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1 17:56:03多爸

2011.8.29(一)訪清水巖寺

那覺磺溪勝,山嚴水自清。
風光春不老,泉韻日長生。
白己連春繞,青將匝野呈。
流觴看鷺浴,濯足聽鶯嗚。
佛殿幽堪掬,禪房秀可迎。
徘徊憑玩賞,好景暢人情。

 

 

    因為南瑪都颱風的來襲,讓我多出了一天的颱風假,連日來炙熱難耐的暑氣,也讓秋台掃得一乾二淨,陰涼的天氣加上微微的涼風,實在是非常適合出遊的好時機,如果過了又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於是,我決定在清晨往社頭八卦山麓走訪久違「清水巖寺」。

 

    早上六點多騎著機車來到社頭清水巖寺,已經有十幾年沒有造訪這間古寺了,記得童年時期每逢大年初一,老爸總會開著車載著全家到固定的幾間廟宇巡禮一番,而清水巖寺就是重要的一站,除去過年的機會,平常實在很少有機會登門造訪。而這一次是我生平第一次獨自前往探訪,因此心情特別的不一樣。

 

   我從網路上蒐集到清水巖寺的介紹:「清水巖坐落於社頭鄉東大武山西麓,腹地寬闊,整座寺院四周環境幽雅,林木蒼翠掩映,恬靜安適,其勝景天成得天獨厚,相傳由泉州僧覺通師創建於清雍正八年﹝西元1728 年﹞初結草庵、潛思佛法,久後香火日盛,乾隆 23 年﹝西元 1758 年﹞以募化所得將茅蓬改建為寺宇,與徒眾拓荒植樹,就坑砌并導暗渠,名日「洗心池」,曲徑通幽叉有山泉清流,每當春和景明頗有遊觀之勝,「清水春光」曾譽為彰邑八景之一。清水巖主祀三寶佛及觀音菩薩等神祉,正殿懸有「慈雲廣被」、「南海慈航」、兩塊乾隆、道光年間古匾,廟貌採傳統建築,雕樑畫棟仍具有古色古香意境,在敬香禮佛的莊嚴肅穆氣氛中,伴隨暮鼓晨鐘飄盪迴唱,令人警醒踏實,沈澱心靈,觀心自在,讓您拋脫塵俗煩憂,活力湧現,重新出發。

 

    原本對這些歷史毫無概念的我,在歷經大學及研究所台灣歷史課程的薰陶後,才得以體會原來清水巖寺建廟歷史相較於其他廟宇而言可說是相當久遠,因此廟裡隨處可以發現許多清朝時期的木匾及木製對聯。然而與台灣其他歷史悠久的寺廟相較,他不僅沒有輝煌雄偉的建築形式,反倒保留了典雅古樸傳統閩南佛寺的建築風格。整個環境讓人感到清幽且平和。於清晨漫步可以讓人忘卻塵世的煩憂。

 

   外圍有護牆圍繞在四周,寺內有許多的古匾、古聯,正殿懸有「慈雲廣被」、「南海慈航」兩塊乾隆、道光年間古匾,寺內雕樑畫棟、古色古香,頗發思古之幽情。寺前則有立有「滴水清心」石碑,殿前有一「春光」涼亭,也有「龍池」。

   
清水巖寺還有日據時代列為我國三大名泉的『甘露泉』,和北投長壽泉、台東美人泉並稱台灣三大名泉,為天然湧泉、水質清澈、泉水甘甜,據當地居民描述盛裝回家的泉水連螞蟻都會靠近,且泡茶不留茶垢。因民眾過量取用,導致原泉水源枯竭,寺方在停車場附近採以自動販賣機方式供水,民眾投幣五元可提二十公升甘露泉。

   
9411月更增設一處木棧道,該棧道是由清水巖寺停車場連接長青步道,因狀式高架曲橋,造型特殊,故被稱為「木棧橋」,也成為這裡第三條木棧道,其他兩處木棧道,一處在十八彎挑鹽古道的上半段,另一處在清水巖溪木橋旁的停車場左側。

   
除外,寺內有一株樹齡約二百年『山茶樹』,山茶樹只有三公尺高,不易長大,極為珍貴,開出粉紅色山茶花,具觀賞價值,不少遊客都專程前來賞花。每期花期約兩個月左右,一般農曆過年是盛開期。

   
每年農曆2948619713714有例行祭典,總是有許多的寺廟組團前往遊覽、進香。

   
附近還有具原始風味『十八彎挑鹽古道』、可享受健康森林浴的『觀音五峰登山步道』、綠樹成蔭的『長青自行車步道』、可容納數百人露營烤肉區的『清水岩童軍營地』,是假日休閒旅遊的好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