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7 17:48:42徐江屏
【十二樓書記】歷史的深刻挖掘
連啃了幾天枯躁的論文,午后重又找了篇有關觀光社會學的歷史考察的文章,熟悉的論述方式讓自己回想起那年夏天趕寫論文的乏味過程。同學說不過就寫篇學士論文,有必要展現那麼大的企圖嗎?只是當時沈迷在現象學的社會學誇張的理論情境裏,以為老靠向新馬實在無趣,韋伯又當紅,一不小心就可能寫錯或誤讀,不如找個冷門的題目。科學哲學是個不錯的主題,只是要圍繞著社會學打轉,和指導教授討論了「社會學如何而可能?」的基本命題,指導教授不置可否,只熱心的說了句:可別把自己弄擰了(當然不是那麼外省腔的,只是覺得他是這個意思)。年少輕狂心高氣傲,才沒管那麼許多,就一頭栽了進去。
後來才發覺教授的叮嚀並非全然沒有道理,雖然在整個寫作過程中並沒有得自於他任何的協助,畢竟系上走的還是實證主義的路子,我們這幾個愛搞怪寫理論探討的,總是和高談研究方法的大多數同學沒得討論,只能自己悶著頭讀,悶著頭寫。不論是在資料蒐集及研讀的階段,或是研究大綱提出與檢討,到後來著手書寫,似乎一步步走向痛苦的深淵,原本以為輕易就能上手(太過高估自己的實力),卻成了自我折磨的過程。尤其學長的一席問話:「你覺得這篇論文裏有多少是自己的東西?」幾乎就把原有的信心全折損光了。
仍記得那時一邊寫論文,一邊最享受的就是能讀些有關歷史事件的敘述文章或資料,這種興味從那時一直延續到現在,總以為在歷史的記憶中考掘出來的沈澱,不論是學術菁英的觀點或是庶民的看法,都會可貴的留下時代的記錄。就像前陣子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上讀到陳信行關於一九九○年三月學運的自我反思,對當時對抗體制的手段策略及對後來學生運動的觸發,有很深刻的反省,卻也讓當時特殊時空背景下的朦朧記憶有了具備學理基礎的再現。私人記憶當然有所謂的侷限,重現記憶場景自然可能產生選擇性的重組及後來再思考後存在的篩檢問題,是否就是歷史客觀的呈現,自然有待更多歷史資料的佐證。但標舉著歷史報告的角度,突顯的是某個面向事件的呈現,究竟是不是歷史真相,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就像當初讀鄭鴻生的《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恰正是對於曾經是隱晦遮掩的七○年代黨國威權體制遭逢碰撞的零星火光第一手的追憶,好奇心驅使之下,順著多年前意外購得趙天儀編寫的《台大哲學系事件真相》模糊的閱讀經驗,一條緊湊而具劇戲性的歷史張力隨著一個個論戰,一次次針鋒相對的對抗鮮明的舖陳出來。這才發覺,那段久遭掩埋的歷史原來還是有重現的一天。令人感到驚心動魄的是台灣曾經經歷過黨國威權體制壓迫知識社群逼使其噤聲無語的蒼白歷史,而曾經走過那一段人的心頭上時時浮現的深刻圖像,恰足以在適當的時候明明白白陳述了當前檯面上政治人物曾有的面貌。不是立場的問題,而是曾有的風雲。
而最近在《印刻文學生活誌》裏再讀到鄭鴻生的新作,接續《青春之歌》後白色恐怖陰影籠罩下苦悶青年的心情,對體制絕望後荒蕪心境的書寫。總以為那是無比巨大的心靈衝擊下磨刻心智的試煉,但卻是難以想像的沈重,逕自壓在對現況明顯有所體悟但卻無力改變的青年身上。而居然鄭鴻生仍能細瑣的寫起自記憶深處挖掘出的素材,試圖處理那段感傷的回憶。
對於那段懵懂的時代記憶,仍有人願意冷靜張望,是過人的勇氣,是去除枯躁生活氣質的良方。別人面對的是生命直接的威脅,都能昂然傲立,還有什麼理由再愁苦呢?(2004.12.9)
後來才發覺教授的叮嚀並非全然沒有道理,雖然在整個寫作過程中並沒有得自於他任何的協助,畢竟系上走的還是實證主義的路子,我們這幾個愛搞怪寫理論探討的,總是和高談研究方法的大多數同學沒得討論,只能自己悶著頭讀,悶著頭寫。不論是在資料蒐集及研讀的階段,或是研究大綱提出與檢討,到後來著手書寫,似乎一步步走向痛苦的深淵,原本以為輕易就能上手(太過高估自己的實力),卻成了自我折磨的過程。尤其學長的一席問話:「你覺得這篇論文裏有多少是自己的東西?」幾乎就把原有的信心全折損光了。
仍記得那時一邊寫論文,一邊最享受的就是能讀些有關歷史事件的敘述文章或資料,這種興味從那時一直延續到現在,總以為在歷史的記憶中考掘出來的沈澱,不論是學術菁英的觀點或是庶民的看法,都會可貴的留下時代的記錄。就像前陣子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上讀到陳信行關於一九九○年三月學運的自我反思,對當時對抗體制的手段策略及對後來學生運動的觸發,有很深刻的反省,卻也讓當時特殊時空背景下的朦朧記憶有了具備學理基礎的再現。私人記憶當然有所謂的侷限,重現記憶場景自然可能產生選擇性的重組及後來再思考後存在的篩檢問題,是否就是歷史客觀的呈現,自然有待更多歷史資料的佐證。但標舉著歷史報告的角度,突顯的是某個面向事件的呈現,究竟是不是歷史真相,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就像當初讀鄭鴻生的《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恰正是對於曾經是隱晦遮掩的七○年代黨國威權體制遭逢碰撞的零星火光第一手的追憶,好奇心驅使之下,順著多年前意外購得趙天儀編寫的《台大哲學系事件真相》模糊的閱讀經驗,一條緊湊而具劇戲性的歷史張力隨著一個個論戰,一次次針鋒相對的對抗鮮明的舖陳出來。這才發覺,那段久遭掩埋的歷史原來還是有重現的一天。令人感到驚心動魄的是台灣曾經經歷過黨國威權體制壓迫知識社群逼使其噤聲無語的蒼白歷史,而曾經走過那一段人的心頭上時時浮現的深刻圖像,恰足以在適當的時候明明白白陳述了當前檯面上政治人物曾有的面貌。不是立場的問題,而是曾有的風雲。
而最近在《印刻文學生活誌》裏再讀到鄭鴻生的新作,接續《青春之歌》後白色恐怖陰影籠罩下苦悶青年的心情,對體制絕望後荒蕪心境的書寫。總以為那是無比巨大的心靈衝擊下磨刻心智的試煉,但卻是難以想像的沈重,逕自壓在對現況明顯有所體悟但卻無力改變的青年身上。而居然鄭鴻生仍能細瑣的寫起自記憶深處挖掘出的素材,試圖處理那段感傷的回憶。
對於那段懵懂的時代記憶,仍有人願意冷靜張望,是過人的勇氣,是去除枯躁生活氣質的良方。別人面對的是生命直接的威脅,都能昂然傲立,還有什麼理由再愁苦呢?(200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