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8 19:31:41歐布萊恩

可及性社區:再現理想國 – 銀河世紀2

戶外空間應該使用景觀工法做設計

 

銀河世紀第一波公共空間無障礙環境改善並不是全部都是可及的。原因是這些公共空間的規劃設計是以建築工程概念為基礎。建築工程習慣以地坪高差做拼接、以矮牆做界定,更喜歡以切割空間為創意。這些工法或許適合應用在建築物的內部,若應用在戶外空間卻非常容易造成空間上的障礙。銀河世紀的中庭空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第一波無障礙環境改善中,吳先生除了改善前面提到的項目,他同時也做了複層別墅前的步道和木架下的休憩空間可及性的改善。然而這些做無障礙改善的工程並未達到可及性的目的。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以為改為斜坡道就是做了無障礙,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導致現在無論是舊建築物改善或者新建築物的設計,建築師們還是習慣以傳統的台階做建築物入口設計,然後再額外加設斜坡道。有些建築師甚至還刻意強調斜坡道的存在,據說這是建築物無障礙勘檢人員的最愛 殘障坡道等同無障礙的觀念真是要命的錯誤。

 

銀河世紀的住宅類型分三種:電梯大樓、複層別墅和獨棟別墅。這種複合式的住宅安排正符合挪威的住宅規劃理念。挪威的住宅規劃中強調保障至少三之一的住宅單元是完全的無障礙。乍看之下似乎不可行,但其實很容易。我就以銀河世紀為例做說明:

建築物部分

所有臨地面的住宅單元確保可及的狀態,包含電梯大樓各樓層、複層別墅的下層,及單棟別別墅的地面層。建築物內部空間不在此做討論。

 

戶外空間部分

1 確實以景觀工法做戶外空間的規劃設計

2 避免斜坡道的存在

 

或許你不了解景觀工法與間築工法的差別在哪裡,但它們的誤用卻是導致環境障礙的主要原因。景觀工法的專業在於景觀師針對設計基地進行嚴格的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等基地調查分析之後,依據調查的結果自然產生需求功能設施。換句話說,戶外空間的規劃設計結果是來自環境調查分析的結果,而不是景觀師個人的主觀意願或業主的強求。更進一步說明,當自然的和人文的環境調查結果顯示某區塊的地貌、氣候條件、光影和動線適合某種活動產生時(例如草皮或者兒童遊戲場…),景觀師必須順著這樣的調查結果順應自然、融於自然帶出設計。而建築工法則完全相反,建築師可以自稱為藝術家,他們可以在人為的空間中任意揮灑創意。主觀地以功能需求為導向做設計,這樣的設計邏輯完全不能應用於戶外空間。時間已經證明這樣的錯誤。

 



銀河世紀的電梯大樓是我見過少數可以讓輪椅使用者從地下停車場直接搭電梯上到各樓層的建築設計。你或許會質疑說:怎麼可能?!無論如何這在我的人生經驗中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舉例來說,2012331我去參加文化大學景觀系三十週年慶,我把車子開進曉風紀念館的地下停車場。發現電梯前是幾近三十度的短斜坡,我沒辦法將輪椅停在斜坡上放手去按開關;好不容易按到了,門卻在我到達門口前關了。這就是大家都以為斜坡道就是無障礙的錯誤證明,我要強調斜坡道不等同可及性。

 

回過頭來再看看銀河世紀的電梯大樓。好險,銀河世紀的電梯大樓並沒有奇奇怪怪的特殊入口設計,這讓帶著輪椅的我可以隨時去拜訪大樓裡的鄰居,但是那些刻意將客廳地板抬高的住戶除外。

 




複層別墅建築入口設計

 


獨棟別墅的入口設計

 

沒有人可以說這樣的入口設計錯了。我只能說十幾年後的今天,原本活蹦亂跳的住戶已經開始發出抱怨的聲音了。因為他們有的年紀大了,有的膝蓋不管用了,有人得了痛風,不管怎樣都發現上上下下、忽高忽低的空間體驗一點也不好玩,也不再浪漫了。最明顯的是,住在這裡體弱的年長者無法像電梯大樓坐輪椅的長者一樣自由自在的到中庭。他們就這樣被關在滿是台階和樓梯的監牢裡。這些可能是年輕力壯的建築師所無法想像的。

 

雖然如此,我的理想社區理念還包括換個住宅住住看。現在的住宅觀應該是因需求可隨時更屋或換屋。舉例來說,銀河世紀住了兩戶劉姓親家,一戶住電梯大樓,另一戶複層別墅。兩家的子女都移居美國,只剩下年齡超過八十歲的老人家們,各別和他們的看護住在一起。不久前住在複層別墅的劉家奶奶過世了,剩下高齡且傷心的劉家爺爺。我知道劉家爺爺的目前的體力無法克服針對年輕人設計的複層別墅室內空間。因此,我非常想建議孤獨的劉家爺爺搬去和住電梯大樓的劉親家住,我可以以主委的身分幫忙申請公部門的在宅社會服務,在我看來這也是理想社區必要的策略之一。無障礙的電梯大樓還是可以讓老人家儘可能保持基本的活動空間和社交生活。

 

依據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規範改善的戶外設施只會讓景觀破碎且零亂

 

許多設計者習慣以最低標坐設計,加上台灣還沒有正式的戶外景觀工程規範。導致許多設計者只能依建築規範來進行戶外空間設計或改善,而結果往往是慘不忍睹。例如銀河世紀中庭在第一波無障礙改善工程中的例子。




步道上超陡的斜坡會讓輪椅翻覆,甚至腸子打結。

 




中庭木架區兩側額外附加的斜坡道,坡度尚可,但卻與整體景觀不相容。

 




照片中左邊的斜坡道是唯一可接近水池的通路。







水池四周的空間就在這些不高不低的地坪變化設計中失去了可及性。輪椅使用者根本無法從其他地方接近池塘。這樣忽高忽低的地坪設計正是我所謂的建築工法。雖然這座中庭的設計師受過景觀專業訓練的合格人士,但或許是他們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建築背景出身的。因此,在設計邏輯上仍然帶著濃濃的建築味。

 

水池問題和排水問題帶來第二波戶外可及性改善契機

 



社區的水池是一池死水,大家都期待能有所改變。透過問卷公投和未來願景的電腦視覺模擬,住戶終於凝聚了共識。

 


依據設計常理判斷,這個下凹的空間應該是兒童遊戲場中的戶外表演廣場。因為正好位在動線的捷徑上,已經成為鄰居必經之路。但是因為排水設計和維修不良每逢下雨必積水,造成行經此地住戶的困擾。改變設計的呼聲也很高。我在20117月擔任社區主委之後,決定趁著改善水池和排水工程的機會同時改善社區的可及性問題。

 

可及性的表現是融入具體環境設計中,是看不見任何殘障設施的。為了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疑慮與紛爭,我絕口不提無障礙改善。因為我知道大家對無障礙環境的錯誤認知是停留在殘障設施的設置和不合理的坡道設計。我在醞釀第二波的戶外可及性設計改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