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15 16:30:49買辦

羅馬人在不列顛

羅馬人在不列顛(修訂版)

最近看到一位朋友在英國的約克(York)城牆上拍的照片,說明這段城牆是羅馬人所建的。這段敘述突然讓我對羅馬人在英倫三島的歷史感到興趣,於是做了一點小小的考證,順便也稍微帶到兩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神鬼戰士》(Gladiator)及《英雄本色》(Braveheart)的歷史背景。

一、搞不清楚祖宗是誰的英國人

到過英國的旅客,應該看到不少羅馬帝國時期留下來的遺跡。英國在歷史上不斷地遭遇外族入侵佔領,這些異民族也因此在英倫三島留下為數可觀的文物及紀錄。現代英國人的血統相當複雜,除了最早的原住民之外,依照先後順序還有塞爾特人、高盧人、羅馬人、撒克遜人、維京人、諾曼人,此外,原大英帝國殖民地的居民還不斷地在移入,如印度人、阿拉伯人乃至血統更加複雜的西印度群島居民。

西元前六世紀開始,塞爾特人陸續自南歐移民至此,西元前二世紀(150 BC)左右,高盧人也開始移入。紀元前一世紀,羅馬人開始經略不列顛,他們停留到第五世紀才撤出。隨後日耳曼人的旁支:盎格魯人、撤克遜人和朱特人又由北歐入侵,直到六世紀中(556 AD)撒克遜人終於佔領不列顛全島,建立了七個王國,至六世紀末,他們又改信了基督教,也是他們帶來了最早的英語。

傳說中的亞瑟王,就是第六世紀早期抵抗撒克遜人的當地人領袖,至於圓桌武士為何會跟基督教的聖盃扯上關係,顯然是後人穿鑿附會的。如果亞瑟王信奉的是基督教,我想,他的首席國師梅林大概就得馬上綁到火刑柱上燒死,他那把劍也得趕緊丟掉。

現在的溫徹斯特(Winchester)就是當時撒克遜人的總部,據說亞瑟王的圓桌就是存放在此。其實那張桌子是13世紀的產品,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被唬弄了。真正把亞瑟王傳奇發揚光大的,是近代的英國作家丁尼生(Alfred Tennyson),他在1859至1885年間以亞瑟王及圓桌武士的故事為題材寫成的《國王之歌》,只是藉古諷今之作,當然不太會去管這些古老的傳說及仇恨到底有多少自相矛盾之處。

八世紀末,維京人開始騷擾不列顛群島,著名的阿佛烈大帝(Alfred the Great)就是當時對抗維京人的撒克遜人領袖。他雖然擊敗了維京人,但是仍然允許他們居住在英格蘭的東部。1016 AD丹麥王卡努特(Canute)曾經一度奪取不列顛王位,但是26年後,撒克遜人又在堅信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的領導下從丹麥人手中奪回政權(1042 AD),儘管如此,這也只是撒克遜王朝的迴光返照,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諾曼人已經大軍壓境、準備入侵。1066年來自法國的諾曼人-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在哈斯丁戰役(Battle of Hastings)中擊敗撒克遜王朝剛即位的哈洛德(Harold II),於西敏寺加冕為英王,這也是外來政權最後一次征服並成功統治英格蘭的紀錄。說來有趣的是,諾曼人其實是當年維京人留在法國沿海的後代。他們在英格蘭站穩腳步之後,又耗費了數百年的時間去征服威爾斯及蘇格蘭。歷史上知名的英國國王,可以說全是諾曼人的後代。

蘇格蘭作家史考特(Walter Scott)所寫的《撒克遜劫後英雄傳》中,描述艾凡何(Ivanhoe)追隨獅心王理查一世參加十字軍東征,歸來之後在俠盜羅賓漢的幫助下,協助理查一世復位。理查一世在位期間,大約是1189-1199AD,撒克遜王朝此時早就嗚乎哀哉一百多年了,所謂的「劫後英雄」似乎一點也不愛他的民族,反而選擇當外來政權的幫凶。

