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響,很簡單,簡單就是達到HiEnd的捷徑。
或許有很多人的音響系統也是這樣組成的,特別是所謂入門級的組合。但我的系統不太一樣。它們,內在
的特質更簡單些。
CD唱盤,也就是那樣了。在試過不少部DAC之後,我總覺得它們會帶來一些不同,也可以說好上一些,但
就是不夠好到讓我覺得非有不可。
歐美的某些高價cdplayer和它比起來真像個沒有誠意的作品! 連SONY CDP-X55ES的CD門開關起來都像個藝術 ,我想您所說的歐美的高價的cd player,實在是太高價,不可否認的,日本的cd player的取及系統是一大特色,如SONY、Teac、Yamaha、先鋒Pioneer,CD門開關安靜無聲,但若說設計 的美感,金屬加工的層次,就遠遠不及歐美的產品 如krell的透明壓刻力上掀蓋,,...其他太貴就不說了.. 我主要想說的是日本的機器很棒是在機械的部分,毛病也少一些…
我的擴大機是一部用真空管推挽放大,每聲道只有區區38W的機器,用300B的單端8W的機器?抱歉,敬謝不敏。
喇叭是一對每聲道使用一支六吋半低音單體加上一支兩吋的Dynaaudio至自製系統。
這是一套使用「減法」到極致的系統
我減去了什麼呢?為了比較有條理的闡述,我先告訴你項目,再告訴你為什麼。
首先,就我的系統而言,前級擴大機是沒必要的。其次,我的擴大機是最單純的放大型態,它的內部結構
裡沒有一般擴大機所必須有的分相器。
現在,讓我告訴你,前級擴大機根本沒有必要的理由,甚至,在我的觀點看來,它的仍然存在幾乎只是商
業上的「陽謀」。當然,這樣的說法並不適用於仍在使用LP唱盤的人。
要瞭解前級擴大機的不必要,我們得先從以前它為什麼有必要談起。
在以前,我們的訊源有很多種,而且,重頭戲落在唱頭放大器身上,那時是LP當紅的時期。唱頭的輸出電
壓很小(一般來說,MM唱頭約為3~5mV,MC唱頭還要再小上十倍),而且,它的訊號在錄製時經過「預強
調」的處理,因此我們在設計唱頭放大器時不但要相當高的放大率(增益),還得很精確的將訊號「解強
調」,也就是還原成平直的頻率響應。後者是精確性的問題,但前者 ─ 將極小的訊號放大 ─ 卻有很高
的難度,因為它所處理的訊號小到很容易受週邊元件、環境的干擾。這時,為了盡可能純淨的將訊號放大
,最根本的作法就是把整個電路隔離出來,用獨立的箱子裝起來,更講究的,再把電源供應也隔離開來,
變成兩件式。換句話說,將單純的擴大機分成「前級+後級」乃至「唱頭放大/電源供應+高電平放大/電源
供應+後級」架構的根本思想也不過就是隔離。
然而,當CD已然成為主流後,由於CD的輸出電壓高(一般為2V),對「隔離」的需求已經不再那麼迫切。
當我們把前級擴大機裡面已經用不到的唱頭放大器拿掉後,所謂的line-only的前級擴大機,其內容事實
上已經所剩無幾。有興趣的話,你不妨把你的前級打開看看。
這樣的前級擴大機還剩下什麼呢?首先,一個訊源選擇開關,請注意,這只是一個開關而已,無論品質多
講究,是用轉的還是撥的、按的;是機械式、電子式還是數位式的,終歸它只是一個開關而已。假如你只
有CD,你會發現你根本用不到它,它總是指在CD的位置,而它的存在意義只不過是多了一段線和幾個銲接
點,有害無益。
上一篇:.單端或純A類後級的好處︰
下一篇:音響(音樂)根本是生活必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