家而發表意見。
隨覑社會變化愈來愈急速,經濟發展愈來愈競爭激烈,教育質素的訴求變得愈來愈高,教育部門受到的壓力也愈
愈大,可以預計教統局遇到挑戰的頻率也會更高。教育部門應以史為鑑,及早作好組織的準備及改革的策略,才能面對歷史的挑戰。
教育司署管師訓職訓
早期的教育司署,可說是組織上極其龐大,管治上是典型的官僚體制,實現殖民地式的統治。七十年代以前,大學師訓機構、職訓機構和考試局也歸教育司署管,教育政策的大權,基本上是掌握在港督會同行政局手上,而教育司則在法理上行政權獨攬,事無大小,均須他的批准。
試舉幾個典型官僚的例子。年輕的讀者可能未聽聞過以前缳生督察的官威,我們的教署督學也同樣是君臨天下,學校接待必然是恭恭敬敬,對其評語只能照做如儀。又例如當年教師註冊,必定要帶齊文件到教育司署,排隊讓官員檢查,辦事的官員都是慢條斯理,充滿「善意」地警告每位老師必須自動呈交所有文件的正副本,如有遺漏則是老師的責任,須重新擇日排隊再見官員,使到每位老師在未收到註冊文件之前,均惶恐地等待,既不知文件是否齊全,又擔心因未能註冊而不能拿到工資。
權力下放 精簡架構
至於政治控制,更是不可思議。法理上學校的校本課程和教師自行編制的教材,均須十四天前呈教育司批准﹔當年「愛國學校」的教師,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只能全部獲暫准資格,報讀夜間師訓課程,一個也不獲批准。這些例子今天聽起來可能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反過來證明今天教育當局審時度勢推行精簡架構和下放權力,想法變化和決心是何等巨大。
回顧教育署變遷的歷史,很多次改革的誘因均來自外界,當然教統局收縮署的編制的策略部署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歷史上殖民政府有意無意間依靠民間辦學,早期利用私校,後期借助大辦學團體,例如教會、慈善團體及社團來管理學校,不但減輕政府的行政負擔和控制了教育署的編制,同時亦間接減低了後期改革政府教育部門的阻力,順應了現今校本管理的新趨勢。
停建官校 鼓勵民辦
較大規模的教育署組織改革始於七十年代後期。為了精簡部門架構和提高效率,政府基本上停建官立學校,新建的都是資助學校﹔同時又把考試局獨立自負盈虧運作,並醞釀師範學院和職訓局脫離教育部門管治。連串的動作旨在把教育職系的公務員數目大幅降低,啟動了精簡架構重要的第一步。
八十年代國際教育顧問團報告書為教育署的決策機制改革揭開序幕。教統局全面掌管所有範疇的教育決策,但大學歸大學及理工資助委員會管理,工業學院由職訓局管理,教育署只集中管理中、小、幼。教統局決策基本上諮詢教育統籌委員會,而教育委員會及其他諮詢委員會則是教育署的諮詢機構。由於教統會主席是行政會議成員,能直通天庭,故此對教育署而言,可說是決策權旁落。其後變化下次再談。
戴希立
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及中學校長
200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