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8 00:31:51小狗子

我的外曾祖父-南志信(台灣第一位原住民西醫)

很多人知道我具有原住民身分,

也知道我有一個曾是歌星的叔叔「萬沙浪」(對於五年級以上的人應該都有聽過他),

但其實我有一位最令我景仰的祖先~

就是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我的曾祖父「南志信」(卑南族名是 Sising )。

下圖是他的照片~~(長的很像偉大的國父吧!!哈哈哈!!!)

我老爸的臉就很像我曾祖父喔!!

這是我老爸和我家二隻小口愛~

 

 

很久前我曾上網google一下,想不到有關曾祖父的介紹還真不少~

小時候聽我老爸說過我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醫生~

以前在台東開設了「南醫院」替人治病~

不知是不是這個緣故~我和我老姐對中醫學一直充滿了興趣~

我姐她還考過了中醫師初級檢定~

祖父在我爸還沒出生時就過世了,所以我爸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是由我曾祖父扶養。

我們家族原本是沒有姓氏的~而且以前的原住民哪來的姓~

就像印第安人一樣,取什麼發音就叫什麼名字~山豬打架啦!!!飛鼠拉屎啦!!!

後來日本人按照發音為我曾祖父配上「志信」的漢字,

又一直到我祖父42歲時,才加上「南」這個姓。

(註:所以我原本的姓應該是「南」~因為我爸出生後我祖母將他暫時交給我三姨婆養,報戶口時就跟了我姨丈公的姓,而姓吳)

曾祖父是台灣原住民第一位西醫,也是日本統治時代原住民裡官位最高的人。

光復後又擔任過制憲國大代表及第一位台灣省政府委員(現在國父紀念館裡就有他的照片喔!!)。

下是有關於他的記載:

南志信生於1886年,在家排行第三,1899年就讀4年制「國語傳習所卑南分教場」,畢業後,隨即赴「知本分教場」任職。

 1905年獲推薦保送「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現在台大醫學院的前身)就讀,1909年畢業,成為台灣原住民有史以來第一位受西式訓練的正牌醫生。

並於1925年或台灣總督府 授與「紳章」。(以上轉貼砂城子軒部落格~本文摘錄於台灣放輕鬆5-台灣原住民;詹素娟等撰文;2001出版;P.123-P.124)

 

(以下為轉貼~出處在文末)南志信在台東醫院服務二十年,職務曾至「醫官補」一職,然後自公職退休自行開業,名為「南醫院」,其後再行醫十七年。

那個年代醫生是不分科的,什麼病都必須看,不過,據說他對瘧疾和恙蟲病,特別有心得,但是真正受台東地方父老 ,不分族群如神般地崇敬他的原因,是他的醫德。在那窮困的年代,他免費為窮困的人家診治,並提供葯品。傳說他平時為人平和親切,但是診療時卻十分嚴肅。

他常會先問看起來沒有食欲的病人吃了沒,如果病人說吃不下,會遭到他厲聲叱責說:「不吃,怎麼會好,你先吃,我才給你看病。」然後請他的妻子準備飯菜給病人吃後,才為他診治。

1946年,台灣光復後的一年,他六十歲,已步入晚年,但人生卻進入另一個轉捩點。他由治病的醫生,轉為治社會的政治家。他長期累積的聲望,使他獲台灣省臨時參議會的推選,成為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的台灣代表,開啟了他的政治生涯。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台灣發生二二八事變,兩個月後的四月三十日,國民政府發佈他擔任台灣省首任省府委員,在危疑的年代中負責往原住民部落進行安撫亂後民心的任務。聽說在途中曾遇暴徒,但幸有善於柔道武術的長子南信一同行保護,使他免於受害。

下圖:(前排左二我曾祖父、後排右一就是我舅公南信一)

附註:我對我舅公南信一還很有印象~他是個很開朗的人~

只要來到我家門口就會開始大喊~我很多叔叔伯伯都是這樣~人還沒到聲音就先到了~

他會把銅板放在手上變戲法給我們姐弟看~

最後再把錢給我們去買糖吃!! 

(以下文章為轉貼)

南志信自一九四七年起至一九五八年(七十二歲)過世的十一年間,先任台灣省政府委員,後改任兼職的省府顧問,他以一貫的認真精神,為台灣原住民爭取最大的權益空間,其中有四件事,最能作為他從政生涯的代表寫照:

 

第一•  他有鑒於「高山族」一詞帶有濃厚的歧視味道,曾建議政府「盼能明令規定改為台灣族」。

 

第二•  他為台東縣爭取到建設卑南溪大堤防洪的工程建設,為台東居民解除了每年洪水期來自卑南溪的水患,據說爭取過程中,曾晉見蔣中正總統當面力呈建堤的重要性。

 

第三•  籌設「台灣省山地建設協會」的人民團體,並出任首屆理事長。任內向省政府爭取撥用,當時位在羅斯福路一段的省府委員辦公處作為「山地會館」之用,為北上的原住民同胞提供一處落腳之所。

 

第四•  有鑑於原住民社會醫療落後,傳染病橫行,特向省政府建議更積極的衛生政策。據莊永明先生 1998年所寫的《台灣醫療史》中記載了他與同任省府委員的醫校學弟「杜聰明」先生,共同努力促成高雄醫學院開辦兩期「台灣省山地醫師醫學專修科班」,培養了與他早年志向相同的醫界後進,為更多原住民病患服務。

 

南志信於民國四十七年八月十三日晚上,病逝於省立台北醫院,享年七十三歲。在這七十三年的歲月裡,南志信歷部落半自主時代,經清末、日治時期,到民國以後,跨歷三個時代,三種政權。生在台灣各方面變動最烈的年代,但他走在時代的前端,一一經歷族人所未歷的經驗。

 

見過他,聽過他的事蹟的人,都說他聲如宏鐘,精神飽滿,對人親切,但看病嚴格。對外面的世界,以及新文化的接觸,他都採取開放的態度。但,在政府鼓勵同化(皇民化、平地化),及危疑易遭政治清算的年代裡,他並未喪失自己的族群認同,反而以積極的作為,努力為台灣原住民爭取政治、經濟、健康及生活等各方面的權益。

他是好醫生,也是優秀的政治家,他學最新的知識,擔任最高的官職,但他也未因此而高高在上。

他很少喝酒,但是不嫌棄與族人一同蹲地飲食,甚至以傳統的方式,用手抓菜,愛食平地人與日本人視為野蠻的食物。在不確定的年代中,他穩穩地做著能做、該做的事,成就了讓後人景仰的事業。

   

資料來源: 《台灣原住民》、《台灣原 YOUNG原住民青年雜誌》20044月號,第六期。

 

在這裡我也要鄭重申明~

大家都以為原住民愛喝酒~

其實也有不愛喝酒的原住民~

我曾祖父不愛喝酒~

至於祖父(因為我爸是遺腹子對他瞭解的不多~)

不過我猜想他當醫生要幫病人看病~應該也不愛喝酒~

 

我老爸在我叔伯輩當中是最不會喝酒的~

所以我們家的小孩都酒量很差啦!!!

 

如果票選不會喝酒的原住民家庭~

我們家應該是第一名吧!!!

 

有關曾祖父的介紹先到這裡~

過二天再來舖文介紹一位和我們家族淵源頗深的卑南族大頭目-馬智禮!!

 

Umi 2023-06-15 01:45:39

可以多跟我說這個的歷史嗎?

Saya 2021-09-26 13:17:29

我是永成叔叔的女兒,版主應該記得我吧?🤗

春藥哪裡買 2020-01-11 16:38:11

挺好~!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