之後,英國統治者的大變化,大概只有光榮革命及漢諾威王室入繼兩次而已,這兩次都不是源自入侵及征服,而是血統及繼承。由這些英國作家對歷史考證毫無求真的態度來看,實在搞不懂英國人的國家認同到底是什麼東東,因為他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祖先到底是來自那裡。

二、羅馬早期對不列顛的經略(紀元前至第一世紀)

根據E. Gibbon的鉅著《羅馬帝國衰亡史》及鹽野七生所著的《羅馬人的故事》系列,羅馬人經營「不列顛尼亞」是從凱撒時期開始的。凱撒在54 BC時登陸不列顛,大軍曾經到達倫敦一帶。當時,凱撤正在進行高盧的攻略,他跨海而來的目的,只是為了阻絕高盧人撤退到不列顛,並沒有久佔的意思,所以隨後就撤退了。

此後經過了九十年,第四任皇帝克勞狄斯才又開始經營不列顛群島。43 AD羅馬人再度入侵,克勞狄斯親自到當地視察之後,決定將「不列顛尼亞」納入羅馬皇帝直轄的行省。之後,羅馬人越過了泰晤士河,掃蕩英格蘭的南部及東北部。當時羅馬的勢力大約到達今日的約克至坎特布里這一線。當地的部落民族雖然不斷抵抗,但是除了地形因素及羅馬人的戰地政務太差造成進軍的阻礙之外,羅馬軍團在當地實在找不到敵手。對於習慣義大利溫暖氣候的羅馬士兵來說,在巴斯發現的溫泉,才是真正振奮他們士氣的原因。

必須說明的是,羅馬人在不列顛的戰事為何拖延數十年,與他們的征服政策有很大的關係。克勞狄斯跟凱撒的經略策略是不同的,凱撒征服高盧運用了很高明的政治手法,不但給予高盧人相當多的參政權,而且還反問高盧人,高盧如果不接受羅馬的統治,難道要給日耳曼人管嗎?在這樣的政治號召之下,高盧人對羅馬一直表現得死心塌地。但是,不列顛原住民向來不擔心日耳曼人的問題,他們自己殺來殺去都來不及了,所以克勞狄斯發現對這樣的民族也不必太客氣。

羅馬人在不列顛當地構築了許多堡壘及防禦工事,現在英國地名有「Chester」的,如曼徹斯特、溫徹斯特…,都是從拉丁文的碉堡「Castrum」演變而來的。

尼祿皇帝時期,皇帝的興趣是在東方小亞細亞一帶。61 AD不列顛人在女王普迪西亞的領導下全面反撲,殲滅了一整個羅馬軍團,羅馬將軍回師將當地人的反抗敉平,之後,羅馬人順勢佔領了整個英格蘭及威爾斯,並將反抗羅馬的祭司們從這兩地驅逐到愛爾蘭。

在這次叛亂的十七年後,羅馬第十一任皇帝、弗拉維斯王朝的圖密善派遣在當地的總督、名將阿格里科拉(Agricola)於78-84 AD率軍北上攻略蘇格蘭。當時羅馬人在不列顛派駐了三個軍團,其中一個軍團的根據地就在約克,而省會已經遷移到現在的倫敦。阿格里科拉在陸路派遣軍團突破了愛丁堡至格拉斯哥一線,深入羅馬人稱為「卡雷德尼亞」的蘇格蘭地方,擊潰當地十七個部族聯軍,佔領北方福斯(Forth)與克萊德(Clyde)谷地,囊括了整個蘇格蘭低地,前軍抵達戈蘭匹亞高地。他也派遣羅馬艦隊從愛丁堡一帶出發,逆時針繞過蘇格蘭北面充滿濃霧的海面,到達蘇格蘭的西部海岸以展示羅馬的軍威。他甚至計畫派遣一個軍團攻下愛爾蘭,以斷絕不列顛人最後的希望,不列顛征服戰似乎已經到了尾聲。

值得一提的是,阿格里科拉的女婿塔西佗是著名的羅馬文學家,因撰寫《編年史》一書而名留青史。塔西佗雖然隨軍出征,卻在一本描述阿格里科拉的傳記中,虛構了一位當地人,他藉著這位虛構人士的口,批評羅馬帝國的擴張政策,可以說是反戰文學的老祖宗。他說:

