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25 07:04:02漂浮的冰

父與子~那人 那山 那狗


由霍建起執導的1998年拍攝的大陸電影“那人 那山 那狗”,改編自彭見明短篇小說原著,描述一位即將退休的老郵差(大陸稱 鄉郵員)陪同接棒的兒子行走最後一趟工作旅程(大陸稱 郵路),影片色調充滿綠意,漫漫山中田野詩意化景色,途經湘南等地區,透過鏡頭與(兒子)第一人稱敘述,二個人與一隻狗獨行,緩緩敘述父子兩人互動與逐漸相互了解的情況。藉由每一送信站過程的人物故事,看著自己父親的背影長大的兒子終於知道數十年來,父親因堅守崗位(甚至兒子出生時也無法相伴)長期不在家擔任偏遠地居郵差工作的辛苦與意義,甚而冒著生命危險與犧牲健康。老郵差不時陳緬與妻子相識結婚生子等回憶中,也對兒子终至長大成人感到驕傲。

溫情幾乎是該片電影的主軸,全片帶有詩意與絲絲感傷和懷舊氣氛。反映東方文化中孩子與父母不擅表達親情,疏離卻又有對彼此難以割捨的眷戀。

兒子為曾以”藍宇” 一片獲得第38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劉燁飾演。導演霍建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初學美術之後開始拍攝電影,據報載與張藝謀、陳凱歌等同級,可劃入中國所謂“第五代”導演行列。

看完本片突然想起以前電視報導的孫子把阿公的愛心麵線早餐偷偷丟在路上的報導與私人瑣瑣碎碎的一些陳年記憶。本片故事平實細膩而溫馨感動,還有濃厚的人情味,除老郵差固定探望等孫子的老奶奶五婆並自掏腰包”製造孫子來信寄錢”念信給老奶奶,撫慰一位獨居老人思念孫子的孤獨心靈外,我特別喜歡子揹父過河部分與老父高興聽到兒子叫一聲”爸”。

此外,父親細心交待兒子郵務工作要訣和務實體認,兒子將脫離過去擔負父親不在家時唯一男人重責(下田工作並照顧母親後等)一一交待父親家庭鎖事(不要下田碰水工作,招惹村長)和母親咳嗽乙事等橋段,現實和回憶也相互交錯的很好。其實父子二人早以互相體貼體諒,只是之前沒身陷獨處,缺乏不得不對口溝通的機會說出吧。

我想子承父業,繼承傳遞的還包含對居民的愛 /人情味與信任.。工作的意義和神聖是人的情操賦予的吧。父親告訴兒子山裡的人是有理想的,不是困守山間艱苦什麼都沒有,同樣郵路走久了,接觸的人,最難得的是鄉親們,那一段,我以為小人物散發的光,反而更見其情感可貴。

兒子遇見甜美的侗族少女,雖心頭一陣漣漪,父親也預知兩人會有交集的一日,編劇上兩者父子際遇有所連結,兒子因意識到母親也是山地少數民族,當年為愛情而離開長大的家鄉山野的苦與鄉愁,或許而有所保留吧。我反而覺得背後其實還有擔心身為山間偏遠地居郵差之妻,需獨立持家,註定和母親一樣要面臨孤獨與守候。就像影片的主角兒時覺得父親不愛他,老不在家過年,不了解缺席的父親對村民的重要性,父親不是自己獨有的吧。


關於片中的初始與結束和不斷循環:
"第一次" :父親放心不下,不得不陪伴兒子也不捨地進行”最後”一趟郵路旅程,那是兒子"第一次"挑戰也是父子二人真正"第一次"相處吧。片尾最終兒子和老二獨自開始接續父親的工作,终了畫面則為父親望著兒子離家的背影,终消失於父親視線中結束。

關於影片常出現的意象:
"門"的框架彷若框住人與人的聯繫網絡,"橋 "也是,如古典詩詞文學中常有的橋上相送的意象代表不斷地相送相迎,分離與等待(等信/等孫子/等先生/等人)。
音樂串場也蠻有意思,收音機傳送姜育恆"驛動的心"和蔡琴 "恰似你的溫柔"都是台灣流行老歌。像清晨侗族姑娘煮食和郵差兒子聊天時,收音機音樂播放的是西洋歌,歌詞I do not want to say goodbye to you.....多少也藉詞寓意偷偷地反映情境。

隨行的狗兒老二真的很可愛,演技不賴,除了引路嚮導,發聲告知村民”郵差來了”,還能充當老郵差的休息腳墊,也飛身搶救接住狂風飛走的信件!

最後忍不住懷疑導演是極度懷舊的人吧,刻意營造片中烏托邦般單純,是個電視未入侵的世界。總之本片攝影美術和編劇,演員演出都具一定水準,值得一看!
喜歡溫馨故事和有父子感情糾結情結的人最好準備衛生紙拭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