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29 16:53:39黎耀飛
【誰怕魔鬼】最少人讀完的暢銷書
【這篇文章原本應該出現在10月27日《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的《以筆為眼》專欄裡,但因為第二段涉及禁書的情節,主編的上司認為有傳播禁書內容之嫌,可能會有麻煩,於是在25日傍晚透過主編來電 “協商” 。我被告知,根據報社一貫的處理方式,要嘛我修改第二段,輕描淡寫帶過;否則嘛報社就抽掉不登,並以小啟告知讀者, “本期《以筆為眼》文化點評專欄因故暫停一期,不便之處,尚祈鑒諒為盼” 云云。那時我人在新關仔角,便跟主編說,我回家後再看看如何修改,晚上11點以前搞定給他。幾分鐘後走在葛尼道上,大概是被新關仔角的晚風吹醒了,我致電主編,說我不想修改。但我又不願意被 “因故” 處理掉,於是跟主編 “協商”,要求把 “故” 改成 “特殊原因”。主編說他可以接受,但必須先跟他的上司商量。十幾分鐘後主編來電,說可以 “因特殊原因” 處理。所以呢,大家在《星洲廣場》看到的就只是: “本期《以筆為眼》文化點評專欄因特殊原因暫停一期,不便之處,尚祈鑒諒為盼” 。
文章如此寫法是否觸犯與禁書相關的法律,我不知道。涉及的是內政部,還是內在的內政部,也不便揣摩。(如果有人知道,記得要告訴我哦)】
魯西迪(中國學界譯為拉什迪,更符合英文原名Rushdie的發音)以榮獲英國地位最高的布克獎(The Booker Prize)的第二部長篇《午夜兒女》(Midnight’s Children,1980年出版)奠定其小說大師的地位,但讓他災難性地變得舉世皆知的,則是出版於1988年,並在1989年令他被伊朗精神領袖科梅尼的一道教令追殺而躲躲藏藏超過十年的第四部長篇《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這部曾掀起腥風血雨,並在全球各地吸引了許多炸彈而把自己炸得火紅的小說,在中文世界經過了漫長的冷處理,並隨著“魯西迪事件”的全球效應冷卻數年之後,終於在10月中由台灣雅言出版社以譯者佚名的方式推出,卻因為911恐怖後遺症未癒,又恰逢印尼峇里島和菲律賓三寶顏爆炸事件添加火藥,而頓時變得滾燙起來,以致幾位有點被嚇昏了頭的國民黨立法委員連忙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考慮列它為禁書,以免它在台灣島民忙著拚經濟的時刻,把恐怖分子的炸彈吸引到寶島來。
是怎麼樣的內容,讓《魔鬼詩篇》如此嚇人?小說中令回教世界震怒的地方,包括把以穆罕默德為原型的先知命名為具貶意的“魔罕德”(Mahound),將“魔罕德”描述為投機的、有情慾和物慾的商人,並且以穆罕默德妻子的名字命名書中的妓女。最嚴重的是,在第六章,魯西迪透過“魔罕德”及其書記賽爾曼之間的交手,對可蘭經作為神諭的可信度提出了質疑。賽爾曼的任務原是記錄透過“魔罕德”之口傳下來阿拉的聖言,然後覆頌一遍讓“魔罕德”確認。他後來對那些神諭是否真的來自阿拉起了疑心,便決定進行試探,對“魔罕德”口頌的神諭作了些微改動,故意“以我凡俗的詞語污染聖言”,比如將“基督徒”擅自改為“猶太人”,結果“魔罕德”竟然沒有發覺,而令他震驚不已:“天啊,如果神的傳言者也無法分辨我那拙劣的詞語和神的啟示,這說明了什麼?關於那些神聖的篇章,這又說明了什麼?想到這裡,我發誓,我震驚得連靈魂也顫抖了起來。” 從此,他對“魔罕德”及其宣揚的宗教失去了信心。這樣的情節,是回教徒無法接受的。它對可蘭經作為阿拉所傳諭的絕對真理提出了質疑,從根本上挑戰了伊斯蘭立教的基礎。科梅尼在他的教令裡宣稱,《魔鬼詩篇》是“反回教、反先知、反可蘭經”的,關鍵就在這裡。
然而,從世俗的角度來看,魯西迪只是把穆罕默德從虔誠穆斯林眼中的完美、聖潔的先知,還原為歷史上有血有肉、有美德也有缺陷的人,並從後啟蒙理性主義的立場,對宗教經典的絕對性表示懷疑。類似的挑戰性作品,先前有希臘大作家卡山扎基(Nikos Kazantzakis)的《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這部受爭議的小說後來被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拍成電影,也引起了部份基督徒的強烈抗議,認為作者刻意醜化耶蘇基督。魯西迪和卡山扎基的處境幾乎是一致的:作為世俗的、後啟蒙時代的懷疑主義者,他們面對的,是抗拒啟蒙理性的、宗教的絕對主義者的反挫。