「敵人如果富裕,羅馬人就變得貪婪;敵人如果貧困,他們就變得自大。不管東方或西方,都無法滿足這些羅馬人的飢渴。他們假借帝國的名義去竊盜、謀殺、劫掠,嘴裡喊著是為了世界和平,其實只不過是讓世界沙漠化罷了。」

這段非常現代性的描述,看來很眼熟吧?拿來罵老美也是字字貼切,誰能想到這竟然是將近兩千年前的作品?(小布希看了一定覺得很幹)。

三、名將調離不列顛

經過四十年的攻略,已更換了八個國家領導人,羅馬人的興趣已經由不列顛尼亞這個小島轉向東方及令人惱火的日耳曼人。皇帝圖密善是「日耳曼長城」構想的創始人,這道長城起自萊因河畔的波昂,蜿蜒於現在的德國南方黑森林以北的地區,直到多瑙河上游的雷根斯堡。雖然比起秦始皇連接長城的事蹟晚了二百多年,但仍然是西方世界的創舉。長城本身的防禦功能十分健全,除了壕溝碉堡之外,還有駐屯當地的輔助部隊、後方主力兵團的基地,以及相互聯絡的道路網。圖密善長城的興建及補強工作,一直到哈德連皇帝才算完成。

日耳曼長城的功用與英國北部的兩道羅馬長城並不相同。看過電影《神鬼戰士》的朋友應該記得,電影開頭羅馬兵團大戰「日耳曼野蠻人」的那一幕。日耳曼人擅長利用森林騷擾羅馬邊疆,讓羅馬將軍為之跳腳不已,興建這道長城除了在戰術上可以把日耳曼人隔絕在森林之外,戰略上也可以讓帝國專心經營多瑙河一帶的防務。

由於日耳曼人是帝國的大患,反戰的塔西佗儘管質疑羅馬在不列顛發動戰事,但是對於打擊日耳曼人卻充滿了狂熱,顯然是雙重標準。不過,這又是題外話了。

84 AD,眼看不列顛全境的征服即將完成,皇帝決定將血戰七年、戰功彪炳的阿格里科拉從不列顛調到軍情吃緊的多瑙河地區。蘇格蘭高地因此逃過被征服的命運,當然羅馬人的愛爾蘭攻略計畫也就胎死腹中了。

不過,阿格里科拉還是來得及加強當地的防務,為了防止北方匹克特人(Picts)及蘇格蘭人的反撲,他在愛丁堡到格拉斯哥北方大約四十英里的狹窄地帶,設置了駐紮地,這些工事成為後來「安東尼長城」(Antonine Wall)的基礎。

羅馬人為何沒有征服蘇格蘭高地,與其說是當地居民的英勇,不如說是當地實在太貧瘠,引不起羅馬人的興趣。儘管之後他們不斷地嘗試越過邊界入侵而遭到擊敗,也遭到應有的懲罰及報復,但由於他們始終保持著獨立的狀態,這就足以讓蘇格蘭高地人在茶餘飯後,好好地自我吹噓一番了。

四、紀元二世紀羅馬人的經營

阿格里科拉離開不列顛尼亞之後,帝國失去了蘇格蘭南部低地的控制權。十二年之後,圖密善因採取恐怖統治,被自己的皇后與軍方共謀暗殺,結束了他為期十五年的統治,帝國從此進入了「羅馬五賢帝」的時代(96-180 AD)。117 AD繼位的第三位賢帝哈德連,除了完成了日耳曼長城之外,他在120 AD來到不列顛尼亞,下令在英格蘭北部興建「哈德連長城」(Hadrian's Wall),以防禦北方的匹克特人。該長城長達73英里,西起英格蘭西岸索爾威灣(Solway Firth)的波因斯、卡萊爾(Carlisle)一帶(風景幽美的「湖區」即在附近),東至牆端(Wallsend)的泰因河口的新堡(Newcastle)。每隔八公里就建有後來成為要塞的角樓,總數十七座的堡壘可以容納18500名步兵和騎兵。城牆大部分都被保留到今日,現在是Northumberland國家公園的一部分。與之平行的B6318及A69公路,可以看到該長城最精采的部分。哈德連對英國文化的影響深刻,直到1971年為止,英國貨幣「便士」的縮寫叫「d」,就是羅馬錢幣「denarius」的簡稱。

