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19 20:45:54eroca

台灣的未來,世界都羨慕

(eroca此文為台灣日報徵文大專A組優選,版權屬於台灣日報。)

公元2000年的秋天,台灣特別的蕭瑟,沒有政黨輪替後的喜悅之情,反之,舊政權結合強勢的媒體資源,向新生的本土政權進行了一次強而有力的反撲,事態嚴重的程度,讓台灣人再次嚐到了「怎麼反抗都沒用」的歷史悲情。

在此同時,日本當紅的早安少女組仍然人氣不墜,主打歌「love machine」因為在不景氣中唱出「未來是光明的,人人都有工作的希望」、「日本的未來,世界都羨慕」而聲名大噪,早安少女的微笑感動了許多日本國民,成為日本票選第一的「微笑皇后」。

台灣的青少年並非不思考國家的前途,在11月初某基金會對台灣19歲左右的大學生所做的調查中,最令他們煩惱的事情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緊接著,世棒賽在台灣開打,一群群大學生成群結隊拿著國旗進場加油,熱情的程度,不輸給包機趕場的海外台僑,清楚的顯示,也許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模糊,但追求「國家」的精神需求是和長輩們一樣的。

然而,我們要如何幫青少年們釐清認同的問題呢?或者說,我們如何讓他們未來不論本省外省能夠說出共同的主張,擁有自己的國家?目前許多本土意識的論法承襲自20多年來民主運動的傳統,以突破思考禁忌和制度限制為主。

然而,現在的青少年生於禁忌後的時代,不用時時擔心違背思想教條,因此,認同的追求,必須從長時間的歷史經驗推敲出共同的情感。我認為,在大環境時不我與的時刻(如同詩人李敏勇詩中「語言,找不到出口」的時代),其實有一股更深層的意志在包容不同族群的生存,這種意志,就是李前總統說的「生為台灣人的悲哀」。

台灣人的悲情,是一部值得歌頌的史詩,不但孕育了民主運動,產生了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或蕭泰然「1947 序曲」等偉大的藝術作品。因為悲情所產生的同理心、包容力,超越族群和國界的藩籬,我們可以說,悲情醞釀出一股向上提升的力量,使得台灣內部超越歧見,不斷的進步發展。這股深層的精神力量,必須透過歷史經驗得傳承來獲得,也就是讓新的一代瞭解「正確的史觀」,讓他們有客觀表述自我的能力。如果,青少年連「我是從何而來,未來作何決定」都要小心聽從別人的意見,又如何期待他們去整合不同意見,協力開創未來?

如此說來,修訂國高中歷史教科書,成了刻不容緩的事,目前的教科書美其名教的是中國史,不如說是中華民國法統史,是威權時代留下來服務「政治正確」的歷史,國中尚有「認識台灣」的教材,客觀的教導台灣歷史,到了高中教科書,台灣成了中國歷史分支,十足的偏安王朝,認同的混亂,清清楚楚的寫在教科書裡,留給學生自己去傷腦筋!莫說歷史的教學被族群意識壟斷難以改變,早在91年天下出版的「發現台灣」就提到明治維新是台灣近代化的基礎。

深耕本土化,是世紀初台灣最重要的工作,在沈默了半世紀之後,老一輩的台灣人開始講述過去的經歷,和自己長期以來的堅持,在「李登輝學校的教誨」第168頁中提到「在多元化社會之上還有更大的東西存在,那就是國家,大家起來遵守和維護」,我們必須讓年輕人認識到,沒有自己的國家,就無法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

期待有一天,也能聽到台灣的少女唱出「台灣的未來,世界都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