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2-23 04:06:40買辦
馬英九的救災政治學不及格?
馬英九的救災政治學不及格?
中國時報9月26日社論:「從災變的教訓中提升應變能力」提到:「納莉風災當天上午,馬英九遠赴屏東為國民黨立委參選人站台輔選」。其實把時間搞錯了,很不幸的是,大家似乎也都這樣想。
馬英九去屏東助選是9月15日下午從台北出發,當天傍晚5點多就回到台北,在屏東的時間不超過兩個小時。而納莉颱風登陸則是在第二天的16日晚間9時。
行政院在15日當天看到電視台的新聞想點他的名,已經是晚上6點的事了。那時候馬英九已經在台北了。
晚上8 點多,納莉還在宜蘭外海160公里處慢慢走,台北市沒下幾公厘的雨,只倒了一棵芒果樹,很多人員都為了這個速度奇慢的颱風而感到不耐。那時,馬英九人在信義區巡視基層,離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的消防局不到2公里。此時,市府新聞處已經通知媒體,馬英九十點鐘到消防局聽簡報做指示。(台北市的慣例:如果颱風還沒登陸,而無明顯風雨及災情,市長會在晚上十點氣象局公布預報之後來消防局做指示)
接近九點,陳水扁故意去看防颱中心,要值星班長陳錦煌打電話查勤,還說,「不要打手機」,他那種意思已經很明白了。結果查勤台北市、台北縣、宜蘭縣、花蓮縣四個縣市,縣市長統統都不在。抓到馬英九不在,可是蘇貞昌也不在,讓陳水扁有功虧一簣之感。
其實,誰都可以要求首長24小時在防災中心待命,就是陳水扁不可以。為什麼?因為他在當台北市長的時候,就沒有這樣做。他每次視察防颱中心,都是蜻蜓點水,待個五分鐘,什麼也沒去了解,講些場面話就走了。
馬英九15日晚上在防災中心,一直詢問國科會的人員,氣象局預報的雨量(市區150-300公厘)到底有多少準確度?台北市不太怕風,怕的是雨,結果國科會、氣象局都拿下不出個答案。
底下有人竊竊私語說,氣象局原本不預測雨量的,是上回潭美颱風出了問題,「上頭」交代要預測,氣象局只好開始猜,到現在還猜不準,只好抓一個大略數字,為了怕被罵不準,只好把預測範圍拉大,寧可多報,不要少報,誰曉得這回市區也下了700公厘!
話題拉回來,執政黨政府發現,災害可以成為政治上的生力軍,上回桃芝颱風,執政黨批花蓮縣長王慶豐人在台北,順勢就徵召游盈隆參選縣長,就是一個典型的操作模式,執政黨當然指望,這次颱風若吹翻了北市,正好依樣畫葫蘆地把民意居高不下的馬英九拉下馬來。
從脈絡上來看,陳水扁團隊從張俊雄在15日傍晚的喊話、陳水扁15 日晚上9點在防災中心點名,就已經預留伏筆,如果這次颱風成災,就順勢用風災打垮馬英九。
17日大水淹沒民權東路、成功路口,馬英九涉過及胸的積水去內湖康寧醫院看當地的狀況。張俊雄在電視上看到了,馬上決定下午要馬英九到同一地點跟他見面,準備在電視媒體前,以大水為背景,好好修理馬英九一下。
那裡曉得水來得急、去得快,17日當天下午積水已經退光,張俊雄打著領帶,率領清一色身著8100夾克的內閣部長們,在康寧醫院門口一字排開,馬英九早上衣服泡掉了,只能穿著消防局的藍色T恤、紅短褲、足登雨鞋,萬分狼狽地迎接院長。
原本談的是康寧醫院及台北市的需要,張俊雄臨走時卻很不搭調地突然冒出一句:「現在是救災的時候,不是論斷人為疏失的時候,我不敢說沒有人為疏失,但現在不是論斷的時候…」讓在場媒體一陣錯愕。根本沒有媒體問張院長「是否有人為疏失?」這類的
問題,他卻自問自答起來。
這還是為了預留伏筆,所以沒有人問也得講,暗示媒體要去追這個問題。結果媒體還是沒有人追,所以行政院索性自己幹起來了。
