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課程重點精華
引自奇迹课程序言:
本书的内容
凡是真实的,不受任何威胁,
凡是不真实的,根本就不存在,
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这是《奇迹课程》开宗明义之言。它把真实与虚妄,真知与知见作了根本的区分。真知即真理,隶属于圣爱之律或是上主的天律之下。真理是不变的、永恒的、毫不隐诲的。人们可以不承认它的存在,却无法改变它的真相。它适用于上主的一切造化,唯有他所创造出来的才是真实不虚的。真理超越了时间及过程,无法由学习而得。它没有对立,无始无终,只是如此。
反之,知见的世界属于时间、变化、有始有终的世界。它根据的是诠释解说,而非事实。它属于生死无常的世界,因着人们相信匮乏、失落、分裂及死亡等种种理念,它才得以存在。它是由学习而来的,并非天赐;是凭着个人的知见偏好而做的选择。它的作用变化无常,它的诠释偏曲不实。
于是,在真知与知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出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对立的思想体系。在真知的领域内,所有思想均存在于上主之内,因为上主和他的造化共享同一旨意。至于知见的世界,则是由相信对立的理念以及分歧的个别意愿而形成的,不但永远相互倾轧,与上主之间已是冲突迭起。由知见而得的见闻状似真实,因为它只会让知者所愿看见的东西进入他的意识之中,于是幻觉世界便如焉形成了。正因为它的虚幻不实,他随时需要加以自卫。
当你陷入了知见的世界,你便坠入了梦境。若无外援,是难以脱身的,因为所感知的一切都向你证明梦境的真实性。上主早已赐下了最后的答案,唯一的出路。他一方面彻底了解真相,一方面也深谙人的幻觉而不受其弊,才能完成这一使命。圣灵的目的乃是教导我们如何扭转自己的想法,清除自己的错误,帮助我们由梦境脱身。为了扭转我们的思想,圣灵最得力的教材便是宽恕。然而,本课程既然对世界有它自己的一套界定,它对宽恕的真谛也有自己的界定。
我们眼前的世界,只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思想架构而已,也就是那些根深柢固的观念、期待和感受。“投射形成知见”(正文414页),我们是先往内看,决定自己想要见到什么样的世界,然后再把那世界投射在外面,形成外面眼中的事实。是我们自己对眼前事物的诠释,才使得它俨然如真的。如果我们想借知见来为自己的错误(如愤怒、挑衅的心态,以及缺乏爱心的表现)辩解,我们便会看到一课充满邪恶、毁灭、敌意、嫉妒及绝望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习宽恕这一切,这不是因为我们的“善良”或“爱心”,而是因为我们所见非真。是我们扭曲的自卫系统曲解了世界,才会看到根本不存在的现象。我们一旦学会认清自己认知上的错误,也就学会超越它们或“宽恕”它们;而在这同时,我们也宽恕了自己,我们的眼光才能够越过扭曲了的自我概念,直视上主在我们内如是所造的真我,亦即自性(Self)。
所谓罪,即是“缺乏爱心”(正文11页)。既然爱才是一切,罪在圣爱的眼中,只是有待修正的的错误而已,
并非必遭天谴的邪恶。我们内在种种不对劲、欲振乏力及有所缺憾之感,乃是基于我们坚信那操作整个幻觉世界得“匮乏原则”。准此观之,我们会设法在他人身上寻找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于是我们会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爱”他人;而那正是梦幻世界所谓的爱,没有任何错误比这个更严重了,因为爱是不能也就任何代价的。
