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3 14:56:37emmy25215606

整形風潮~ 整出自信or 整掉小命?

整形風潮 整出自信or整掉小命?

文/ 彭敬雅 

2008/02/11

愛美是人的天性,近年來整形已不再是禁忌話題,隨著美國、日本、韓國等整形大國蜂湧而至的資訊,「整形工業」衝擊現代社會,台灣也在這樣的潮流中搭上順風車。然而2007年發生多起整形失敗爭議事件,導致病患後悔莫及、罹患心理疾病甚至喪命的整形手術浮出檯面,此時整形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醫療美容議題,其對人體的危害及大眾內心盲從的複雜性,值得探討。

 

最初的整形美容是為保證患者獲得正常生活的一種單純畸形矯正醫療手術,可以為天生或後天外表有缺陷的病患降低外表殘缺所造成的不便與傷害。然而根據統計,近幾年世界整形美容業已成為僅次於航空業和汽車業的第三大產業,全世界每年的市場總額有1500億美元。

 

 

▲演藝圈整形蔚為風潮,有許多女星被認為曾在臉上動過刀。(圖片來源:Yaoo!奇摩

 

許多人以為想要以整形改變自身的人多以女性為主,事實並非如此。美國歌星麥可傑克森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因為對自身黑人血統外貌不滿意,麥可傑克森多年來不斷進行整容手術,外貌與膚色都和未整容之前完全不同,他曾經表示,在經過多次整容手術後,自己幾乎認不出自己。

 

在日本和韓國,整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整形醫生也很多。在南韓,始於演藝圈的整形已發展成一項全民運動,在民眾心裏,整形如同化粧和換髮型一樣簡單。熱衷於後天努力改變外表的人相信,整形可以讓自己變得美麗,而「美麗」可以幫助他們的事業更上一層樓。雖然整形愈來愈普遍,但還是存在著風險,例如麥可傑克森曾接受多次整容的鼻子就常有崩坍的危險,他更曾因此受到生命威脅。

 

整形問題層出不窮

 

今年11月,美國嘻哈歌手肯伊威斯特遭逢喪母之痛,影劇圈盛傳,這名歌手的母親,是死於整形手術併發症。一名比佛利山的外科醫生證實,在進行整形手術前幾個月,他曾經建議死者,要通過心臟壓力測試再考慮手術,可惜一切已經太遲。電影「大老婆俱樂部」中的演員高德史密斯,三年前作拉皮手術,一個禮拜後丟了性命。雖然根據統計,整形手術奪命的機率不高,但很多人卻都忽略任何手術都有潛在危險。

 

200711月可謂是整形外科的多事之秋,除了歌手肯伊威斯特的母親死於整形手術併發症,南韓女子團體Baby Vox Re.V的成員韓愛莉,也因為動臉部整形手術時大量出血,被送入加護病房,所幸已無大礙。根據朝鮮日報報導,韓愛莉先在首爾同時接受隆胸手術、臉部輪廓手術,因為害怕留下疤痕,所以醫生透過牙床進行,不料在手術過程中,韓愛莉下顎內部大量出血、鼻子也異常出血,命在旦夕,震驚韓國演藝圈。

 

▲南韓女子團體Baby Vox Re.V成員韓愛莉,動臉部整形手術時大量出血,被送入加護病房。(圖片來源:Google資料庫

  

演藝圈吹起整形風潮 

 

演藝圈競爭激烈,許多藝人都曾傳出整形變臉,專家表示,在惡性競爭之下,其實容貌早就不是考慮的要點,大部分藝人整形多半是為了滿足自信心。最新一期《美國周刊》直指安潔莉娜裘莉、芭莉絲希爾頓、艾希莉辛普森、珍妮佛安妮斯頓和卡麥隆黛絲等人,都在臉上動過刀。產後復出的布蘭妮也對媒體表示,自己對身材很沒信心,已預約身體多處抽脂、矽膠豐胸和隆鼻手術,準備砸81,000美金讓自己煥然一新。

 

整形手術失敗的例子在我國也時有所聞,今年年初東森購物台主持人斯容遠赴南韓整形,造成極大話題。斯容上節目表示,她從小人緣不好,自己眼睛有怪疾,常被笑是「紅眼怪物」,她也覺得自己臉長,一不笑就會很兇,特地在這次整形時,要求醫生在下巴削骨,然而花大筆錢及忍受劇痛換來的成果,卻被部分人士直指整形失敗。除了演藝名人,台中一名林姓珠寶服裝女設計師,也爆出動了隆乳、割眼袋、抽脂豐頰手術之後,造成顏面神經失調,乳房看起來變成四個,整整一年不敢照鏡子,得了重度憂鬱症。

 

隨著媒體大力播送演藝名人整形風潮,愈來愈多民眾對於整形的接受度日漸開放,「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保守觀念逐漸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想法取代。整形風潮帶動整個社會愛美、崇美和造美的心理驅動,最初單純以醫療導向為主的整形外科,已擴大成為民眾「美化自身」及「美化生活」的舉動。

  

自我認同才是長久之道

 

崇尚整形的人認為,透過手術可以改善外貌,讓自己成為想像中的模樣,也認為唯有透過複製他人的美麗到自己的身上,才能得到信心,擁有存在價值。然而當人們捨本逐末追求外在的雷同時,卻忽略「美麗」的認定其實是很主觀的;花了大筆金錢與冒險動刀,卻不保證能得到所有人的讚美。「缺乏自信」是每個接受整形人們共同的原因,但變臉並非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當美麗的概念被表象化後,人們可能會貪圖使用整形這條「捷徑」,造成難以滿足的心理,反而形成自我認同更大的危機。

 

也許在身上某個部位動刀,能治癒內心深處的缺陷感,並得到快樂,這樣的心態並沒有錯,也並非不可行。然而一旦整形成癮,並被視為理所當然時,人們應該有所警惕,也許該動手術的,是自己的內心。沒有人是完美的,無論外表或內在,但每個人有都自身特色值得被肯定,自身的缺陷也能讓我們懂得欣賞他人的美好。想要獲得信心,不如就從認同、接受自己開始,懂得喜歡自己、喜歡別人,那麼身上不完美的缺失,也就會變得沒那麼嚴重了