18日開始由張俊雄、陳錦煌、李逸洋輪番上陣,打起游擊戰,先是說玉成抽水站沒有保養,又說市府沒有通報中央調抽水機來救,又說台北縣就是有通報,才保住抽水站的(結果現在台北縣還有一把抽水站還沒修好,它們又是怎麼壞的?)李逸洋口水戰打得興起,還打電話給主要報紙的記者,提醒他們「新聞應該怎麼寫」,斧鑿痕跡至為明顯。
之後,民進黨中常會又一陣猛轟,中常委說馬英九裝可憐,謝長廷說高雄市來幫忙的人找不到北市府的人員報到?這是非常沒有常識的話,其實高雄市的人員在17日凌晨就已經到內湖及台北市消防局應變中心報到了,中午馬英九從內湖、北投回來的時候,還跟他們握手致意。如果謝長廷沒有說謊,那麼大概是謝市長太忙了,所以部屬沒有機會向他報告。
張俊雄、陳水扁、李逸洋都是民意代表出身的,拿出當年質詢官員那一套游擊戰做法,來打台北市政府,先是丟個問題,投石問路,看台北市那邊的反擊如何,再邊打邊找證據,邊打邊發展新的議題。再檢查北市府的回答有沒有漏洞,如果挑不出毛病時就轉進別的話題,或是指責台北市打口水戰。挑出毛病就繼續窮追猛打。這種「打點阻援」或「圍點打援」的攻擊方式,有如中央政府對首都市長搞人民戰爭。這些院長、次長,真的是「忘了我是誰」。
另一方面,執政黨今天終於真正嚐到執政的滋味原來是如此美好,他們故意不回應台北市需要抽水機、需要國軍兵力的要求,讓馬英九被市民咒罵,最後關頭中央再以救世主的姿態降臨解救蒼生。
17日馬英九就當著張俊雄的面要求抽水機及國軍兵力,沒有回應,18日台北市政府向中央防災應變中心反映,需要清運垃圾的機具及國軍兵力,要2300人,拖了兩天,來300,比打掃陳宅的兵還少。機器是一樣也沒。
這擺明了是給人穿小鞋,還一直說台北市政府沒有通報,所以中央不知道。此說如果成立,那麼不只是台北市府要跟空軍松指部學習,連中央政府也該向松指部學習他們的積極主動。退一萬步言,就算台北市沒有通報,中央看電視都知道台北市現在是什麼情況,還如此麻木不仁?說穿了,還不是袖手旁觀,來個卞莊刺虎,坐收漁利。從事件脈絡來看,幾乎可以說這是有計畫的預謀。
台北市犯的錯誤很明顯,平常台北市一天的垃圾只有2千噸,即使是過年前的高峰,不過一天1萬噸,結果環保局來不及處理,讓台北市被譏為垃圾城。這一回風災之後,環保局以為垃圾充其量只有過年前的1萬噸水準,沒想到台北市民丟出了10 萬噸,這簡直是要人一天做50天的活,不向外求援,行嗎?
台北市在實質上沒有找到充足的人力,在誠意上也沒做到讓市民有感受,吃了中央悶虧,被市民罵得臭頭,還硬挺,不肯低頭向中央認錯求幫忙,為民請命,比起老宋當年一邊救災一邊炮打中央,聲淚俱下,面子裡子全拿,馬英九的功力差太多了。
現在還有個捷運,更是馬英九單憑台北市之力填不起的大洞。垃圾搬完就搬完了,市民會淡忘。但是,隨著捷運報銷而來,長達六個月的交通黑暗期,台北縣通勤時間湧入台北市數以百萬計的機動車輛、市區道路不分時段塞車,每天民眾在塞車時大罵市府重建捷運太慢,罵上半年,就足夠把馬英九的政治前途毀掉。中央只要動手腳拖延捷運復舊,短期的利益是,年底以前把馬英九關在台北市被市民臭罵,不敢出來輔選。長期來看,明年終於有機會「徵召」適當人選,一舉把馬英九拉下市長寶座,報當年馬英九擊敗陳水扁的一箭之仇。
現在這個中央政府,當年是住窰洞、穿草鞋、小米加步槍打游擊起家的,所以格局不大,吃相難看。尤其看到馬英九聲勢看漲,更是恨意充滿心頭,無論如何也要把他拉下來。可惜動員了一切還是做不到,直到納莉颱風賜給他們作夢都想像不到的良機,就像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韓戰救了國民黨,納莉颱風救了民進黨,民進黨本來已經落進谷底,現在居然發現馬英九也掉進來,怎麼可以不分而食之?