只有心与心之间才有真正的结合,上主所结合的,没有人能够拆散(正文332页)。然而,只有在基督之心的层次上才可能产生真正的合一,而这种合一,实际上从未失落过。“小我”有意借着外在的肯定、外在的资产及外在的“爱”来自抬身价;上主所创造的自性(Self)则一无所求。它永远圆满、安全、充满爱心,亦受人所爱。它深愿分享,而非索取;只知推恩,而非投射。它一无所求,只愿与那意识到彼此之间富有的人结合在一起。
世俗中的特殊关系常是自私、幼稚、自我中心,而且颇具破坏性的。尽管如此,只要交托给圣灵,这些关系便能转变为世上最神圣的东西,也就是为人指出回归天国之路的奇迹。俗事常利用这些特殊关系作为排除异己及自立门户的最后绝招,圣灵却能够将它们转化为学习宽恕及由梦境觉醒的最佳教材。每一个关系都成了救治知见和修正错误的机会,每一个关系也都是透过宽恕别人而宽恕自己的另一个机会,每一个关系同时也都成了接受圣灵邀请以及忆起上主的一大良机。
知见是属于身体的机能,因此它的觉察能力有限。知见必须透过身体的眼睛来看,透过身体的耳朵来听,
它只能激发出身体内有限的反应。乍看之下,身体好像是自发自主的,其实它只能按照心灵的意向而反应。如果心灵想借用身体发出任何攻击型的行动,它便沦为疾病、衰老及腐化的牺牲品;如果心灵转而以圣灵的目标为目标,身体便成了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管道。只要有它存在的必要,它便百害不侵;当它不再为人所需时,它便安然长眠。身体本身是中性的,犹如知见世界中的一切。它究竟是为小我或圣灵效命,全凭心灵的意愿。
与肉眼之见相对的,便是基督的慧见。它代表的是力量,而非软弱,是合一而非分裂,是爱而非恐惧。
与身耳之闻相对的,则是为上主发言的神圣之音,即居住在我们每一个人内的圣灵。只因代表那渺小且分裂的那部分自我的小我哓哓不已,才使得圣灵的声音显得如此遥不可闻。实际的情况应该倒过来讲才对:圣灵发言时一向是准确无误,且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凡是不与身体认同的人,一定听得见他那充满解脱及希望的佳音。他必会欣然接受基督的慧见,以取代自己的卑微形象。
基督的慧见是圣灵的恩赐,是上主为了取代分裂的幻觉以及相信罪、罪恶感和死亡的理念所赐下的另一种可能性。这一个慧见足以修正所有知见上的错误,使外表看来相对立的世界重归于好。它的慈光有另一角度彰显了万物的真相,反映出真知的思想体系,使得回归上主不只可能,而且是必然的。
过去我们视为此人所加以于彼人的不义之举,如今已懂得,那只是对方求助及合一的呼吁。罪、疾病和攻击也被视为妄见呼求温柔及爱心的药方。如此一来,求成了我们的需求,因为他们既与我们一切同赴上主之道,没有我们,他们也许会迷途;没有他们,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路。
在天国中,没有宽恕这一回事,因为那儿根本无此需要。但在这世界中,宽恕是修正我们一切错误的必要过程。
唯有先施与宽恕,我们才可能拥有宽恕,因为它所反映出“施予与接受不二”的天国之侓。天国是上主为其神圣儿女所创造的本来境界,那是他们的永恒实相,纵使遭人遗忘,亦不曾改变分毫。
我们必须谨记宽恕之道,唯有宽恕能扭转俗世的观点。受到宽恕的世界成了上天之门,因为借着它的怜悯,我们终于能够宽恕自己。不定任何人的罪,自己也由此而得到了解脱。在弟兄身上承认基督的临在,我们也会在自己身上体认出他的临在。忘却所有的妄见,不再受过去所羁绊,如此,我们必会忆起上主来。超乎此,便非学习可达之境,但只要我们准备妥当,上主自会踏出最后的一步,引领我们回归于他。
