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1 20:37:05買辦

罷工與歌劇(完)

卡倫是出名的浪漫派,她跟多位合作過的指揮傳出緋聞,詹特也逃不出她的掌心。詹特自身也有他的心魔,他跟當醫師的妻子已經走到無話可說的地步。詹特與卡倫陷入情網後,剛好卡倫應邀去布達佩斯演唱,詹特就順便回家去一趟。誇張的是,詹特居然帶老婆去觀賞卡倫在布達佩斯的演唱會,還介紹她們認識。再遲鈍的女人也都會感覺到事情不對勁,先是卡倫發難,說她無法過著兩面的生活,不想再陷入婚外情的麻煩之中,要求詹特做出抉擇。詹特猶豫了一下,被卡倫趕出房間。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又遭到妻子質問,妻子問他為什麼,詹特反擊說:「你從來不想了解我的工作」,妻子則反唇相譏:「太平間裡的屍體也比你熱情」。下場當然是他被趕出這個家。

詹特狼狽地回到巴黎,發現更大的陰影向他襲來。與其說詹特是嫉妒卡倫過去才華洋溢的大師級男友,不如說他對自己缺乏信心,使他變得喜怒無常,即使卡倫不斷地試圖激勵他,詹特還是患得患失,也無法承諾未來,這段短命感情似乎已走到尾聲。與此同時,事態彷彿慢慢變好,詹特慢慢展現出強勢的作風,逐漸贏得大家的配合與認同,不過這些人彼此間爭風吃醋的矛盾仍然越演越烈,爭吵、辱罵、鬥毆乃至發生意外換角(有人早產,有人摔斷腿,呃…這個),這場公演好像已無法避免災難式的命運。
最壞的時刻終於來到,公演前幾分鐘傳來工會總罷工的消息,負責掌管舞台防火門的劇院人員跟經理表示,他不能昇起防火門,否則就是違反工會的罷工命令。他說:「我愛歌劇,我在這工作45年,我認識每一個人,我哀求他們開例,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違反罷工法則,我熱愛歌劇,但我不能背叛我的伙伴,我不能,我只是…」你們可以猜到他得到什麼評價,對,就是這句:「你不愛音樂!」也有人隨即做出「公正的」評論:「音樂!這裡有誰真的關心音樂?」

無可奈何中,卡倫建議,「我們可以在幕前演唱,就像演唱會一樣。」她繼續勸服大家:「如果我們出去能用真正的熱情演唱,我們會比任何一場演出更能展現華格納及我們自己表現得更淋漓盡致。如果我們夠好的話,不管在哪裡、穿什麼都一樣,我們甚至可以穿著雨衣。如果我們很糟糕,那麼我們穿得再好也彌補不了」詹特馬上附和:「如果他們唱得好,一樣會很美的。」德國來的男主角很懷疑地說:「在光禿禿的舞台上唱?這會毀了華格納!」詹特趕忙去安撫他:「想像如果這是場戰爭,你在炸毀的德雷斯登廢墟中,你該怎麼唱?」(德雷斯登是德國東部最美麗的城市,1945年2月希特勒即將敗亡之際,英軍突然大舉轟炸沒有什麼軍事目標的該城,將其精華區域夷為一片瓦礫,重建工作至今仍在進行中)。
於是,開演時觀眾們看到勞動者裝扮的合唱團從他們後方的劇場入口魚貫走進來,就站在走道上,站在觀眾之中。主要角色則從舞台防火幕的小門出來,站在台前一字排開。詹特站上指揮台,熟悉的序曲頭一次完美地、毫無間斷地流瀉而出,征服、撫慰著全場的人心,告訴大家:唐懷瑟是個浪漫人物,他追求自我、不斷嚐試錯誤,乃至粉身碎骨。他身旁還有愛他的摯友及女友,無怨無悔地支持他、成全他。更重要的是,愛的力量大到能夠把任何罪人從無邊的苦難中拯救出來。

隨著劇情的展開,無論是參與演出的演員、觀眾,乃至看著電視轉播、與主角有著愛恨糾葛的人們,如詹特的妻子、跟替代演員打架而受傷住院的配角、待產的樂手、排演中不斷鬧場的小女孩、情人與仇人,都隨著音樂的起伏而陶醉其中,甚至開口跟著哼唱,專心浸淫在這場由音樂主導的淨化典禮。最後,在女聲部的引導下唱出朝聖者主題,朝聖者們拿出礦工用的手電筒,照著緩緩進場的教皇權杖,權杖的頂端是十字架上的耶穌,還有青綠的嫩芽與綻放的白色花朵,象徵伊莉莎白潔淨的靈魂及其帶來的救贖。導演神來一筆地在最後加入一段超寫實的片段:詹特手上的指揮棒同時開出兩朵小白花。唐懷瑟追求自我的歷程,終於達到動人的尾聲,同時在卡倫及華格納的帶領下,詹特也完成了他的救贖。

電影到此嘎然而止,在我們不必去管男女主角後來怎麼樣了,音樂是這部電影最後的答案。

在唐懷瑟的年代,教皇英諾森三世於1215年的拉特蘭(Latern)會議上提出「靈魂的正確評定,是藝術中的藝術(Ars atrium regimen animarumr)」,事實上,沒有任何人有權利去評定別人的靈魂,而超越時代的藝術的價值,也非任何評定所能增減。
Adora 2007-04-12 20:36:50

印象中葛倫克蘿絲在電影中演唱部份是另外請女聲樂家配音的,不過她本人歌喉其實也不算差,美版&quot落日大道&quot裡便可知!

版主回應
嗯, 謝謝指教^^ 2007-04-14 21: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