所以,如果說民進黨政府故意讓台北市災情惡化,以製造民怨,進一步打擊馬英九,是絕對有可能的。
再講個小故事,讓大家了解總統對「救災」是怎麼想的。瑞伯颱風重創台北,剛好那時他帶兒子去美國玩,聞訊之後,堅持按照原訂行程走,不回國。一會兒說,救災有副市長,一會兒說買不到機票,拖了好幾天,議會一直罵,他火大了,乾脆說,「政治與家庭,寧願選擇後者」,意思是老子我大不了不選,少跟我囉嗦。這就是陳水扁的救災政治學。
中國時報9月26日社論:「從災變的教訓中提升應變能力」提到:「納莉風災當天上午,馬英九遠赴屏東為國民黨立委參選人站台輔選」。其實把時間搞錯了,很不幸的是,大家似乎也都這樣想。
馬英九去屏東助選是9月15日下午從台北出發,當天傍晚5點多就回到台北,在屏東的時間不超過兩個小時。而納莉颱風登陸則是在第二天的16日晚間9時。
行政院在15日當天看到電視台的新聞想點他的名,已經是晚上6點的事了。那時候馬英九已經在台北了。
晚上8 點多,納莉還在宜蘭外海160公里處慢慢走,台北市沒下幾公厘的雨,只倒了一棵芒果樹,很多人員都為了這個速度奇慢的颱風而感到不耐。那時,馬英九人在信義區巡視基層,離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的消防局不到2公里。此時,市府新聞處已經通知媒體,馬英九十點鐘到消防局聽簡報做指示。(台北市的慣例:如果颱風還沒登陸,而無明顯風雨及災情,市長會在晚上十點氣象局公布預報之後來消防局做指示)
接近九點,陳水扁故意去看防颱中心,要值星班長陳錦煌打電話查勤,還說,「不要打手機」,他那種意思已經很明白了。結果查勤台北市、台北縣、宜蘭縣、花蓮縣四個縣市,縣市長統統都不在。抓到馬英九不在,可是蘇貞昌也不在,讓陳水扁有功虧一簣之感。
其實,誰都可以要求首長24小時在防災中心待命,就是陳水扁不可以。為什麼?因為他在當台北市長的時候,就沒有這樣做。他每次視察防颱中心,都是蜻蜓點水,待個五分鐘,什麼也沒去了解,講些場面話就走了。
馬英九15日晚上在防災中心,一直詢問國科會的人員,氣象局預報的雨量(市區150-300公厘)到底有多少準確度?台北市不太怕風,怕的是雨,結果國科會、氣象局都拿下不出個答案。
底下有人竊竊私語說,氣象局原本不預測雨量的,是上回潭美颱風出了問題,「上頭」交代要預測,氣象局只好開始猜,到現在還猜不準,只好抓一個大略數字,為了怕被罵不準,只好把預測範圍拉大,寧可多報,不要少報,誰曉得這回市區也下了700公厘!
話題拉回來,執政黨政府發現,災害可以成為政治上的生力軍,上回桃芝颱風,執政黨批花蓮縣長王慶豐人在台北,順勢就徵召游盈隆參選縣長,就是一個典型的操作模式,執政黨當然指望,這次颱風若吹翻了北市,正好依樣畫葫蘆地把民意居高不下的馬英九拉下馬來。
從脈絡上來看,陳水扁團隊從張俊雄在15日傍晚的喊話、陳水扁15 日晚上9點在防災中心點名,就已經預留伏筆,如果這次颱風成災,就順勢用風災打垮馬英九。
17日大水淹沒民權東路、成功路口,馬英九涉過及胸的積水去內湖康寧醫院看當地的狀況。張俊雄在電視上看到了,馬上決定下午要馬英九到同一地點跟他見面,準備在電視媒體前,以大水為背景,好好修理馬英九一下。
那裡曉得水來得急、去得快,17日當天下午積水已經退光,張俊雄打著領帶,率領清一色身著8100夾克的內閣部長們,在康寧醫院門口一字排開,馬英九早上衣服泡掉了,只能穿著消防局的藍色T恤、紅短褲、足登雨鞋,萬分狼狽地迎接院長。
原本談的是康寧醫院及台北市的需要,張俊雄臨走時卻很不搭調地突然冒出一句:「現在是救災的時候,不是論斷人為疏失的時候,我不敢說沒有人為疏失,但現在不是論斷的時候…」讓在場媒體一陣錯愕。根本沒有媒體問張院長「是否有人為疏失?」這類的
問題,他卻自問自答起來。
這還是為了預留伏筆,所以沒有人問也得講,暗示媒體要去追這個問題。結果媒體還是沒有人追,所以行政院索性自己幹起來了。
18日開始由張俊雄、陳錦煌、李逸洋輪番上陣,打起游擊戰,先是說玉成抽水站沒有保養,又說市府沒有通報中央調抽水機來救,又說台北縣就是有通報,才保住抽水站的(結果現在台北縣還有一把抽水站還沒修好,它們又是怎麼壞的?)李逸洋口水戰打得興起,還打電話給主要報紙的記者,提醒他們「新聞應該怎麼寫」,斧鑿痕跡至為明顯。
