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9-23 01:26:13買辦

愛情市場經濟學-敬答友人來信

有朋友來信痛責我,大意如下:

說是"仗義"翻案, 到末了, 竟成一篇愛情市場學分析,"愛情"究竟成不成為一個市場? 這一直是我懷疑的,"我願意" or "我不願意" 看起來似乎是買方賣方的關係,但是, 換個角度看, "沒緣"更像是一個身纏萬貫的人面對以物易物一般, 沒戲,

你硬要說貨幣經濟好, 硬塞給人家白花花的鈔票,我還是那句, 中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毒太深,所以, "薛凱利事件"怕只是一個單一的模型, 仍不足以普遍化,

再進一步說, 我對你私人的理解,你是那個扛著一堆好東西在身上, 想跟別人換的, 可不是大把鈔票...文以載道, 我看啊, 你大約只是心疼漂亮妹妹吧!!

-----------------

這位朋友最後還故意要踹我的痛腳,說要來跟我的「愛情」致意。對我而言,愛情是一個比列祖列宗還要遙遠的事物。致什麼意啊,乾脆跟我母親大人問好算了。

對於如此「惡毒」的指控,在下必須先澄清,在下吃素很久了,既然吃素,當然不吃鵝肉。

對於學理上的討論,我的概念還很糢糊,不過,總得開始整理。因此,我寫了以下的回信:

---------------

敬愛的朋友:

愛情產品的搭配,由金錢、言語、美貌、沈默、時間、壓力、社會地位、生活背景…依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最後再加上一些包裝紙-文化。當然,有些固定組合頗受大眾歡迎,也有些組合酸氣衝天乏人問津。

大抵愛情也好,婚姻也好,並不是以貨幣交易,並沒有所謂的「愛情幣」,都是以物易物。你說我用市場經濟原理來分析,如果是罪名,在下甘當之。

至於沒緣,某些時候是產品搭配問題,包裝紙不好,買方看了就討厭。某些時候,是市場資訊不夠暢通,所以有人漫天開價,有人不知如何就地還錢。況且,每個人對於商品所能提供他的需求滿足程度,也就是消費者偏好,也可能很不一樣。

因此,有人當絕世僅有的寶,對別人來說,覺得大街地攤上一大堆。這是沒有辦法的。

至於「仗義」二字,我當不起。我只是把庶民現象拉高到豪門檢驗,發現也不值得大加撻伐。當事人雙方都太不講究行銷包裝,把王筱嬋與鄭余鎮那樣的操作功夫,分一半給他們,這事件就成為可歌可泣的異國愛情悲劇。成為廿一世紀的「蝴蝶夫人」。呵呵(瞧我的,「沙」氣又偷偷冒出來了)

我沒有義憤,只覺得好笑、可惜(這麼好的題材…TVBS的危機處理太差了)。

愛情當然是一個市場,資訊不完整的市場,沒有通用貨幣、以物易物的市場,否則怎麼會有競標、流標、倒會…?婚姻制度也只是在製造愛情市場的進入、退出障礙,以維持市場行情的穩定、交易安全,並與其他經濟制度相結合,形成個體經濟的家戶單位。

經濟學是無所不包的,連「利他行為」都可以做出無異曲線來分析。

不要抗拒市場的存在,你否定它,它依然存在,你的能力只能扭曲它,造成不效率的「黑市」。翻成白話,就是創造出一對又一對的怨偶,三對即有一對的離婚率。

我覺得我的模型已經夠普遍化了。

我們早就習於從社會、從文化場域、從家庭、從配偶、從朋友、從情人、從子女身上…獲得精神需求的滿足。達到這種滿足,是需要消化利他行為、浪漫、感情這些商品的。

我本來是不回答針對我個人的質疑,看在你認識我的份上,我很樂意效勞:

我確實是意在鈔票,反正我從不把聖人的責任扛在肩上。至於漂亮妹妹,路邊很多,心疼她們的明眼男人不少,這責任也輪不到我來扛。

很可惜,我目前沒有愛情可供您致意,不過後頭亂葬崗埋了一些,您有空想上香代我憑弔一下的話,我是不反對的。

銀錢金紙算你一百五,比照行天宮,我幫你處理,會開收據給你的。

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