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9 15:38:13蕙君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一直都很喜歡電視、電影導演—鈕承澤的戲,透過他時而靜止又時而慢速的鏡頭,我們總是可以清楚地看見他強烈想要傳達的情感以及個人意見,我喜歡在電影裡找到「意見」,因為有了導戲人自己的想法,一部兩小時左右的電影,才可以一再地在腦海中重播好幾個兩小時,直到終於沉澱下來,甚至化成自己的文字,電影才算落幕,這是看電影所得到的最過癮的禮物。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是自己今天凌晨剛剛看完的,鈕承澤的新電影。
電影裡的主角,是個想要「有一個作品」,於是企圖從電視圈跨足電影圈,然後滿嘴髒話的「導演」—豆子﹙其實就是鈕承澤自己﹚,從開始的藝人和街頭抽樣訪問,到後來的故事進行,導演用晃動的DV鏡頭,還有幾乎就是真實生活的紀錄片手法拍攝,因為實在太過真實,真實得從電影開演的六十分鐘之內都是髒話、醜聞,還有各種奇怪的咒罵聲滿天飛,讓本來只想好好坐在一邊看網路小說的老公大人,都忍不住生氣地問:「妳看片子都不先挑過的嗎?最討厭聽到別人滿嘴髒話,有夠吵!真的不知道,妳到底在堅持什麼,為什麼不能換支片子,或者乾脆關掉?!」唉,雖然電影才看到一半,已經讓我的老公大人有一種「不關掉就吵架」的激動,但我的心裡正偷偷竊笑著,因為我知道,讓人看了、聽了電影之後就忍不住生氣,其實就是導演的目的,哈。
回到電影開場,我們先在一個接一個的訪問裡,聽見每個人之所以不快樂的理由,接著再在這麼多這麼多不快樂的人之中,聽見有一個正在心裡說著「我最不快樂」的人,那個人就是豆子。
他帶著自以為媽媽只愛弟弟、只想擁抱弟弟的「童年傷害」,憤恨不平地長大,有了深愛的女友,卻不停地向外尋求性和慾望的滿足,好不容易可以申請電影輔導金,卻還想要得到更多更多的金錢,做更大更大卻不可能實現的夢,所以,他開始有理由扮演女藝人和企業主之間的皮條客、上酒店、吸毒、和黑道老大來往,還有說越來越多放肆、傷人的狠話,導演不停地利用真實和低俗的髒話、咒罵轟炸觀眾,讓觀眾隨著這些激烈的語言變得激動、憤怒,不是為了證明我們聽得懂多少髒話精髓,而是要我們看見一個病態、不快樂的人的樣子究竟有多猙獰,直到觀眾的忍受程度跟著劇情一路攀升到達了最頂點﹙我的老公大人就是在此時此刻抓狂、生氣的﹚,當他骯髒的語言飆到最高峰,荒誕的行為放縱到了幾近瘋狂的地步,一切的瘋狂才終於隨著豆子對女友的坦承、媽媽遲來的解釋與擁抱中平息,重新回到正軌,直到下一次的考驗來臨……。
然後電影再一次回到隨機訪問,相同的訪問現場、相同的受訪者,甚至相同的背景音效,這一次受訪者回答的問題是「我為什麼快樂?」,於是我們看見,每一個人在回答問題時的嘴角和眉間都無意識地流露出「我真的很快樂」的微笑,很有趣吧,在這麼多相同的條件之下,只是回答的問題不一樣,受訪者尋找生命經驗和心裡的情緒也跟著不一樣,因為他們都做了選擇,選擇快樂或者是不快樂。
電影本身沒有太多驚悚、扣人心弦的劇情安排,但是接二連三發生的事件、每一次做的決定,都像是在影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選擇,再藉著一句又一句充滿情緒、粗俗的對話,緊緊串聯整個故事,形成強烈的戲劇張力,然後提醒我們,人生的方向或許不能準確地用快樂?不快樂?這樣的二分法來決定,然而,身而為人最驕傲的,就是在我們面對個人表現或困境的時候懂得「選擇」,選擇我們想要的生命態度,當我們選擇了向著陽光走,雖然可能要抬手遮住刺眼的陽光,但是一次的疼痛卻能夠交換過得更好的可能,當我們選擇朝著黑暗前進,期待背水一戰的機會和勇氣,或者乾脆乘著重力加速度,無止盡地向下沉淪,應該怎麼做,電影沒有告訴我們,因為選擇的權利握在我們的手上,不在導演那裡。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是自己今天凌晨剛剛看完的,鈕承澤的新電影。