話說回來,作為一本小說,《魔鬼詩篇》其實不容易消化。魯西迪繼承了歐洲小說由拉伯雷(Rabelais)、塞萬提斯(Cervantes)、斯威夫特(Swift)、斯特恩(Sterne)、菲爾丁(Fielding)、喬伊斯(Joyce)所代表的諷寓傳統,又加入了許多印度社會、歷史和文化元素,包括烏都、興都和阿拉伯辭彙,在閱讀和翻譯上十分考人耐力。網路上就有人反映,說中譯本難以卒讀,看了兩頁便放棄。在馬來西亞我們還沒有機會公開檢驗(應該是沒有機會了,因為它在十幾年前便是禁書)中譯本的品質,但我想即使譯文不錯,也還是不容易讀。從英文本看來,其難度委實比《尤里西斯》差不了多少,雖然成就還比不上喬伊斯的。不過,由於其轟動效應,除非台灣政府也被嚇得頭殼壞去而把它禁掉,《魔鬼詩篇》中譯本極有可能步其英文本之後塵,躋身最少人讀完的暢銷書之列。
文章如此寫法是否觸犯與禁書相關的法律,我不知道。涉及的是內政部,還是內在的內政部,也不便揣摩。(如果有人知道,記得要告訴我哦)】
魯西迪(中國學界譯為拉什迪,更符合英文原名Rushdie的發音)以榮獲英國地位最高的布克獎(The Booker Prize)的第二部長篇《午夜兒女》(Midnight’s Children,1980年出版)奠定其小說大師的地位,但讓他災難性地變得舉世皆知的,則是出版於1988年,並在1989年令他被伊朗精神領袖科梅尼的一道教令追殺而躲躲藏藏超過十年的第四部長篇《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這部曾掀起腥風血雨,並在全球各地吸引了許多炸彈而把自己炸得火紅的小說,在中文世界經過了漫長的冷處理,並隨著“魯西迪事件”的全球效應冷卻數年之後,終於在10月中由台灣雅言出版社以譯者佚名的方式推出,卻因為911恐怖後遺症未癒,又恰逢印尼峇里島和菲律賓三寶顏爆炸事件添加火藥,而頓時變得滾燙起來,以致幾位有點被嚇昏了頭的國民黨立法委員連忙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考慮列它為禁書,以免它在台灣島民忙著拚經濟的時刻,把恐怖分子的炸彈吸引到寶島來。
是怎麼樣的內容,讓《魔鬼詩篇》如此嚇人?小說中令回教世界震怒的地方,包括把以穆罕默德為原型的先知命名為具貶意的“魔罕德”(Mahound),將“魔罕德”描述為投機的、有情慾和物慾的商人,並且以穆罕默德妻子的名字命名書中的妓女。最嚴重的是,在第六章,魯西迪透過“魔罕德”及其書記賽爾曼之間的交手,對可蘭經作為神諭的可信度提出了質疑。賽爾曼的任務原是記錄透過“魔罕德”之口傳下來阿拉的聖言,然後覆頌一遍讓“魔罕德”確認。他後來對那些神諭是否真的來自阿拉起了疑心,便決定進行試探,對“魔罕德”口頌的神諭作了些微改動,故意“以我凡俗的詞語污染聖言”,比如將“基督徒”擅自改為“猶太人”,結果“魔罕德”竟然沒有發覺,而令他震驚不已:“天啊,如果神的傳言者也無法分辨我那拙劣的詞語和神的啟示,這說明了什麼?關於那些神聖的篇章,這又說明了什麼?想到這裡,我發誓,我震驚得連靈魂也顫抖了起來。” 從此,他對“魔罕德”及其宣揚的宗教失去了信心。這樣的情節,是回教徒無法接受的。它對可蘭經作為阿拉所傳諭的絕對真理提出了質疑,從根本上挑戰了伊斯蘭立教的基礎。科梅尼在他的教令裡宣稱,《魔鬼詩篇》是“反回教、反先知、反可蘭經”的,關鍵就在這裡。
然而,從世俗的角度來看,魯西迪只是把穆罕默德從虔誠穆斯林眼中的完美、聖潔的先知,還原為歷史上有血有肉、有美德也有缺陷的人,並從後啟蒙理性主義的立場,對宗教經典的絕對性表示懷疑。類似的挑戰性作品,先前有希臘大作家卡山扎基(Nikos Kazantzakis)的《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這部受爭議的小說後來被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拍成電影,也引起了部份基督徒的強烈抗議,認為作者刻意醜化耶蘇基督。魯西迪和卡山扎基的處境幾乎是一致的:作為世俗的、後啟蒙時代的懷疑主義者,他們面對的,是抗拒啟蒙理性的、宗教的絕對主義者的反挫。
話說回來,作為一本小說,《魔鬼詩篇》其實不容易消化。魯西迪繼承了歐洲小說由拉伯雷(Rabelais)、塞萬提斯(Cervantes)、斯威夫特(Swift)、斯特恩(Sterne)、菲爾丁(Fielding)、喬伊斯(Joyce)所代表的諷寓傳統,又加入了許多印度社會、歷史和文化元素,包括烏都、興都和阿拉伯辭彙,在閱讀和翻譯上十分考人耐力。網路上就有人反映,說中譯本難以卒讀,看了兩頁便放棄。在馬來西亞我們還沒有機會公開檢驗(應該是沒有機會了,因為它在十幾年前便是禁書)中譯本的品質,但我想即使譯文不錯,也還是不容易讀。從英文本看來,其難度委實比《尤里西斯》差不了多少,雖然成就還比不上喬伊斯的。不過,由於其轟動效應,除非台灣政府也被嚇得頭殼壞去而把它禁掉,《魔鬼詩篇》中譯本極有可能步其英文本之後塵,躋身最少人讀完的暢銷書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