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0 17:08:48歐布萊恩

台灣戶外空間可及性調查案例分享 – 國道三古坑服務區2


分區配置圖

國道三號高速公路古坑服務區2

這是18年前的設計,以當年的社會風氣而言,無障礙設計是嶄新的設計概念,多數的人都不知道「它」 應該是甚麼的風貌。在接下國道三的景觀工程設計之前,我因為郭瓊瑩老師的一句話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景觀建築研究所研究無障礙設計,並且以Democratic Design Process為題進行博士論文的研究。在美國5年的讀書經歷中,發現原來無障礙環境是看不見無障設施的。無障礙設計是一種翻轉設計習慣的設計態度,以更寬廣的態度包容環境與使用者。而古坑服務區正是我5年學習與觀察所得的體現。

標誌系統可及性設計
標誌系統是戶外空間設計最為關鍵性的部分,在台灣卻經常被忽略。尤其是在超大型停車場,因為缺乏標誌系統而導致駕駛者找不到自己的車子。有鑑於此,古坑服務區特別在區位辨識上和資訊告知上特別下功夫:從全區分區配置、指示方向、全區配置說明、語音播報、觸摸地圖、車道標示到設施設備所在等設計一應具全。



香花區

分區標示
古坑服務區依空間特色共分香花區、誘鳥區和生態區。這是大區塊的定位設計,提供方位的可及性以及旅客定位的需求。分區標示設計除了以立牌和圖例做分區區別之外,植物的特徵也是我應用的手法,例如利用植物不同的花色、氣味和質感做感官上的區別。



指示標示

指示標示
古坑服務區依據國際慣用圖例製做成指示標示牌,引導旅客所需的方向。立柱式的指示標示並不適合視障者讀取的需求,因此另外設計符合視障者可以獨取的點字說明和語音播報。視障者的導引方式以導盲磚和邊緣概念為依據。




可能是製作成本昂貴或者國內製作點字地圖的技術尚未成熟,配置圖上的點字部分只能以鋁板製作然後浮貼在地圖上。結果不僅不是很美觀,還因材質的關係,夏天觸摸起來非常熱。或許等整體社會共識達成了之後,大家願意花錢製作質感較佳且整體成型的觸摸地圖。




語音播報設計的發聲孔。這項設計必須在在工程完工之後根據狀況安裝與錄音。

分區配置說明
一般戶外空間只會在基地設置一處分區配置說明圖,因為古坑服務區的幅員廣大,因此我們在三個主要動線上均設置必要的全區配置說明地圖。全區配置說明圖是一般旅客必讀的設施,明眼人很快就可以看到地圖的所在,視障者則可以透過導盲磚和聲音找到地圖的位置。導盲磚在方向不明確的空間無用武之地,但是在兩端點階明確的空間卻非常有用。當然我們在古坑服務區鋪設的導盲磚屬於第一代,現在具開發者說已經發展到隱藏式的第三代了關於這一點我稍後會以專題說明。

分區配置圖上的資訊,眼明人可以一目瞭然,而視障者則可以透過地圖的凹凸線條、點字說明以及語音播報也可以讀取所需的資訊。可惜的是語音播報部分必須在整個工程完成之後才能製作,基於不明的原因並沒有被實現,相當可惜。在此順便跟各位分享我設計導盲系統的過程。首先,我依據圖面設計獎所有相關的圖文拿到台北新莊的盲人重建院,請他們幫忙翻譯成點字。接著我將這些點字資料至做成施工圖說,並製作特定條款規定承包者必須按圖施工之外,還必須在完工時請視障者驗收。至於語音播報系統亦然。全區分區配置說明只能有一套,忌諱出現一般使用和視障者專用兩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