這道長城是當時羅馬帝國的邊疆,大略與現在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邊界相當,也是日後英格蘭及蘇格蘭屢次衝突的交戰地帶。這條國防線較三十多前的疆域退縮了很多,直到哈德連的繼任者安東尼努斯.皮烏斯(138-161 AD),在140-143 AD重新佔領當年所放棄的卡雷德尼亞南部,在當年阿格里科拉設置工事的愛丁堡到格拉斯哥一線,興建了「安東尼長城」。只是因為連年戰亂的緣故,現在似乎已經很難找到這座長城的遺跡了。安東尼努斯.皮烏斯死後,163 AD羅馬人又向南撤退到哈德連長城一線。

五、暴君康莫圖斯與《神鬼戰士》

值得一提的是,「五賢帝」的最後一位馬爾克斯.奧雷里烏斯.安東尼努斯(Marcus Aurelius Antnoninus,一般把他翻成「奧里略」),這位曾經在軍旅生涯中撰寫《自省錄》的哲學家皇帝,就是電影《神鬼戰士》中一開始駕崩的那位老皇帝。他在位時,帝國的國力達到巔峰,但是日耳曼人卻渡過多瑙河,甚至入侵義大利。他奉行「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的原則,四處出征壓垮了他的身體,終於在180 AD駕崩於現在的維也納附近的戰場上。

正史記載,他的寶貝兒子康莫圖斯是個貨真價實的暴君,就跟《神鬼戰士》裡描述的一樣。但是,他的登基是順理成章的,儘管他的老爸已經發現對他的教育是徹底失敗的,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老爸並沒有暗中留衣帶詔交代羅素克洛這麼粗暴的傢伙來接掌帝位。事實上,康莫圖斯即位的前三年還頗受人民的歡迎。康莫圖斯的姐姐,也不像電影中描述的那麼雍容賢慧、心念天下蒼生,相反地,她擁有無數的情人,並且勾結了不少走投無路的野心政客,在183 AD假借元老院之名,買了一位刺客來暗殺她的皇帝弟弟,但是沒有成功。

長相英俊但個性懦弱的皇帝至此對元老院完全失去了信任,開始濫殺無辜、聽信小人,驕奢淫逸。電影中描述他沈溺於競技場中也是事實,他自己曾經下海扮演「神鬼戰士」(劍客,Gladiator),當然是套好招的,皇帝只能勝不能敗。正式紀錄顯示,他至少下海演出730次,還從劍客的共同基金中領取天價的年金(皇帝居然還要這種錢?)

康莫圖斯的政權並不像電影中那麼短命,他總共統治羅馬帝國十三年(180-192 AD),帝國中人人自危。他的下場當然也不是在眾目睽睽的競技場上被澳洲人羅素克洛幹掉,而是他的愛妾、侍衛長及禁衛軍長官為了自保,在他的酒裡下毒,趁他毒性發作時,由外頭找來的年輕摔角手把他勒斃,遺體在秘密的情況下抬出寢宮。

六、羅馬人走了

「五賢帝」時代結束之後,羅馬帝國慢慢走上衰亡。公元三世紀的206 AD,來自蘇格蘭北部的諸部落南下進攻哈德連長城,209 AD皇帝賽維爾斯(Septimius Severus)親征不列顛尼亞平亂,但在211 AD於征途病故。