所谓罪,即是“缺乏爱心”(正文11页)。既然爱才是一切,罪在圣爱的眼中,只是有待修正的的错误而已,并非必遭天谴的邪恶。我们内在种种不对劲、欲振乏力及有所缺憾之感,乃是基于我们坚信那操作整个幻觉世界得“匮乏原则”。准此观之,我们会设法在他人身上寻找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于是我们会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爱”他人;而那正是梦幻世界所谓的爱,没有任何错误比这个更严重了,因为爱是不能也就任何代价的。只有心与心之间才有真正的结合,上主所结合的,没有人能够拆散(正文332页)。然而,只有在基督之心的层次上才可能产生真正的合一,而这种合一,实际上从未失落过。“小我”有意借着外在的肯定、外在的资产及外在的“爱”来自抬身价;上主所创造的自性(Self)则一无所求。它永远圆满、安全、充满爱心,亦受人所爱。它深愿分享,而非索取;只知推恩,而非投射。它一无所求,只愿与那意识到彼此之间富有的人结合在一起。世俗中的特殊关系常是自私、幼稚、自我中心,而且颇具破坏性的。尽管如此,只要交托给圣灵,这些关系便能转变为世上最神圣的东西,也就是为人指出回归天国之路的奇迹。俗事常利用这些特殊关系作为排除异己及自立门户的最后绝招,圣灵却能够将它们转化为学习宽恕及由梦境觉醒的最佳教材。每一个关系都成了救治知见和修正错误的机会,每一个关系也都是透过宽恕别人而宽恕自己的另一个机会,每一个关系同时也都成了接受圣灵邀请以及忆起上主的一大良机。知见是属于身体的机能,因此它的觉察能力有限。知见必须透过身体的眼睛来看,透过身体的耳朵来听,它只能激发出身体内有限的反应。乍看之下,身体好像是自发自主的,其实它只能按照心灵的意向而反应。如果心灵想借用身体发出任何攻击型的行动,它便沦为疾病、衰老及腐化的牺牲品;如果心灵转而以圣灵的目标为目标,身体便成了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管道。只要有它存在的必要,它便百害不侵;当它不再为人所需时,它便安然长眠。身体本身是中性的,犹如知见世界中的一切。它究竟是为小我或圣灵效命,全凭心灵的意愿。与肉眼之见相对的,便是基督的慧见。它代表的是力量,而非软弱,是合一而非分裂,是爱而非恐惧。与身耳之闻相对的,则是为上主发言的神圣之音,即居住在我们每一个人内的圣灵。只因代表那渺小且分裂的那部分自我的小我哓哓不已,才使得圣灵的声音显得如此遥不可闻。实际的情况应该倒过来讲才对:圣灵发言时一向是准确无误,且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凡是不与身体认同的人,一定听得见他那充满解脱及希望的佳音。他必会欣然接受基督的慧见,以取代自己的卑微形象。
基督的慧见是圣灵的恩赐,是上主为了取代分裂的幻觉以及相信罪、罪恶感和死亡的理念所赐下的另一种可能性。这一个慧见足以修正所有知见上的错误,使外表看来相对立的世界重归于好。它的慈光有另一角度彰显了万物的真相,反映出真知的思想体系,使得回归上主不只可能,而且是必然的。
过去我们视为此人所加以于彼人的不义之举,如今已懂得,那只是对方求助及合一的呼吁。罪、疾病和攻击也被视为妄见呼求温柔及爱心的药方。如此一来,求成了我们的需求,因为他们既与我们一切同赴上主之道,没有我们,他们也许会迷途;没有他们,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路。
在天国中,没有宽恕这一回事,因为那儿根本无此需要。但在这世界中,宽恕是修正我们一切错误的必要过程。
唯有先施与宽恕,我们才可能拥有宽恕,因为它所反映出“施予与接受不二”的天国之侓。天国是上主为其神圣儿女所创造的本来境界,那是他们的永恒实相,纵使遭人遗忘,亦不曾改变分毫。
我们必须谨记宽恕之道,唯有宽恕能扭转俗世的观点。受到宽恕的世界成了上天之门,因为借着它的怜悯,我们终于能够宽恕自己。不定任何人的罪,自己也由此而得到了解脱。在弟兄身上承认基督的临在,我们也会在自己身上体认出他的临在。忘却所有的妄见,不再受过去所羁绊,如此,我们必会忆起上主来。超乎此,便非学习可达之境,但只要我们准备妥当,上主自会踏出最后的一步,引领我们回归于他。
@@@>>>
親愛的信文耶 你就直接這樣po喔
至少 你可以把字體弄大一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