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3 13:52:46eric2634

Re:馬市長的問題在態度

記得前些日子(那時還沒四歲女娃這檔事), 陳文茜評論, 陳水扁是強硬式的陳全包(指權力掌握度), 馬英九則是溫情式的馬全包, 都是不與他人分享權力, 一把抓的全包型政治人物.

其實回想馬任台北市長這幾年中所發生的一些特定事件(任市長前的,屬陳年性質, 大可不究), 我心中也隱約有如此這般的感想.

民心善忘(結了疤, 就忘痛), 但民意"易喚"(說操弄也行, 隨便用都好), 好比流水, 朝夕可變矣!! (要特別強調, 一時的民意不見得是"較好的選擇", 甚至可能是"相當糟糕的建議案" , 以免誤會)


許岳弘
=========



馬市長的問題在態度 2005年01月13日


--------------------------------------------------------------------------------


馬英九市長如果生涯規劃只到此為止,市長任滿後退隱政壇,那麼他這一連串對意外事件的態度就沒什麼好議論。反正來日無多,春夢一場,也不在乎街談巷議了。可是,如果還有遠大的前途要奮鬥,現在這種鬆懈憊懶的態度就很致命了。說白了吧,想要爭取將來的總統大位,以目前這樣是不行的,通不過競選對手的質疑與挑戰;選民也不敢把大位放心交給他。


馬市長的慣性反應
遠的不說,從SARS和平醫院事件、捷運三重淹水事件、捷運掀頭皮事件,到市立醫院見危不救事件,充分顯示市府團隊的能力問題。而馬市長本人則在歷次事件中表現出五種慣性反應:知道很慢、反應很慢、處理很慢、等輿論吵翻天了才做出與輿論期望有落差的處理,並且態度通常很強硬。
此次5歲女病童被踢人球事件,讓社會義憤填膺,交相指責市立醫院和市府;台北市衛生局長張珩道歉並自請處分,馬市長還沒進入狀況,表示對張珩的做法不以為然,還參加前天的尾牙和辣妹跳舞。等發現事態嚴重,公憤難消之後才表示後悔自責﹐至昨日才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下才免除張珩兼任衛生局長。這叫「爬山拼腳力──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陳水扁當市長時,拔河拉斷市民手臂,羅文嘉馬上辭職,是正確的危機處理。馬市長個人的清廉孤高固然可佩,然而政治領袖不可或缺的魄力、決斷力則多有欠缺,事事顯得優柔寡斷、瞻前顧後。再看兩次捷運事件後他迴護捷運蔡總經理的態度,堅持不要蔡辭職,還說記一大過已經足夠,與民間期望蔡下台相去甚遠,予人護短不負責的不良印象。


三A影響人生成敗
馬市長是媒體寵兒,許多媒體常寧可違背新聞原則也要對他網開一面,報喜不報憂;但也禁不起他一再地凸槌。從這些事件馬市長的反應其實彰顯的是他的「態度」,一種鬆懈馬虎的態度。人生成敗受三A影響巨大:能力(ability)、企圖心(ambition)、態度(attitude)。能力決定收穫的多寡,企圖心決定爬升的高度,而態度則決定前兩者的程度。所以態度決定一切。馬市長的能力並不出眾,屬於中等而已;企圖心高出一般人,小時候曾立志當總統,值得喝采;態度嘛,如今看起來並不高明,這樣的三A搭配,叫人對馬市長的總統路怎有信心?沒有積極的態度支持,企圖心如何能落實?
成功是個三角形;左邊是知識,有知識的人也可能失敗;右邊是技術能力藉此運用知識,但有知識又有技能的人也可能失敗;底邊則是態度,失敗的人正是沒有站穩三角形的底邊。底邊才最重要。馬市長必須調整他對政策和團隊的態度上緊發條,拴緊螺絲;再放縱下去,非但對不起市民,也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事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