電影裡的主角,是個想要「有一個作品」,於是企圖從電視圈跨足電影圈,然後滿嘴髒話的「導演」—豆子﹙其實就是鈕承澤自己﹚,從開始的藝人和街頭抽樣訪問,到後來的故事進行,導演用晃動的DV鏡頭,還有幾乎就是真實生活的紀錄片手法拍攝,因為實在太過真實,真實得從電影開演的六十分鐘之內都是髒話、醜聞,還有各種奇怪的咒罵聲滿天飛,讓本來只想好好坐在一邊看網路小說的老公大人,都忍不住生氣地問:「妳看片子都不先挑過的嗎?最討厭聽到別人滿嘴髒話,有夠吵!真的不知道,妳到底在堅持什麼,為什麼不能換支片子,或者乾脆關掉?!」唉,雖然電影才看到一半,已經讓我的老公大人有一種「不關掉就吵架」的激動,但我的心裡正偷偷竊笑著,因為我知道,讓人看了、聽了電影之後就忍不住生氣,其實就是導演的目的,哈。
回到電影開場,我們先在一個接一個的訪問裡,聽見每個人之所以不快樂的理由,接著再在這麼多這麼多不快樂的人之中,聽見有一個正在心裡說著「我最不快樂」的人,那個人就是豆子。
他帶著自以為媽媽只愛弟弟、只想擁抱弟弟的「童年傷害」,憤恨不平地長大,有了深愛的女友,卻不停地向外尋求性和慾望的滿足,好不容易可以申請電影輔導金,卻還想要得到更多更多的金錢,做更大更大卻不可能實現的夢,所以,他開始有理由扮演女藝人和企業主之間的皮條客、上酒店、吸毒、和黑道老大來往,還有說越來越多放肆、傷人的狠話,導演不停地利用真實和低俗的髒話、咒罵轟炸觀眾,讓觀眾隨著這些激烈的語言變得激動、憤怒,不是為了證明我們聽得懂多少髒話精髓,而是要我們看見一個病態、不快樂的人的樣子究竟有多猙獰,直到觀眾的忍受程度跟著劇情一路攀升到達了最頂點﹙我的老公大人就是在此時此刻抓狂、生氣的﹚,當他骯髒的語言飆到最高峰,荒誕的行為放縱到了幾近瘋狂的地步,一切的瘋狂才終於隨著豆子對女友的坦承、媽媽遲來的解釋與擁抱中平息,重新回到正軌,直到下一次的考驗來臨……。
然後電影再一次回到隨機訪問,相同的訪問現場、相同的受訪者,甚至相同的背景音效,這一次受訪者回答的問題是「我為什麼快樂?」,於是我們看見,每一個人在回答問題時的嘴角和眉間都無意識地流露出「我真的很快樂」的微笑,很有趣吧,在這麼多相同的條件之下,只是回答的問題不一樣,受訪者尋找生命經驗和心裡的情緒也跟著不一樣,因為他們都做了選擇,選擇快樂或者是不快樂。
電影本身沒有太多驚悚、扣人心弦的劇情安排,但是接二連三發生的事件、每一次做的決定,都像是在影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選擇,再藉著一句又一句充滿情緒、粗俗的對話,緊緊串聯整個故事,形成強烈的戲劇張力,然後提醒我們,人生的方向或許不能準確地用快樂?不快樂?這樣的二分法來決定,然而,身而為人最驕傲的,就是在我們面對個人表現或困境的時候懂得「選擇」,選擇我們想要的生命態度,當我們選擇了向著陽光走,雖然可能要抬手遮住刺眼的陽光,但是一次的疼痛卻能夠交換過得更好的可能,當我們選擇朝著黑暗前進,期待背水一戰的機會和勇氣,或者乾脆乘著重力加速度,無止盡地向下沉淪,應該怎麼做,電影沒有告訴我們,因為選擇的權利握在我們的手上,不在導演那裡。
宣傳信仰
2008-10-10 11:36:51
呵呵
創作坊的新理念----
向有光的地方走去!
不好意思
是核心理念
不叫做新理念
漏了一個字,差很多
這個理念,始終沒有改變
所以一點都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