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12 04:28:08買辦

一部普普的反戰片《關鍵時刻》

說到反戰,我本來是不趕時髦的,反正我去年就已經罵過老美,今年也只是重申立場而已。

最近租到一部片「關鍵時刻」,描述1898年英國在蘇丹的鎮壓行動中,穿插幾個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與友情故事。

看完之後,才突然發現,這部片根本是一部反戰(而且是反伊拉克戰爭)的電影嘛。

男主角本來在軍旅之中享有大好前途,父親是戰功顯赫的將軍,又有美麗的未婚妻,還有交情匪淺、願意把性命交在彼此手上的哥兒們。在出征前,他心中的畏懼及懷疑油然而生,於是決定離開軍中,結果換來好友及未婚妻贈送的四根象徵懦夫的白色羽毛,父親更是憤而與他斷絕關係。

在得知英軍戰況失利,好友生死未卜,男主角為了證明自己的勇氣,決定冒險前往非洲營救同袍,隱身奴隸之中,最後成為回教聖戰組織的階下囚,吃盡了苦頭,終於放下了自大,也幸運地與同袍脫險,重返故國。

這部片中,主角營救同袍的情節有如「越戰獵鹿人」,而故事中英軍攻進當地堡壘,受到非裔篤信回教居民的投石攻擊,好像「黑鷹計畫」。而出征前指揮官及神父的一席鼓舞士氣的演說,活脫是小布希演說的翻版,處處透露出帝國的自以為是,背景放在十九世紀,諷刺的卻是越戰以來美國的所作所為。

當然,這部片場面大則大矣,並不代表它在精神、意境或導演技法上,能夠超越「越戰獵鹿人」、「現代啟示錄」及「前進高棉」。但是,如果給這些美國主戰派看到了,恐怕心裡還是會有一種被諷刺到的感覺吧。

所謂的American value跟這種帝國主義式的思想,其實是一體兩面。

美國在十九世紀內戰結束之後的擴張,或是老羅斯福的「巨棒政策」(big stick),或是巴黎和會中英法領袖對威爾遜的批評:「上帝只給人類『十誡』,而威爾遜一口氣就給了我們『十四點』」,或是二次大戰之後那種「世界警察」的主張,在在都反映出美國人的自大。

即使是美國從門羅主義以來的孤立主義思想,也是這種自大的另一個方向的延伸。

印度在脫離大英帝國獨立時,曾經有人訪問甘地:「請問你們計畫多久以後才能讓印度人民享受到大英帝國人民所享有的生活?」甘地答道:「如果要讓每個印度人都享有那種生活,即使是有三個地球的資源也辦不到。」

這話用在美國身上也是如此。美國人所獨佔、享有的資源是極其豪奢的。有時候我會開玩笑似地對朋友說,我們生在第三世界,是不是上輩子做錯了什麼事,才遭到這樣的懲罰?

我其實並不是那麼民胞物與的人,儘管看不順眼老美的霸道作風,我還是很自私地想要過「挾洋自重」的生活,畢竟,這是島國台灣的大勢所趨吧!

最近網路上有一些反戰及質疑反戰的討論,會引發爭執的原因,不是因為美國的動武行為的正當性仍有疑義,而是因為,無論反戰或是不反戰(倒不見得是支持開戰)的人,心中都有揮之不去的崇美情結。

反戰的人,仍然要面對自己內心的人格分裂,並不因此而有所緩解。不反的人,這種分裂也沒有變得比較少。在全球化的潮流之下,英語優勢及美式文化的前進與滲透,並不會因為任何反對戰爭的行動而有所減緩。相反的,即使是極端強調台灣主體性的人,仍然擺脫不了對能操著流利英文者所擁有的競爭優勢的崇拜、認同與恐懼。

這個課題,才是我們反戰之餘應該認真去面對的。

圖片說明:《關鍵時刻》(the Four Feathers)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