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9 09:02:02愛瑞克
交錯效應
藉由六度分隔理論來說故事的一部電影
什麼是六度分隔理論呢?
以下引自WIKI:
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就能建立起聯繫。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1933年—1984年)根據這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六個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
可是,超過三十年來這個理論所謂的人際連繫網(例如上述的「世界上所有人」)仍然有所爭議。從論文發表至今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很少。
電影的導演是李志浩,韓裔美國人,這也是他進入大螢幕的第一部作品
雖然引用六度分隔理論,但是電影看起來的感覺就是分開敘述不同的故事,然後用相當誇張的巧合將它連接,所以感覺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相當靠近,但是在我感覺不過是為賦新辭強說愁罷了
幾段短短的故事,都能夠再多說一點什麼,但是卻打住不講,跳接到另外一個人的生活,劇名交錯效應乾脆改叫做巧合算了
我們知道人與人的距離可能很近,所以無名小站有一個人際關係連線
讓我們知道我們跟其他人的距離有多近
但是就算很近又代表些什麼?無意義的關係不構成任何意義
我想說,畢竟這是導演的第一部電影
還可以再蘊釀久一點,來讓整部電影看起來更加完整
而不是明明只是幾段小故事,卻要裝成大電影
什麼是六度分隔理論呢?
以下引自WIKI:
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就能建立起聯繫。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1933年—1984年)根據這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六個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
可是,超過三十年來這個理論所謂的人際連繫網(例如上述的「世界上所有人」)仍然有所爭議。從論文發表至今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很少。
電影的導演是李志浩,韓裔美國人,這也是他進入大螢幕的第一部作品
雖然引用六度分隔理論,但是電影看起來的感覺就是分開敘述不同的故事,然後用相當誇張的巧合將它連接,所以感覺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相當靠近,但是在我感覺不過是為賦新辭強說愁罷了
幾段短短的故事,都能夠再多說一點什麼,但是卻打住不講,跳接到另外一個人的生活,劇名交錯效應乾脆改叫做巧合算了
我們知道人與人的距離可能很近,所以無名小站有一個人際關係連線
讓我們知道我們跟其他人的距離有多近
但是就算很近又代表些什麼?無意義的關係不構成任何意義
我想說,畢竟這是導演的第一部電影
還可以再蘊釀久一點,來讓整部電影看起來更加完整
而不是明明只是幾段小故事,卻要裝成大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