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9-11 09:56:37艾瑞奇

為什麼是披頭(四)

聽過Napster嗎?

兩年多前曾經紅極一時的音樂交換軟體。有著一個外星人造型的外觀,銀灰色的臉龐加上寶石般的雙眼;美國的一個大學生以此著名的標誌向世人宣稱網路音樂交換時代的正式來臨。你準備好跟隔了半個地球遠的美國人同時線上交談、音樂交換、資源共享了嗎?

開始使用Napster是受到一位室友的影響,登入帳號和密碼之後就開始了這一連串音樂豐富的饗宴。首先你在搜尋的空白欄上打上Beatles幾個字,畫面延遲了幾秒鐘之後突然像想到什麼東西一樣嘩啦嘩啦的吐出密密麻麻的一大堆專輯名稱和曲目。

有整張專輯的(這種的最好了),有單一曲目的,有實況錄音的(這種最有臨場感),有地下版本市面上沒發表過的,還有已經絕版的,最誇張的是你往往可以在同一首歌曲找到不同的版本。懷疑什麼呢?趕快download下來吧。

就這樣,一張張完整的披頭專輯陸陸續續的成為我電腦硬碟裡的收藏;一張專輯四五十分鐘轉換成mp3,整整齊齊的排列在資料夾裡。

一開始只是試驗,沒想到後來抓上癮了,於是便一張一張專輯順著名稱找,所幸這種搖滾大團在每個樂迷的電腦裡輕輕鬆鬆就是一堆,你根本無須煩惱還有哪些專輯尚未被發現,因為你抓歌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所搜尋到的曲目。

有什麼比花大把大把的銀子去買一大堆令人心動的唱片更令人心動呢?答案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將別人電腦裡的好貨給免費擷取過來。那時候每個搜尋到的網友都有個ping值,代表了其空間上的距離與連線品質。

意思就是說一個ping值30的網友可能就住在你家隔壁巷子裡;而一個ping值500的人卻可能正坐在舊金山的一家商業辦公大樓裡開會,偷偷地用這個軟體下載歌曲。

食髓知味,只要是連線品質好的,ping值不高的,一律搜尋看看。這樣的作法雖然很花時間,但是一旦遇到大戶就不得了了,裡面的收藏量之豐富足夠讓你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

那時候Napster的速度仍嫌太慢,每秒兩至三K的速度雖然已經是個恩典。我很不貪心的一次只下載個八首,那些長短不一的條狀圖顯示出目前的進度,告訴你已下載的百分比;你可以悠閒的看場電影,泡杯咖啡再回來察看抓歌進度。

好了,該回來談談披頭了。

在交換軟體的協助下,我逐漸擁有每一張發行過的專輯;越聽越是欲罷不能。到底扣除掉一些娛樂性質過重和純娛樂小品之外,是什麼因素使這四個年輕人在未滿三十歲的年紀就已經發光發熱,創作出令人流連不以的傳世歌曲呢?

披頭的音樂就好像一座迴旋而上,直達天頂的樓梯;他們的創作與一般樂團不一樣的是,他們沒有低潮,沒有空窗期。一張一張的專輯實力不斷飆升,一直到最後一張團體錄製的專輯艾比路(Abbey Road)中達到極盛。其中艾比路專輯裡的B面更是成為往後三十年搖滾樂的模範對象。

從一開始比較不引人注目的"請取悅我"(Please Please Me)和"一夜狂歡"(A Hard Day's Night)開始就已經顯示出Paul和John的搭配功力,他們總是能夠創造出輕鬆悅耳的旋律,配合雋永清新的歌詞,為當時活在苦悶環境下的大英帝國人民帶來了一絲青春洋溢的氣息。

其中這個時期以一夜狂歡的表現較佳,這首歌後來有被拍成電影,雖然這是1964年由李察賴斯特導演以「實驗手法」創作的「仿」紀錄片式冒險喜劇,內容呈現的搖滾精神,卻是百分之百的披頭四。

角色中最嗆的還是保羅爺爺(威福瑞布蘭貝爾飾),當林哥史達安靜地孵在桌上啃書時,這位辣爺爺居然說:「你在看什麼?你的人生要浪費在這兒嗎?年輕人就該往外閒晃,去看看世界!」 從60年前的老人家口中迸出這等話,連前衛人士都甘拜下風呢!

這齣寫實卻又不真實,演員演技與歌聲自然流露的電影紀錄片中完整的呈現了當時歌手與製作經紀人間反抗的態度。也許拍攝的劇情是騙人的,但是披頭四的歌聲永遠不會騙人。那是試圖創造屬於他們自己團體規則的前衛表現,為了製造歡愉境界所流露出來的真情相對。

君不見後來Reallove的MTV中四個年華老去的披頭(藍儂還好)穿插著當年這部電影裡情節中四個身著深色西裝,看著彼此又唱又跳的披頭的年輕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