之後,民進黨中常會又一陣猛轟,中常委說馬英九裝可憐,謝長廷說高雄市來幫忙的人找不到北市府的人員報到?這是非常沒有常識的話,其實高雄市的人員在17日凌晨就已經到內湖及台北市消防局應變中心報到了,中午馬英九從內湖、北投回來的時候,還跟他們握手致意。如果謝長廷沒有說謊,那麼大概是謝市長太忙了,所以部屬沒有機會向他報告。
張俊雄、陳水扁、李逸洋都是民意代表出身的,拿出當年質詢官員那一套游擊戰做法,來打台北市政府,先是丟個問題,投石問路,看台北市那邊的反擊如何,再邊打邊找證據,邊打邊發展新的議題。再檢查北市府的回答有沒有漏洞,如果挑不出毛病時就轉進別的話題,或是指責台北市打口水戰。挑出毛病就繼續窮追猛打。這種「打點阻援」或「圍點打援」的攻擊方式,有如中央政府對首都市長搞人民戰爭。這些院長、次長,真的是「忘了我是誰」。
另一方面,執政黨今天終於真正嚐到執政的滋味原來是如此美好,他們故意不回應台北市需要抽水機、需要國軍兵力的要求,讓馬英九被市民咒罵,最後關頭中央再以救世主的姿態降臨解救蒼生。
17日馬英九就當著張俊雄的面要求抽水機及國軍兵力,沒有回應,18日台北市政府向中央防災應變中心反映,需要清運垃圾的機具及國軍兵力,要2300人,拖了兩天,來300,比打掃陳宅的兵還少。機器是一樣也沒。
這擺明了是給人穿小鞋,還一直說台北市政府沒有通報,所以中央不知道。此說如果成立,那麼不只是台北市府要跟空軍松指部學習,連中央政府也該向松指部學習他們的積極主動。退一萬步言,就算台北市沒有通報,中央看電視都知道台北市現在是什麼情況,還如此麻木不仁?說穿了,還不是袖手旁觀,來個卞莊刺虎,坐收漁利。從事件脈絡來看,幾乎可以說這是有計畫的預謀。
台北市犯的錯誤很明顯,平常台北市一天的垃圾只有2千噸,即使是過年前的高峰,不過一天1萬噸,結果環保局來不及處理,讓台北市被譏為垃圾城。這一回風災之後,環保局以為垃圾充其量只有過年前的1萬噸水準,沒想到台北市民丟出了10 萬噸,這簡直是要人一天做50天的活,不向外求援,行嗎?
台北市在實質上沒有找到充足的人力,在誠意上也沒做到讓市民有感受,吃了中央悶虧,被市民罵得臭頭,還硬挺,不肯低頭向中央認錯求幫忙,為民請命,比起老宋當年一邊救災一邊炮打中央,聲淚俱下,面子裡子全拿,馬英九的功力差太多了。
現在還有個捷運,更是馬英九單憑台北市之力填不起的大洞。垃圾搬完就搬完了,市民會淡忘。但是,隨著捷運報銷而來,長達六個月的交通黑暗期,台北縣通勤時間湧入台北市數以百萬計的機動車輛、市區道路不分時段塞車,每天民眾在塞車時大罵市府重建捷運太慢,罵上半年,就足夠把馬英九的政治前途毀掉。中央只要動手腳拖延捷運復舊,短期的利益是,年底以前把馬英九關在台北市被市民臭罵,不敢出來輔選。長期來看,明年終於有機會「徵召」適當人選,一舉把馬英九拉下市長寶座,報當年馬英九擊敗陳水扁的一箭之仇。
現在這個中央政府,當年是住窰洞、穿草鞋、小米加步槍打游擊起家的,所以格局不大,吃相難看。尤其看到馬英九聲勢看漲,更是恨意充滿心頭,無論如何也要把他拉下來。可惜動員了一切還是做不到,直到納莉颱風賜給他們作夢都想像不到的良機,就像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韓戰救了國民黨,納莉颱風救了民進黨,民進黨本來已經落進谷底,現在居然發現馬英九也掉進來,怎麼可以不分而食之?
所以,如果說民進黨政府故意讓台北市災情惡化,以製造民怨,進一步打擊馬英九,是絕對有可能的。
再講個小故事,讓大家了解總統對「救災」是怎麼想的。瑞伯颱風重創台北,剛好那時他帶兒子去美國玩,聞訊之後,堅持按照原訂行程走,不回國。一會兒說,救災有副市長,一會兒說買不到機票,拖了好幾天,議會一直罵,他火大了,乾脆說,「政治與家庭,寧願選擇後者」,意思是老子我大不了不選,少跟我囉嗦。這就是陳水扁的救災政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