不列顛下一次成為羅馬帝國新聞事件的舞台,則是在三世紀末。當時,羅馬帝國已經大到要分成東西兩個部分(還沒有分裂成兩個帝國),分別由兩個正帝、兩個副帝統治,帝國受到東方的波斯威脅及北方的蠻族入侵的影響,出現嚴重的疲態。西正帝君士坦丁烏斯登基十五個月後,率軍出征不列顛尼亞,鎮壓卡雷德尼亞的叛亂,於306 AD病死在約克的軍營裡。當地的西羅馬軍團精銳迅速擁護君士坦丁烏斯的兒子君士坦丁為西羅馬的副帝。為了避免東羅馬的正帝的猜疑,君士坦丁表現得很低調,直到兩年後(308 AD)才接任西羅馬正帝,再經過十幾年的鬥爭,君士坦丁終於擊敗所有的對手,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的皇帝(324 AD),也就是著名的君士坦丁大帝。他決定接納基督教(他到底有沒有受洗成為基督徒則有疑問),並且將國都遷到新建的君士坦丁堡,遠離異教氣氛濃厚的羅馬城。

此後一個世紀裡,匹克特人及蘇格蘭人不斷襲擊帝國在不列顛尼亞的邊境,羅馬人終於覺得受夠了,決定在410 AD撤出不列顛,把這塊土地留給撒克遜人自己去搞吧。

七、約克的羅馬遺跡與《英雄本色》

雖然約克是羅馬長期盤踞的據點,早在71 AD時即已建城,又是君士坦丁大帝登基的所在,但是羅馬人撤離之後,撒克遜人迅速佔領這裡,成為基督教的要塞。867年之後,位於英格蘭東北部的約克又成為維京人盤踞的中心。在1100-1500年諾曼人王朝統治期間,約克是英格蘭的第二大城。約克市內擁有4.8公里的城牆,但那應該是中世紀時興建的,而不是羅馬人所建。

約克倒是與另一部電影有些關連。1296年英格蘭金雀花王室的愛德華一世(綽號「長腳」Longshanks)在征服威爾斯之後,入侵蘇格蘭,遭遇到強烈的抵抗,他就是電影《英雄本色》裡頭那個陰險奸詐、還要上自己兒媳婦的壞英王。

蘇格蘭人並不是由單一民族構成的。高地人(Highlander)的傳統母語是蓋爾語(Gaelic),低地人(Lowlander)講的則是蘇格蘭語。後者是一種已經失傳的中世紀英語,蓋爾語在蘇格蘭西部島嶼仍有人在使用。現在的蘇格蘭人多半使用方言或是口音極重的英語。許多蘇格蘭姓氏都衍生自蓋爾語,例如,姓氏前面加上「mac」便是「某人之子」的意思(大家想到麥當勞了沒?)。大部分的蘇格蘭傳統,如風笛、方格呢料的裙子、氏族制度,都是源自蘇格蘭高地。

其實蓋爾語是遲至第六世紀羅馬人走了一百多年後,由愛爾蘭渡海帶回來的,象徵著塞爾特的影響隨之而至。匹克特人及蘇格蘭人則到了843年才合併,到了1018年,不列顛人才納入蘇格蘭王國的轄下。

蘇格蘭與英格蘭向來不睦,在1174年簽訂的法萊斯條約中,蘇格蘭雖然承認英格蘭為其宗主國,但是英格蘭的統治權從來沒有真正到達蘇格蘭的西北部。1296年英格蘭入侵之後,威廉.華萊士(William Wallace,不是澳洲人梅爾吉布遜,他只是在電影中扮演華萊士而已)在法國人的支持下展開獨立運動,這場戰爭持續了一百多年。

在電影中,華萊士倒是曾經進軍英格蘭,並且佔領了約克這座號稱北英格蘭最好的城堡。片中「長腳」就說:「他如果能夠攻得下約克,他也必定能夠席捲整個英格蘭」。可見得約克是一座多麼堅強的堡壘。

「長腳」死於1307年,七年後的1314年,蘇格蘭人終於在Robert the Bruce(就是電影中受到老爸指使,出賣華萊士的年輕貴族,這部電影形式上也是透過他的回憶獨白來敘述故事)的領導下,於Bannockburn戰役擊敗英格蘭人。英格蘭及蘇格蘭在政治上的合併進程,因此被拖延到將近兩百年後的1503年才又展開。真正的合併則又等了一百年,直到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駕崩之後。議會的合併更晚到1707年。這段糾葛也可以從電影《伊莉莎白》獲得生動的了解。


圖片說明:《英雄本色》電影中的約克城堡,華萊士在幾分鐘之後就要強力進攻它。當然,這是假的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